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许世友调任广州军区司令,亲自指挥警卫捕捉野猪,大摆许氏野味席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3 10:34: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许世友调任广州军区司令,亲自指挥警卫捕捉野猪,大摆许氏野味席                                                                                2025-07-02 13:48                                        发布于:天津市
   
                                    1975年8月10日,夜幕降临,时针指向十点。警卫连气喘吁吁地冲进了梅花园的小院:“司令,白云山下的庄稼又被野猪糟蹋了!”许世友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这真是好事!明天一早,把枪擦好,咱们上山去。”  

自从他来到广州军区任职已经一年,南方的湿热气候让许多北方将领躲避空调,却让许世友格外不适应。部队的参谋私下评论说:“老爷子就像一只永远打不完的战斗老虎,整天想着往外溜。”这话虽是玩笑,但不无道理。其他人休假时喜欢钓鱼、写字、赏花,他却总是背着枪悄悄进山,只要听到灌木丛中一声轻响,心跳就会加速。  
在南京担任司令时,许世友几乎将紫金山周围的飞禽走兽清理得一干二净。老兵们曾笑言:“天上的鸭子听见他的脚步都赶紧绕道飞去上海。”后来调任广州军区,刚开始几个月,他不时会溜去白云山或部队农场,但山附近人多,猎物稀少,连续几次猎行下来,最多也就打到几只麻雀。他笑称:“这哪是打猎,顶多是练腕力。”  
真正让他激动的是猎大动物,特别是听说白云山深处藏有野猪群后,他按捺不住。那晚,他翻出了半本已经标记的《狩猎笔记》,仔细查看地形、风向和野猪活动的时间,逐条划定了作战区域,并反复推敲,警卫连的战士们看着他的举动傻了眼——这哪是去打猎,分明是在做战前的侦察准备。  
第二天破晓,许世友带领十几名队员进入山中,他让队伍排成一字形,间距三十米,枪膛全部上了膛。他语气严肃:“不要当摆设,看到目标要稳定,再瞄准,一旦扣下扳机,手抖一毫米,我们连猪肉味都闻不上。”话音刚落,林中传来一声“嘎吱”,几只斑鸠被惊飞,警卫小武一枪打落两只。小武得意地准备邀功,许世友绕着那两只鸟走了一圈,半真半假地说:“一只鼻头红,一只脚软,这些鸟也得打点滴。”大家都笑了,小武的脸瞬间涨得通红。  
然而,斑鸠不过是开胃菜,真正的猎物——野猪始终没出现,战士们开始低声抱怨。而有趣的是,月光太亮才是原因——当地农民告诉他们,明亮的月夜野猪通常不敢出来。许世友听后依旧不改计划,只丢下一句话:“打仗讲究坚持,打猪也是如此,嫌苦的可以回营房睡大通铺!”一句话,所有人立即噤声。  
第九天的黎明,天刚泛白,山间传来细碎的声音。两头成年公猪带着几只小猪踏入了包围圈,呼哧呼哧地拱土。许世友紧握着枪不动,他要等最后一头猪也进入包围圈。那一刻,连呼吸都放慢,生怕打草惊蛇。终于,他扣动扳机,枪声响起,紧接着是错落的几声爆响。倒下两头猪,但那头大公猪却顶着枪林弹雨猛冲过缺口,消失在山谷中。许世友看着它留下的血迹,啐了一口:“跑得快,下回再见。”  

下山时,他抱着一头中弹的野猪,像是赢得了大战。屠宰、分割、挂盐,所有步骤他都亲自监督。第二天,军区食堂里飘满了诱人的肉香,锅里炖着猪骨汤,外面则摆满了红烧、白切和烟熏三大盆。老首长们闻着香味而来,饭桌瞬间变成了军中小型联谊会。  
许世友的野味宴并非首次尝试。在南京时,他就常自带战利品请客吃饭。别人请客去餐馆,他则请客进入厨房:“我打的,放心吃。”那时粮票紧缺,山货不仅补充了食物,还能节省开支,既不占接待费,又能显得格外情意浓厚。许世友口味重,主菜通常是酱爆野鸭、香辣山羊或烤野兔,再配上二两茅台。如果客人多,他会把真正的茅台留给主宾,其他人则喝军区农场生产的高粱酒。后来有人笑称那酒是“土茅台”,虽然味道浓烈,但后劲十足。许世友听后大笑:“能醉就行,别挑三拣四。”  
说起钱,许世友其实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富有。80年代初,茅台价格翻倍,而他的月薪有限,又要支援亲友,实在喝不起。于是他采用了“土法”混搭,既能面子上过得去,又不至于让钱包受损。警卫连的战士偷偷算过:一次野味宴的成本不过几块钱油盐、一壶“土茅台”,还有他身上那件多次修补的衣服。许世友倒觉得这是一种乐趣:“省下的钱用来改善战士们的伙食,多好。”  

随着年岁渐长,他打猎的次数明显减少,但他依然时常提起当年的那些猎事。每当有客人问他是否害怕枪走火时,他眯起眼睛:“枪怕人不敢扣扳机,人怕枪响却心虚。”一句话,大家都笑了,菜肴的香味似乎也更加扑鼻了。  

许世友的生活,表面上看似嗜猎壮胆,实际上骨子里依旧是一个军人——谋定后动、纪律为先,同时也讲情讲理。在他的带领下,白云山的野猪被擒获,岗哨守卫的战士们也尝到了肉味,这种“人人有份”的分配方式在部队里口碑极好。直到许世友离开广州军区,白云山深处依然流传着一句玩笑:“天一黑就回家,别站在路上让许司令当成野猪。”  
不过,故事并没有彻底结束。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觉醒,部队逐渐实施禁猎令。有人问许世友对这个新规的看法,他随手一挥:“制度定了就要遵守。我当年打猎时,打的不是野猪,而是责任。现在我不再守山了,交给专业队伍处理。”这番话直接而干脆,恰好展现了曾经猎手与如今遵守规则之间的自然过渡。  
今天,白云山的树木依旧茂密,偶尔能听到野猪的低吼。山中的老者偶尔提起:“当年许司令就在这儿等过。”也许他们记得那支已经修理过多次的54手枪,记得清晨第一缕炊烟飘起时伴随的肉香。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猎枪已被封存,而那些故事则随风飘荡,继续在山中流传。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5-7-13 04:12:37 |只看该作者
讲温馨的故事,写安暖的文字,传播美好与正能量。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8 03:59 , Processed in 0.00840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