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泽东的斗争艺术有多高明?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8 13:28: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毛泽东的斗争艺术有多高明?                                              2025-05-07 10:15                                        

发布于:天津市
   
                                 
1938年9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召开,会议不仅成功战胜了王明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还进一步稳固和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中的领导地位。全党上下团结一致,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抗战工作。然而,就在此时,国民党内部的顽固势力却开始猖狂抬头,做出了许多令人愤慨的举动:他们并没有集中精力抗日,而是把所有资源和力量用于打压八路军,制造不断的军事摩擦。
事实上,早在7月初,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就已提出,从2月起,他便警觉到国民党顽固势力可能通过军事摩擦来破坏统一战线。毛泽东明确指示,要坚决与这些势力展开群众性的“反摩擦”斗争。到了8月上旬,国民党顽固势力的代表人物张荫梧趁八路军在恶劣条件下与日军进行殊死战斗时,竟然背后两次偷袭八路军,杀害了大量工作人员。八路军在反击过程中,缴获了张荫梧与日军合作、联合进攻八路军的密信。
8月15日,朱德、彭德怀等人致电刘伯承、聂荣臻,提出了对河北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方针和部署,得到了毛泽东领导的党中央批准。刘伯承在8月24日迅速歼灭了张荫梧军队的大部分,27日将其残部彻底剿灭,张荫梧仓皇逃窜。张荫梧的行径被中国共产党揭露后,引发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怒,迫使蒋介石不得不将其撤职查办。此举有效打击了国民党顽固势力的反共活动。
正当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摩擦时,国际形势发生了剧变。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迅速占领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并对波兰发动闪击。9月3日,英法两国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在法西斯势力肆虐的背景下,蒋介石出于对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保护,对共产党领导的力量的迅速崛起感到恐惧,于是加强了对中共军队的军事进攻,并在11月的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上决定通过军事手段取代政治手段来进行反共。这一系列行动让国内的抗战局势急剧恶化。
毛泽东深刻指出:“我们的团结是有条件的,如果头都要被人割掉了,那还讲什么团结?”尽管中国共产党在反抗国民党时一直保持忍让,试图避免大规模的军事摩擦,但国民党却将这一忍让视作软弱可欺,导致了1939年底至1940年初的第一次反共高潮。胡宗南部侵占了陕甘宁边区的5个县,阎锡山进攻抗敌决死队,摧残抗日民主政权,甚至杀害了大量共产党员与进步分子,蒋介石更是指挥国民党97军等部队进攻八路军总部。

面对国民党的反共高潮,毛泽东展现了他卓越的斗争艺术。他采取了“先礼后兵”的策略,首先与八路军将领联合致电蒋介石及国民党高级将领,呼吁他们不要再做那些损害自己和人民利益的愚蠢举动,并通过公开文章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动行径。在警告无效的情况下,毛泽东指示八路军和其他人民军队迅速集结,猛烈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成功粉碎了第一次反共高潮。

此时,不少党内外人士担心,统一战线会因我军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击而破裂。但毛泽东明确表示,如果因为怕统一战线破裂而放任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与政治限制,那么抗战的前途将陷入危险,投降主义和反共主义将蔓延,统一战线才真的会破裂。毛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必须坚决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和政治攻击,同时要积极扩展全国的党政军民学统一战线,只有通过这种双管齐下的方法,才能避免投降危险,并为时局的好转争取机会。
毛泽东总结出,党在当时的总方针就是要在尽力争取时局好转的同时,也要提高警惕应对突发事变。这一方针充分体现了毛泽东高超的斗争艺术。

1938年12月底,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投敌,公开与日本合作,蒋介石曾试图劝阻,但在日本对国民党的军事威胁减轻后,蒋介石将重点转向防共和反共,频繁制造反共军事摩擦。中共中央在这种压力下,只能开展反摩擦斗争,这是一种迫不得已的自卫行为,且只要条件允许,应该适可而止。
1940年3月,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了伪政权,蒋介石和汪精卫之间的矛盾加剧。在这种复杂的形势下,毛泽东再次展现出他的斗争智慧,提出对国民党顽固派实行军事休战,政治上展开和平攻势,并加大力度争取中间力量。毛泽东还亲自致信阎锡山,并派遣萧劲光与王若飞前往与阎锡山会谈,取得了显著效果,阎锡山在国民党顽固派发动反共高潮时,基本保持中立并与中共保持合作关系。显然,毛泽东的这一决策十分英明。
在当时极为复杂且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毛泽东在斗争中总结出了三大原则:有理有利有节,并提出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的战略。他强调,只有通过斗争才能保持团结,退让则意味着团结的消亡。同时,他特别指出,抗日统一战线时期的斗争必须坚持自卫原则、胜利原则和休战原则。
正是在毛泽东的斗争艺术指导下,党正确处理了民族矛盾与阶级斗争的关系,成功维护并加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而为最终取得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5-5-13 06:24:07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1 18:59 , Processed in 0.00766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