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韶山出“伟人”,农家“叛逆者”,毛主席的少年生活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1 11:33: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韶山出“伟人”,农家“叛逆者”,毛主席的少年生活                                                                               2025-05-01 09:00                                        

发布于:天津市
都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在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韶山,在近代——诞生了一个影响中国乃至世界历史进程的伟人-毛泽东!
说起韶山,大家自然会联想到毛泽东:因为,在这片灵秀钟聚的锦绣土地上滋养了伟人毛泽东;而毛泽东也带领我们开创新中国,也为他的故乡韶山增添上了耀眼的光彩,使之声名远播。现如今,人们一旦提起毛泽东,则会想起他成长的摇篮——韶山;而一提起韶山,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毛泽东。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出生于韶山嘴南岸的一户普通人家,而毛泽东也深受故乡父老乡亲的关爱,但韶山的风土民情和饱受苦难煎熬的故乡人,无一不在幼小的毛泽东心里刻上深深的印记。

毛泽东的父亲毛贻昌是一个头脑活泛,思想比较开化,除了务农,也会做些生意。这样,毛泽东的家境也有了一些起色,但依然还是要勤俭节约。
而身为农民的儿子毛泽东,从六岁起就开始在田里帮助大人干活了。八岁上学后,放学时候都要去帮忙放牛,割草,喂猪,收拾菜园子。十三岁至十五岁,他停学在家,整日在田地里劳动。因为家里有五口人,毛泽东和他两个弟弟,还有父亲母亲,所以要全家参与劳动才能维持生活。
他的父亲精明能干,自然是希望长子能有朝一日继承他的家业,所以对毛泽东特别严厉苛刻,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对父亲产生了强烈的反感。然而父亲并没有对他改变态度,一旦毛泽东行为不符合他“发家”要求时,就会毫不犹豫责骂或者体罚来纠正。
这样让毛泽东练就了倔强的性格,对父亲的专横表示不满,经常据理反驳。

相比较而言,母亲的态度很友善,也是一个勤劳,简朴的农家妇女,终日操劳无怨言,这也让毛泽东从母亲身上学到不少有益的东西,毛泽东热爱,尊重母亲,也悄悄向母亲学习。母亲踏踏实实地劳动着,毛泽东也是踏踏实实地劳动,从不偷懒。

一次,父亲叫毛泽东和弟弟去地里摘豆子。弟弟调皮,选豆子长得稀的地方摘,这样便显得快多了,很快,弟弟那一片都摘完了。而毛泽东选了一片密的地方摘,摘了半天也没摘好,父亲走过来就责备到:“你在干什么呢?你看看你弟弟,比你小,他已经摘了多大一片?”毛泽东没吭声,继续摘豆子,父亲表扬了他几句,就走到毛泽东身边:“说你呢,你听见没有!!”
突然,父亲看着毛泽东的篮子惊讶了,毛泽东篮子里的豆子比弟弟多太多了。
这下父亲才意识到自己批评错了。
毛泽东受母亲影响,也悄悄向母亲学习,做事从不投机取巧,也从不偷懒,这也正应验了毛泽东的责任心和劳动要做到踏踏实实。
冬至那一天,父亲在家宴请生意场上的朋友,让13岁的毛泽东出来陪客,正在专心看书的毛泽东却什么都不愿意。于是,父亲就当着客人的面指责毛泽东“好吃懒做”。
而毛泽东每天干了那么多活,最后却落个好吃懒做的恶名。一气之下,就和父亲争吵起来,他理直气壮地反驳父亲,并且气冲冲地往外走。母亲追了出来,劝慰毛泽东回去,而父亲则是厉声命令他回去。毛泽东一怒之下就跑到水塘边,斩钉截铁地说到:“你再打我,我就跳下去”!父亲站住了脚,命令毛泽东磕头认错,倔强的毛泽东什么都不肯认错,只是站在池塘里一动不动。
客人走后,父亲气冲冲回到屋子里,母亲硬拉着毛泽东去父亲房里,但毛泽东说什么都不肯下跪,在母亲面前用力压他的肩膀,才勉强跪下一条腿。事情平息后,出乎意料,父亲对毛泽东的态度转变了不少,不再对他那么严厉了。
毛泽东由此也明白:在父亲的压力面前绝对不能示弱,要通过反抗,才能捍卫自己的尊严和权利。
毛主席小时候就懂得捍卫自己的尊严和权利,对不公平的事绝不示弱,只有反抗才能夺回主动权,但毛泽东从小就
同情贫穷,乐于助人
,韶山里故乡人饱受苦难煎熬的生活深深刻在毛泽东心里。
冬天,常常风雪交加。一天,毛泽东从学校回家一边搓手,一边呵气,脸也冻得红红的,母亲见状,很心疼地问道:“哎,你的衣服呢?”毛泽东则是低声说道:“路上我遇到一个穷人,身上只露出一件破单衣,冻得直哆嗦,我就把单衣服脱下来给他。”
母亲欣慰的点点头,小声说:“快烤火吧,不要冻病了”。
就这样,
父亲的严厉培养了毛泽东倔强的性格,母亲的慈爱使毛泽东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家庭环境的渲染形成了毛泽东人格中看似截然相反却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重要特征,温柔的情感和反抗斗争的性格奇妙结合在一起。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1 18:49 , Processed in 0.00767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