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庆人把饭店名改成“沁园春”,揽财无数,蒋介石:丢人丢到家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1 04:54: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重庆人把饭店名改成“沁园春”,揽财无数,蒋介石:丢人丢到家了                                                                  2025-06-30 10:42                                        

发布于:天津市
   
      1945年8月28日,毛主席在周恩来的陪同下,乘坐飞机从延安飞抵重庆,开始了与国民党的和平谈判。就在这次历史性的会谈期间,一首早在1936年便已创作的词《沁园春·雪》,突然在重庆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了那时文化界的一场轰动。

这首词在当时被许多著名人士赞誉,著名诗人柳亚子便评价道:“毛润之沁园春一阕,余推为千古绝唱。”历史学家范文澜也称其为“词中第一首”。那么,这首词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能在重庆这样一个风云变幻的时期掀起千层浪呢?今天,让我们一同回溯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

1945年8月30日,重庆的一个古老小楼内,阵阵欢笑声从屋里传出,细心听去,便能听出,那是毛主席爽朗的笑声。原来,毛主席虽然此行是为了谈判,但他依旧没有忘记和多年的好友柳亚子重逢。这一场重逢,承载着两位志同道合的文人之间长久的友谊。

说到柳亚子,他的文学造诣非凡,与毛主席的友谊也由来已久。早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柳亚子与毛主席便有了交往。当时,毛主席还年轻,正担任国民党代理宣传部长。柳亚子出生在书香世家,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人之一,且擅长诗词创作,名声早已远扬。虽然二人年纪相差较大,但由于共同的兴趣,他们的友谊深厚,常常互通诗文。

在两人十九年未见的日子里,柳亚子时常给毛主席写信,表达自己的思念与祝福。特别是在1930年,毛主席因病卧床,竟有谣言传出毛泽东已去世。柳亚子得知后,感到十分痛心,并作诗纪念这位旧友,诗中提到:“人间毁誉原休问,并列支那两列宁。”其中,他将毛泽东与孙中山并列,并称两人皆为如列宁一般的伟大人物,足见他对毛泽东的高度评价与深厚情感。

如今,毛主席已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而柳亚子也为此感到无比高兴。当两位老友终于在重庆重逢,柳亚子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忍不住又作诗一首来表达心中的喜悦。这首诗在字里行间尽显柳亚子的深情与高兴,开篇便写道:“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柳亚子通过这首诗回忆着两人多年未见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对毛主席的敬仰与祝福。

毛主席读了这首诗后,心中也激动不已,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然而,柳亚子不愿轻易放过这一难得的机会,他笑着对毛主席说:“润之,此次来渝,真是难得,能否回写一首予我?”毛主席笑着回应:“您是知名大诗人,我可不敢在您面前班门弄斧。”

柳亚子坚持不懈,继续劝说:“主席,听说您在长征期间写了不少诗词,不如把《长征》那首诗抄给我一份?”这时,毛主席的思绪似乎被点燃,的确,在长征途中他曾写过一首关于雪景的诗,记得当时那场雪正好给了他诗意的灵感。

毛主席回到住所后,考虑到时间紧迫与谈判的特殊背景,他最终决定不将《长征》诗送给柳亚子,而是选取了一首在东征途中创作的诗《沁园春·雪》。次日,这首词便被毛主席亲自交给了柳亚子。当柳亚子读完这首词后,他激动不已,甚至泪水盈眶,赞叹道:“好词,好词啊,真是好词!”

在柳亚子的引荐下,这首词迅速在文人圈内传开。许多人纷纷为毛主席的诗才折服,认为《沁园春·雪》不仅表现出毛主席的高远气魄,还展现了他深邃的文化修养。柳亚子更是称其为“千古绝唱”,并表示,即使是辛弃疾、苏轼等古代大文人也不能与其相比。

《沁园春·雪》迅速引起了《新华日报》的关注,而该报作为中共在重庆的媒体,最终决定将其发表在《新民报晚刊》副刊上。这一决定,虽然是谨慎的,但依旧引发了巨大的反响,重庆的文人纷纷表达了他们的崇敬与钦佩之情。而这篇诗词,也成功地让重庆的普通民众看到了毛主席文学才华的一面。

然而,这首词引发的不仅仅是文化上的赞赏,也让蒋介石感到了威胁。此时的蒋介石正在重庆进行政治博弈,他不愿意让毛主席在文化上取得如此成就,于是他召集了自己的文人团队,企图与毛主席的《沁园春·雪》一较高下。

然而,无论是蒋介石手下的文人,还是一些重庆本地的学者,他们所写的诗篇都无法与毛主席的《沁园春·雪》相提并论。这些模仿之作在气势和格局上都显得黯然失色,完全无法与毛主席的磅礴气象相匹敌。蒋介石虽然再三督促,但终究未能撼动毛主席在文化领域的威望。

最终,蒋介石只得心服口服。虽然表面上愤怒,但内心深处,他也不得不承认,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无愧于千古之作,具有不可超越的文学价值。

而这场文化斗争不仅让毛主席的诗才被更多人所知,也让重庆人民的视野得到了扩展。原本被国民党妖魔化的毛泽东,因这首诗的流传,赢得了重庆人民的尊敬与喜爱。甚至有商人将自己的饭馆命名为“沁园春”,并悬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以吸引顾客,生意一度火爆。

这些年来,毛主席的这首《沁园春·雪》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尽管毛主席已经离开我们多年,但他的这首词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精神,依旧激励着一代代人不断前行。在今天,读起这首词,仍然能够感受到那份壮志凌云的豪情与气概。它所体现的不仅仅是毛主席的文学才华,更是他那份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和对人民深深的热爱。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1 15:21 , Processed in 0.00756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