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2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被质疑了三千年的封建迷信,今被证实是“超科学”,还被纳入国考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30 18:32: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被质疑了三千年的封建迷信,今被证实是“超科学”,还被纳入国考                                                                  2025-05-26 12:39                                        

发布于:云南省
   
若是说起占卜算卦,经常成为很多人眼中的“封建迷信”。
但是谁能想到,这个被贴上“愚昧落后”标签的事物,竟然会迎来反转呢?
被质疑了长达三千年,如今已经被证实是“超科学”,甚至还被纳入了国考,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有这样一部流传于世的经典,它有着“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崇高地位,在很多学者眼中,更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它就是《易经》。
而《易经》也并非一帆风顺,从古老智慧,到封建迷信,再到现代启示,《易经》走过了一条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
说起《易经》的历史,那是十分久远,甚至可以从华夏最初的那个时代说起,也就是新石器时代,那时候人文始祖,也就是伏羲氏,曾经上观天象,下察地理。
他将其中得出的道理,总结出了一套运行方式,也就因此创造了八卦,八卦是以阳爻和阴爻组合而成。

《易经》此时并不能算真正的形成,它只是初具雏形,在这基础上迈进一大步的时候,也是《易经》真正得到发展,是从周代开始的。
彼时周文王对流传下来的《易经》兴趣浓厚,他一心深入研究,又因为被囚禁,时间充足,因此对于伏羲氏总结的八卦,周文王更加用心。

他竟然在这个基础上,将其发展为了六十四卦系,而周的统治者,也就是周天子,又称“受命于天”,因此就将八卦中的思想和哲理运用到了统治上,借此维护社会稳定。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开始大繁荣,而孔子对《易经》研读后,十分推崇,他让更多思想家注意到了《易经》,并且,孔子还将其编纂整理成了《易传》,不仅对内容进行了解释,还增加了其他学派的思想。

在之后的历史发展中,《易经》的地位始终如一,被人们反复研究和思考。
尤其是汉代的时候,学者更注重其中的卦象方面,大一统时期,人们也更加在意平和。
《易经》被用来预测吉凶祸福,而到了魏晋时期,学者则更对《易经》中富含哲学方面的知识感兴趣,而宋代,朱熹等人则将《易经》中的观点整理应用,《易经》成为了程朱理学重要的理论基础。

总而言之,《易经是》一直在不断发展的,它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被不断地研究发展,反复应用着。
可以说,《易经》已经在中华文化中占据着一席之地。那么,《易经》如此备受推崇,为何还是成为了人们眼中的“封建迷信”呢?

其实,这还是因为《易经》中的占卜内容,占卜一词,本身就带有了神奇色彩,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研究发展,人们越来越相信应该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
而《易经》中的占卜方式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对于这种我们叫做“玄学”的东西,大家也没有办法尽信。
况且在历史发展的长河当中,不知道什么时候,《易经》几乎和“算命”挂了钩,说起算命,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骗人的东西。

这种心理暗示并非现代人才有的,很早之前的古人也有这种想法,真的有人能够未卜先知吗?提前知晓吉凶祸福吗?
《易经》中的占卜或许真的在最初的时候,真的起到了占卜的作用,这种作用在文化渲染下更大明显。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易经》被不断丰富,它所蕴含的占卜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甚至有学者得出了数据,偏差率可以高达1:27。

而且占卜出来的结果是十分笼统的,很难为即将到来的难题起到更大作用,并且还有“受骗”这种潜在的威胁存在。
人们的思考方式也是更加信奉“人定胜天”,与其依靠这些不着边际的东西,还不如靠着自己努力改变结果。
而《易经》正是因为其中的占卜知识遭到了人们的质疑和厌弃,但是《易经》流传至今,并且不断吸引学者研究。

它本身的意义就不能单纯依靠占卜而否定,现在,人们终于发现了它于当今的价值。
《易经》称得上是中华文化的经典,中国的很多著作都吸取了《易经》的内容和思想,肯定《易经》,并不是肯定占卜,而是肯定中国传统文化。
不可否认,《易经》中存在着所谓的“糟粕”,但是它能够流传至今,就代表了它的价值所在。

另一方面,可以从《易经》中包含的思想观念来看,对人们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易经》中的阴阳观念,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八卦太极,其实和哲学中辩证统一的思想有关,而八卦中的阴阳双方,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但是阴阳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易经》中这种阴阳协调,被应用在了各种关系上。
如大家熟知的男女关系,而昼夜更替等自然现象也可以以此来表示。
而阴阳观念和当今物理学微观粒子的行为变化有着相似之处,而且,学会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对人们思考问题也是智慧的表现。

除了阴阳观念,《易经》中还有着宇宙万物变化的观念。
《易经》中认为万物都是变化的,这样的观念和物理世界中的运动静止变化是一致的。
也就意味着古人的智慧是遥遥领先的,而其中蕴含的哲学观念也在告诉人们,要学会辨析万物运行的规律,把握机会,在适应环境中不断成长。

在《易经》中,还坚持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就是强调人和自然不能独立存在,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如今面对各种环境污染,也是告诫人们保护自然,《易经》中所带来的价值并不是一无是处。
如今,《易经》还被国家纳入了国考,尽管不少人心中还是有很多疑惑,但是相信假以时日,《易经》会被更多人看见。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5-6-19 14:39:11 |只看该作者
欣赏!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8 00:44 , Processed in 0.00844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