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个例证足以证明:毛泽东一出手就走在了所有人的前头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8 13:30: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七个例证足以证明:毛泽东一出手就走在了所有人的前头                                                                                2025-05-06 10:43                                        发布于:天津市
   
     为什么说毛泽东一出手就走在了所有人的前头?以下七个例子可以有效证明这一点。
1927年8月1日,由周恩来等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拉开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压迫统治的序幕。在此起义中,贺龙等人积极参与,但很快遭遇了强大的反动派压制,南昌起义失败了。朱德和陈毅带领一部分起义军四处奔波,寻找可以继续革命的地方。
紧接着,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战略思想,宣示了以暴力手段推翻旧政权的决心。8月9日,毛泽东决定亲自前往湖南,担任中央特派员,领导秋收起义,这也是毛泽东首次亲自带兵开展军事工作。他敏锐地观察到两点:一是农民有强烈的革命诉求,二是必须坚持共产党的旗帜,决不能再继续依靠国民党的旗帜。南昌起义期间,尽管有“国民党左派”的旗帜,但毛泽东深刻意识到这一做法已经不适用。为了树立更具吸引力的革命纲领,毛泽东为秋收起义制定了五条明确纲领:
1. 同国民党决裂,
2. 建立自己的军队,
3. 没收地主的土地和财产,

4. 高举共产党的旗帜,
5. 建立共产党的政权。
这些纲领明确而富有针对性,体现了毛泽东超前的政治眼光,而南昌起义显然没有这些明确的行动纲领。因此,毛泽东的思路无疑走在了时代的前沿,这是毛泽东一出手就走在了所有人的前头的第一个例证。
事实上,秋收起义的情况并不如预期,工人和农民并未积极响应号召,起义队伍在敌人的强大压力下很快陷入困境。当时,党中央和共产国际普遍认为国内革命的局势在上升,要求毛泽东带领起义军继续向长沙推进,甚至希望在某些省份提前实现革命的胜利。但毛泽东却看得更加清楚,他果断放弃了进攻长沙的计划,转而带领秋收起义的残部,约1000人,前往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寻求新的立足点,保存革命力量,为下一步的行动做准备。这一决策展示了毛泽东的远见,也再次证明了他总是走在了所有人前面,这是第二个例证。

在部队向井冈山转移的过程中,毛泽东带领起义军成功攻下莲花县城,但遗憾的是,总指挥卢德铭在战斗中牺牲,部队的士气受到了严重打击,甚至有不少人准备逃跑。直到部队到达永新县的三湾村,暂时摆脱了敌人围追堵截,毛泽东才找到了实施“三湾改编”的机会。在这里,他进行了一项大胆的改革:他要求留下来的战士必须是有革命理想的精英,而离开的战士则被发给路费,且必须交出武器。这一决定使得原本不到1000人的队伍变成了700多人的精锐,虽然人数不多,但却是革命的核心力量。这些士兵愿意忍受没有军饷的艰苦生活,接受毛泽东提出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且遵循“党指挥枪”的原则,开始了真正的人民军队建设。毛泽东的这一举措为革命队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毛泽东一出手就走在了所有人前头的第三个例证。
秋收起义时,部队有约5000人,而在毛泽东决定放弃长沙并向井冈山转移时,队伍只剩下约1000人。经过“三湾改编”后,队伍进一步缩减为700人,但这些人却变得更加坚定,成为了有革命理想、有政治目标的核心力量。随着部队继续向井冈山进发,毛泽东与当地绿林武装领袖袁文才和王佐建立了联系。在毛泽东的引导下,双方没有选择单纯依靠强力消灭对方,而是提出联合的方案,这体现了毛泽东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中国历史上,过去的统治者常常通过“强者为王”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毛泽东却深知,如果通过这种方式,自己很可能最终也会被更强大的力量吞并。所以,他决定争取所有可以合作的力量,将袁文才和王佐的队伍吸纳进来,为共同的革命事业服务。这一举措再一次证明了毛泽东走在了所有人前头,这是第四个例证。
毛泽东的宽大胸怀打动了袁文才,他不仅送给了袁文才100支枪,还向王佐送去了70支枪,这些武器的赠送为毛泽东与袁文才、王佐的合作奠定了基础。合作的初步达成使得毛泽东的部队不仅在井冈山有了落脚点,还增加了新的战斗力量。与此同时,毛泽东意识到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关键是掌握群众的支持,于是他将焦点转向了建立党组织,并迅速在部队中开展建党工作。按照“三湾改编”时制定的“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他迅速组建了党的各级支部,并确保每个连队都有了自己的党组织。这一举措不仅增强了部队的政治性,也确保了部队始终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为后来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毛泽东一出手就走在了所有人前头的第五个例证。
在部队的党组织建设如火如荼的同时,毛泽东并没有忽视地方党组织的建设,他积极帮助地方党组织发展,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扩大和巩固创造了条件。毛泽东还在1927年10月利用国民党军队的空虚时机,采取了主动进攻策略,成功占领茶陵县并成立工农兵政府。在此过程中,他提出了红军三大任务:打仗消灭敌人、打土豪筹集资金、做群众工作。这个提议不仅充实了部队的任务,也让红军能够通过与人民的紧密联系,发展壮大革命根据地,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的战略眼光,这是毛泽东一出手就走在了所有人前头的第六个例证。

随着革命的深入,毛泽东逐渐认识到部队纪律的重要性,提出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来又发展成了大家熟知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毛泽东深知,一支没有纪律的军队是无法取得人民支持的,因此,他通过严格的纪律建设,使得毛泽东领导的红军迅速获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红军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牢不可破,成为了革命胜利的重要保障,这是毛泽东一出手就走在了所有人前头的第七个例证。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1 22:05 , Processed in 0.00730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