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俞平伯评价毛主席的诗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6-6 07:09:3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俞平伯评价毛主席的诗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025-06-05 17:30                                        

发布于:山东省
   
毛主席的诗词水平如何?
著名红学家俞平伯评价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俞平伯是近代著名的文化大师,既是“新红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也是白话诗创作的先驱者之一,自然有资格评价毛主席的诗词。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的诗词开始在全国流传,有人问俞平伯:毛主席的诗词水平到底如何?俞平伯就说了这样一段话: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诗言志,任何诗人都离不开个人的出身环境、时代遭遇和学识修养,毛泽东在这三者的结合上无人可以与之比拟。尽管历史上流传有不少英雄人物的佳作,但豪放有余,却无毛泽东的海阔心胸。”
那么,对这段话应该如何理解呢?
俞平伯说的“出身环境”、“时代遭遇”、“学识修养”,确实是影响诗人的三个重要因素,一个诗人写出来的诗词好不好,基本上都离不开这三个因素的影响。
而毛主席,在这三个方面都是无与伦比的:出身于乱世,让他拥有了对社会深刻的认识;领导中国革命,让他拥有了广博深邃的思想力量;博览群书,又让他拥有了深厚扎实的文学功底,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试问古往今来的诗词大家,还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呢?

毛主席的诗词以豪放为主,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他和历史上著名的豪放派宗师苏轼、辛弃疾。
苏轼是典型的文人思维,出身于书香世家,靠科举进入官场,却因文人的耿直屡屡不得志,在诗词中体现的是人生旷达、世事无常;
辛弃疾更倾向于武人思维,以恢复中原为己任,却总是壮志难酬,只能把一腔悲愤融入词中,充满了悲愤、郁结的思想;
而毛主席,却是革命家的思维,指点江山,纵论天下,视野更加宏阔,精神更加高远,写出来的诗词境界,自然也是远在苏、辛二人之上!
所以,俞平伯评价说毛主席的诗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确实也是有道理的。
参考资料:《毛泽东人生片断》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1 12:41 , Processed in 0.00774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