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瑞环的两个镜头,都是首次相见,场面温馨而美好,永远的记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6-11 06:18: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李瑞环的两个镜头,都是首次相见,场面温馨而美好,永远的记忆!                                                                     2025-05-24 10:59                                        

发布于:天津市
   
       1999年3月23日至24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专程赴云南省西部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简称“德宏州”)视察工作。这次行程的亮点之一便是他在瑞丽市户育乡尹山寨的视察,留下了两张极为珍贵的合影。这些照片首次公开,记录下了他戴上当地具有鲜明特色的帽子,和热情的当地群众亲切合影的一幕。尽管已经65岁,李瑞环依然展现了与群众融为一体的朴实无华风貌,这让人几乎无法想象他是一位党和国家的高级领导人。此时的李瑞环,完全不拘泥于领导的身份,展现出与百姓平等相待、深入民心的真实风采。这些罕见的合影,不仅为历史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也再次证明了李瑞环始终秉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为政理念。

对于今天的年轻一代来说,李瑞环或许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他曾从最基层的岗位做起,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坚定不移的信念,一步步攀登至党和国家的领导岗位。李瑞环于1934年出生在天津宝坻县(注:2001年撤县设区),家境普通,父母是地道的农民。在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时,李瑞环曾在退休前特别回顾了早年的艰辛生活:“我生长在农村,小时候亲手做过农活,拉过犁,种过地,赶过车,织过布,几乎所有的农活都做过。14岁时我开始学习织布,那时个子小,织布机高得我够不着,家里特地给我做了个小凳子。17岁那年,我来到北京做工人。一次偶然机会,我被一位木工师傅看中了,他鼓励我学习木工,正是从这一点开始,我一步步走向了党和国家的领导岗位。”

李瑞环对于木工的兴趣不仅是工作上的需求,更成为他的一项终身爱好。即便在成为高层领导后,他依然坚持亲自动手制作家具,家中有十几件自己亲自设计和制作的家具。在他年轻时,因为长期从事农活,李瑞环只上了六年学,但他对知识的渴望始终未曾改变。在劳作之余,他常常借书阅读,不断充实自己。

1951年到1965年,李瑞环在北京第三建筑公司担任工人。在此期间,他不仅在工作中表现出色,还抓住机会进入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学习,凭借自己的努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每天,李瑞环白天在工地上工作,晚上则骑自行车前往学校上课,无论风雨如何,都不曾间断。对他来说,每一个难题都是挑战,而他总能迎难而上,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解决。

有一件事特别能体现李瑞环的钻研精神:1958年夏季,北京人民大会堂工程部交给“木工青年突击队”一个艰巨的任务,要求在8天内完成200米长的屋顶外檐模板制作。作为队长,李瑞环深知时间紧迫,于是他深夜钻研,最终通过一种简化计算方式,提前3天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这一事例不仅展示了李瑞环的非凡才智,也体现了他在工作中不畏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
1960年2月,《北京日报》专门报道了李瑞环在工程建设中运用几何学原理解决多项技术难题的事迹,称他为“全国劳模”。尽管有如此的荣誉,李瑞环却始终保持谦逊,他曾说:“劳模是什么?就是要干得多、干得快、干得好,要吃苦、吃亏、奉献。记得张百发同志曾说过一句话:‘学会吃亏,常吃亏,不皱眉’。”

1965年,李瑞环的工作岗位发生了变化,担任了北京建筑材料供应公司党委副书记和北京建筑木材厂党总支部书记。随着特殊时期的到来,他的工作暂时中断,但他迅速回归了熟悉的建筑行业,继续为社会贡献力量。
1979年,李瑞环迎来了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他被任命为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和全国青联副主席。仅两年后,他便回到天津工作,先后担任了天津市副书记、代理市长、市长和市委书记等职务。李瑞环认为自己能够在天津工作多年,是人生的一大幸运。在工作中,他与群众亲密接触,特别关注群众的需求,多次主持会议强调干部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思考问题。

1989年6月,李瑞环被增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成为中央书记处书记;1993年3月,他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主席;1997年9月,李瑞环再次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1998年3月,他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主席。然而,李瑞环最初并不愿意进入中央工作,他曾坦言:“中央曾两次要求调我进京,但我总是设法婉拒。”进入中央工作后,李瑞环感受到的责任感和压力让他倍加努力,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力求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李瑞环的为人处事风格也因此更加务实和踏实,而本文开头的那张照片正好真实地反映了他一贯的作风。李瑞环始终保持着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诚实朴实,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5 01:32 , Processed in 0.00833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