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主席唯一一次被捕,在被押去处死的路上逃脱,多亏一位砍柴农民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6-30 15:18: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毛主席唯一一次被捕,在被押去处死的路上逃脱,多亏一位砍柴农民                                                               2025-06-30 14:36                                        

发布于:天津市
   
       对于与毛主席同代的外国军事家来说,中国的毛泽东最令他们震惊的地方有两个。首先,他几乎不曾亲手使用过枪械,却依然能够带领队伍屡屡获胜。其次,他虽然经历了长达二十五年的战斗生涯,却始终未曾受过任何实质性伤害。
有人认为,毛主席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切,完全是依赖于超乎常人的运气。然而,这种看法过于片面,忽略了毛主席的军事才能与智慧等因素。而且,毛主席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实际上他在多次面临生死危机时,都展现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

举几个例子。在延安时期,毛主席差点被敌机轰炸致死;在从陕北前往西柏坡的途中,毛主席所乘坐的车辆在五台山附近发生失控,差点翻下悬崖摔死;敌人多次派遣特务暗杀他,也都未能成功。此外,在1927年的秋收起义前夕,毛主席曾一度被国民党的民团抓住,准备押送至县城处死,这也是毛主席一生中唯一一次被捕。

幸运的是,毛主席最终成功逃脱。如果他当时未能逃脱,后来的历史将会完全不同。那么,在那样生死攸关的情况下,毛主席是如何逃脱的呢?

1927年,毛主席在“八七会议”之后,肩负着重任从武汉返回长沙,安顿好妻子和孩子,参加了湖南省委常委会议。会后,他又赶往江西的安源,在张家湾村组织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部署秋收起义的军事行动。按照部署,湘东和赣西地区的工农武装将被整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部队以长沙为中心,兵分三路发起起义,合力攻占长沙。

就在会议结束不久,前敌委员会接到湖南省委的命令:要求“最迟在9月16日会师长沙,攻克省城”。

9月7日,毛主席完成安源的工作后,决定前往铜鼓与起义总指挥卢德铭商讨具体的行动方案。考虑到沿途的敌军把守严格,毛主席必须小心谨慎。于是,他与浏阳县委书记潘心元、铜陵县委的刘建中、周克明以及安源的易子义一同出发。为了保密,刘建中和周克明化作挑担的小商贩,走在队伍前面,负责探路和示警,而毛主席则伪装成安源煤矿的采购员“张先生”,与潘心元和易子义一同走在队伍的后面。

出发当天,毛主席穿着一件白色的线褂子和白色长裤,脚踩黑布鞋,显得十分朴素,和平日里并无差异。经过几天顺利的旅程,他们没有遇到什么大麻烦,白天行进,晚上歇息,若遇到检查,凭借着准备好的说辞,几乎总能顺利通过。

然而,9月9日,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故。细心的研究者或许会发现,这一天似乎对毛主席有着不寻常的关联:1935年9月9日,是他一生中最为黑暗的一天;1971年9月9日,他做出了一个决定,避免了一场灾难;1976年9月9日,他也在这一天辞世。而在1927年的9月9日,毛主席却被敌人俘虏了。

那天,天气突变,起了大雾,毛主席一行人与刘建中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视线完全失去了联系。当他们来到一个岔路口时,毛主席发现刘建中并未设立路标。这使得他们一时无法辨清方向,最终决定依赖潘心元记忆中的路线。然而,这条路线途经浏阳县的张家坊,这是一条危险重重的路。张家坊是敌军设立的白色恐怖重地,团丁们随时搜查“可疑分子”,一旦被捕,很可能会被送往县城遭遇致命威胁。

毛主席决定继续前进,尽管他清楚这一路极为危险。三人进入村子后找了家小饭馆吃饭,可没想到,正当他们坐定不久,一群团丁闯了进来,开始挨家挨户地检查。毛主席见状,低声安慰易子义:“不要慌,一切有我。”团丁们进门后,立即注意到毛主席的身影,直奔他们而来。毛主席沉着应对,从口袋中取出证明信,声称自己是安源煤矿的采购员。
团丁们仔细检查了证明后,最终没有说什么,便离开了。吃过饭后,毛主席与随行人员继续上路,但不久后,他们又遭遇了更大的危险。在七溪坳的路上,迎面遇到了十多名团丁,正在押送一群“赤色嫌疑分子”。毛主席意识到,如果暴露身份,后果不堪设想。他立刻带领大家躲进树丛,但不幸的是,敌人已经注意到他们,开始朝着树丛开枪。

尽管如此,毛主席依然镇定自若,走出树林与敌人交涉。他轻描淡写地说道:“我到平江采购物资,天热口渴,特地在溪边歇歇。”然而,敌人不信,认为他就是共产党,最终决定将他们押解到县团部。

毛主席知道一旦被押解至县城,自己必定会有生命危险。但他始终没有表现出慌乱,而是轻松地表示:“走就走,我正好有些东西要买。”敌人并未立刻对他动手,只是安排了两名团丁看守毛主席。一路上,毛主席故意大声掏出一些钱,吸引了其中一个老团丁的注意。经过一番交谈,毛主席意识到老团丁对当前处境十分不满,便在途中通过给他贿赂的方式获得了逃脱的机会。
在张家坊村口,毛主席发现了逃脱的机会。他将钱塞给了两名团丁,带着他们前行。当他们经过一片竹林时,毛主席趁机逃入其中。在敌人发现他逃脱后,潘心元和易子义也开始掩护毛主席,一起为他争取逃脱的时间。

毛主席终于成功逃脱,躲进了一个水沟里,藏匿至敌人离开。直至夜幕降临,他才从水沟中爬起,伪装成农民,继续前行。迷路的毛主席与一位樵夫偶遇,通过与他交谈,巧妙地争取到了帮助,最终顺利抵达了铜鼓,成功发起了秋收起义。

毛主席的传奇经历,正是他过人智慧与坚定信念的体现。无论在任何困境中,他都能保持冷静,运筹帷幄,这也为他领导党和人民走向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1 12:44 , Processed in 0.00858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