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2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富贵还乡”: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曾两次还乡,都做了些什么?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6-5 08:44: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富贵还乡”: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曾两次还乡,都做了些什么?                                                                    2025-06-04 12:06                                        

发布于:天津市
   
                                 

我国有句古话:“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意思是一个人若在外获得了成就和荣誉,应该回到故乡,让亲人和乡亲们见证这一份光荣。这种心愿自古以来便在人们心中扎根,成为了传承的文化之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主席作为开国领袖,已经实现了许多的成就。他一直计划着回家乡探望,然而,由于繁忙的国事,他的故乡之行被一再推迟。直到1959年6月,毛主席才终于抽出时间回到了韶山。而他的下一次回乡,又要等到1966年6月,且这也成为了他最后一次踏上故乡的土地。

那么,在这两次回乡的过程中,毛主席都做了些什么呢?

1959年6月25日的傍晚,毛主席乘坐一辆吉姆车,车窗外的景色渐渐变得熟悉起来,韶山的模样一点点出现在他的眼前。车子停在了招待所附近绿树成荫的地方,毛主席下车后,32年后的他重新回到了这片熟悉的土地。面对迎接他的人群,毛主席与他们一一握手寒暄,虽然工作人员建议他进屋休息,但他并没有急着进入房间,而是抬头四处观望,欣赏着眼前的自然风光,心中感到无比的畅快与舒适。

虽然32年过去了,故乡的变化巨大,但一回到这里,毛主席的许多往事与记忆便像潮水般涌上心头。此时,他的心情大好,甚至连餐食的味道也变得格外美味。那天,他品尝到了地道的湖南菜,辛辣、咸香、浓郁,完全符合他对食物的偏好,这些菜肴的味道也勾起了他对过去的怀念。

晚上散步归来后,毛主席回到房间,召来了时任中央警卫团团长的孙勇,交代了一些特殊的规定。作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回到家乡,免不了会遭遇一些特殊情况。周恩来曾谈到:“我一回去,就是自找麻烦,亲戚们纷纷来找,我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我决定等到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再回去。”至此,周总理也一直没有回到故乡,直到去世后才把骨灰安葬在淮安,算是最终回了家乡。
但毛主席并未过多担心这些,他的心中最为忧虑的是安保措施是否会影响到自己和乡亲们的亲近交流。于是,他特别叮嘱孙勇,要确保警卫团的士兵们能够热情友好地接待乡亲们,允许乡亲们与他握手寒暄,而不需要对乡亲们送来的茶水和食物心存戒备。毛主席相信,这些亲人们的心中定无恶意。

交代完这些后,毛主席提前服下了安眠药,便早早地躺下休息——一天的车程让他感到相当疲惫。
第二天早晨,毛主席起得比平时更早,他的随行工作人员还在睡梦中,而毛主席已快速走向了自己小时候的家。路上,一位服务员见到毛主席独自外出,立刻慌忙叫醒其他工作人员,赶紧跟了上去。工作人员们都没有料到,毛主席会这么早起床,因为他通常是上午十点以后才起床的,而这通常是因为他白天需要补充睡眠,夜晚才是他工作的高峰期。
追上毛主席后,他才告诉工作人员,自己打算前往故居附近的山上,拜祭已故的父母,毕竟难得回乡一次。站在父母的坟前,毛主席静静地献上柳条编制的花圈,行了三鞠躬礼,并轻声说道:“前人辛苦,后人幸福。”
毛主席深知父母的辛勤养育,他们是质朴勤劳的农民,待人宽厚正直,这些良好的家风深深影响了毛主席的一生。他也感谢父母始终支持他求学,正是因为有了学识,毛主席才能接触到新的思想,结识到革命的战友,从而完成伟大的革命事业。

工作人员关心是否需要修整坟墓,毛主席则平静地回答:“不需要修理,保持原样就好,每年清明节,麻烦你们帮我加些土。”之后,毛主席来到老房子前,耳边传来乡亲们的问候,大家用韶山口音激动地喊道:“毛主席万岁!”这一声音让毛主席感到无比亲切,脸上露出微笑,热情地与乡亲们一一握手问候。
来到故居附近的水塘,毛主席忽然忆起了儿时的往事,他最初学会游泳便是在这个水塘里,常常与小伙伴们嬉戏玩水,而母亲常常为他的安全担忧。毛主席的游泳兴趣从未改变,在北京时他常常利用冬季游泳池、夏季游泳河海的机会,技艺愈加精湛。
进入父母的卧室,看到父母的遗像,毛主席恭敬地行了三个鞠躬礼,并深情地对警卫人员说:“我父母给了我最好的养育,我永远感恩他们。无论我身处何种地位,永远不能忘记他们。”

随后,毛主席与工作人员交代道:“我打算去看望几户乡亲,和他们聊聊,大家可以忙自己的事,不用担心安全。”于是,在当地官员的陪同下,毛主席来到了一户农家。
这户农民的主人李文贵是个瘦弱的农民,表现得既拘谨又羞涩,看见毛主席的到来,他甚至忘了请主席坐下。毛主席并没有在意,主动伸手与他握手,并关切地问:“家里人吃得够吗?每天吃多少米和面?”李文贵无言以对,旁边的干部急忙替他说:“一天大概三斤米面。”毛主席继续询问一位看上去瘦弱的农民:“他怎么这么瘦,是身体不好吗?”
李文贵小心回答:“他有些病,胃口也不好。”毛主席心知肚明,但仍然关切地叮嘱:“你们要帮助他,给他一些轻活做。”

随后的“闲聊”中,毛主席还发现了村里的一些不合理现象——一些农田里竟然栽上了树苗,而没有种水稻,这显然是基层干部的错误做法。毛主席对此非常生气,立即责令干部们将树苗移到山上,不能让农田失去产粮的功能。
那天晚上,毛主席通过这些日常交谈,深入了解了农村的问题,也反思了“大跃进”时期的遗留问题。通过这次回乡,他进一步思考如何纠正过去的错误,推动农村的改革。
随着夜色渐深,毛主席静下心来,回想起自己一生的革命经历。他的思绪万千,感悟深刻,笔尖下写出了那首名垂千史的《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这首诗蕴含了革命的伟大意义,表达了毛主席对人民的深情与思念,勉励大家要继续为新中国的更好未来奋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毛主席始终心系百姓,始终不忘革命初心。

第二天下午,毛主席一行人来到了韶山水库,准备游泳,周围聚集了大量乡亲们,他们纷纷希望亲眼见到毛主席游泳的英姿。毛主席下车后,边走边向乡亲们挥手致意,场面十分感人。
他兴奋地喊道:“乡亲们,孩子们,水性好的都来一起游泳吧!今天水温适宜,大家快来吧!”主席和乡亲们一起游泳,和大家热情互动,他甚至为大家表演了精彩的水上“绝技”,引得围观的乡亲们纷纷鼓掌叫好。

回到招待所后,毛主席与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交谈,他提到,希望在滴水洞修建一座“茅棚”,以后等自己退休了可以常来住住,这也是毛主席第一次表示自己个人的小愿望。

1966年6月16日,毛主席因工作需要来到了湖南长沙,并在省委人员的建议下,入住了滴水洞修建的简易山洞。在那里,他住了12天,这是他第二次回乡。这一次,毛主席没有对外公布行程,因此没有机会去探访家人和乡亲们。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5-6-15 04:34:18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1 15:12 , Processed in 0.00844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