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说毛泽东的悟性太高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8 13:32:4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为什么说毛泽东的悟性太高了?                                      2025-05-07 09:37                                        

发布于:天津市
   
为什么说毛泽东的悟性太高了?
熟悉中国革命历史的人,
估计都会经常冒出一个和我一样的想法,
那就是:
为什么毛泽东总能给大家指明前进的方向和道路?
要知道,
这是没有任何经验可以供他参考和借鉴的呀!
我思来想去,
唯一的答案就是:
毛泽东的悟性太高了!
他总是在实践中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
然后从中悟出前进的方向和道路,
这里有4个活生生的例子可以证明毛泽东的悟性到底有多高!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弄出了动静,
国民党江西当局大为震惊,
当即出兵对井冈山进行“进剿”,
此时正是1928年年初。
说起来,
其实这时才算毛泽东真正第一次临敌。
但毛泽东第一次真正临敌就展现出了他的军事天才和悟性,
实行“敌来我走、敌驻我扰、敌退我追”的游击战术,
采取集中兵力利用晨雾发动突袭、围三缺一的作战方针,
一战而胜,
全歼敌人正规军一个营以及一个县的靖卫团,
俘敌300余人。
这是毛泽东悟性高的第一个例子。
此战俘敌300余人,
又让毛泽东迅速悟出了一条克敌制胜的法宝,
那就是:
优待俘虏。
大家千万别小看了这4个字,
它产生的力量是令敌人震惊和恐慌却又无可奈何的。
国民党抓到共产党人就毫不犹豫地杀掉,
越杀越让共产党人宁死不屈、血战到底。
毛泽东的部队抓到国民党的军人,
不但不杀,
还要优待,
毛泽东优待俘虏的做法是“不杀、不打、不骂俘虏,
不搜俘虏腰包,
对伤病俘虏给予治疗,
经过教育、治疗后去留自由,
去的就开欢送会还发给路费,
留下来的开欢迎会让他们成为革命军战士。”
毛泽东“优待俘虏”的政策就是最强有力的宣传,
它非常有力地击碎了此前国民党散布的“共产党见人就杀”的无耻谣言,
这是“优待俘虏”政策的威力之一;
那些被放回去的俘虏如果后面又参加了国民党军队,
他们下次再和共产党的军队交战时,
只要他们一处于劣势,
他们就一定会投降,
这就会让那些想顽抗到底的人也会被动摇,
这是“优待俘虏”政策的威力之二。
“优待俘虏”政策是毛泽东悟性高的第二个例子。

朱毛会师后,
红军迅速壮大,
在毛泽东和朱德的经营下,
革命根据地地盘迅速扩大,
人口多达50多万,
这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最辉煌的时期。
毛泽东带领大家打败了敌人对井冈山的三次“进剿”,
但这终究只是让红军站稳了脚跟而已,
还没能真正解决更为重大和关键的问题,
军队中依然弥漫着挫败感。
朱毛会师后,
是朱德的军队让红军迅速壮大,
但一个坏处是他们还没有完全接受毛泽东创建根据地的那一套理论和做法。
这时候,
毛泽东开始实施他那一系列的做法:
建立政权、土改、练兵,
这一系列的做法其实就叫做“创建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从带领部队上井冈山的那一刻开始,
他就没有想过要当流寇,
他的终极目标是要推翻蒋介石的国民党反动统治,
建立共产党人领导的政权。
所以,
从进入井冈山那一刻起,
毛泽东就非常重视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毛泽东提出红军的任务之一就是“打土豪、分田地”,
因为只有让人数最多的农民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地,
他们才能活下去,
他们才能被吸引到革命队伍中来,
踊跃参加红军,
这是毛泽东获得农民支持的最有力的办法,
这可以说是毛泽东的创举,
获得土地的农民自然坚决、坚定地站到了红军这边。
这是毛泽东悟性高的第三个例子。
对于根据地的建设,
毛泽东向来极端重视,
也抓得很紧。
毛泽东曾有一段极为生动的话深刻说明了“根据地的极端重要性”,
他说,
人不能老走着,
老站着,
也得有坐下来的时候,
坐下来就靠屁股,
根据地就是人民军队的屁股。
这段话太厉害了,
就是大老粗都一听就懂,
而且印象深刻!
但当时红军队伍里有很多人并没有完全认可和接受毛泽东的主张,
他们认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上山当土匪,
他们更倾向于接受“左”倾中央的主张,
大张旗鼓地向敌人开打,
他们却没想到,
这样做会带来怎样的致命后果。

我们后来常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井冈山时期这句话同样适用。
那时候的实践一再证明,
只要不听毛泽东的而是听了别人的,
失败马上就来了。
当时湖南省委以中央指令命令毛泽东立即率部队向湘南发展,
毛泽东不听,
但遗憾的是别人听了。
陈毅率领数千红军在湘南遭遇惨败,
部队基本上自行解散回家了,
于是,
国民党当局趁火打劫,
井冈山原先打下的不少地盘又落入敌人手里,
敌人趁机报复,
这次惨败史称“八月失败”。
毛泽东不计前嫌赶去接应陈毅并返回井冈山,
这次失败的好处就是惨痛的现实让大家开始接受毛泽东的主张。
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军主力开始了恢复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工作,
接连三战三胜,
事实证明,
听了毛泽东的话就胜利了。
就在毛泽东一手拿着枪杆子打仗、一手搞土改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时候,
他发现了苏俄革命的套路不适合中国国情,
斯大林提出的革命套路是打击中间势力,
他要中国也照搬照抄,
但毛泽东发现这显然是错误的。
中国国情最大的特点就是“两头小、中间大”,
如果把中间势力往敌人那边一推,
那完蛋了,
自己就完全陷于孤立了,
革命怎么可能胜利?
于是,
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
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
我们才能实现中国革命的胜利。
这里所谓的“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
除了发动最底层的劳苦大众之外,
很重要的关键就是要团结中间势力,
必须纠正过去打击中间势力、把他们推向敌人那边的错误做法。
用毛泽东的话来说,
就是要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把朋友搞得多多的。
而这,
正是毛泽东悟性高的第四个例子。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1 18:59 , Processed in 0.00824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