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贺很有号召力的一首诗,全诗豪迈霸气振奋人心,读来很有感染力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5 05:53:4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李贺很有号召力的一首诗,全诗豪迈霸气振奋人心,读来很有感染力                                                                   2025-06-23 05:51                                        

发布于:河北省
   
元和六年,李贺解下奉礼郎的绶带,踏着深秋的霜叶回到昌谷。
暮色漫过老宅的飞檐,檐角铜铃轻响如叹息,他独坐窗前,案头诗稿与兵书静静对峙。
烛火摇曳间,是守着文墨清欢,还是奔赴边塞烽火?两种抉择如鏖战的铁骑,在他心头踏起狂澜。
终于,在为国建功的赤忱驱使下,李贺掷笔而起,眼中闪过如寒星般的锐芒。
他想起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想起李广驰骋疆场的英姿,满腔豪情化作笔下奔涌的诗行。
当第一缕晨曦照亮昌谷的山峦时,他已挥笔写下这首剑气冲霄的诗作。
诗中奔涌的豪迈气韵如出鞘之剑,字里行间的霸气恰似惊涛拍岸,那振奋人心的金石之音,穿过千年时光,至今读来仍让人血脉偾张。

《南园十三首·其五》

李贺李贺〔唐代〕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首诗的大意是:
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去收复黄河南北被割据的关塞河山五十州呢?
请你暂且登上那凌烟阁去看一看,又有哪一个书生曾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此诗只有短短四句,但上下二句各提出一个问题,以自己心中的设问引发读者的思索,大大加深了诗中的意蕴。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这两句诗以设问的形式开篇,气势磅礴,表达了诗人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起句“何不”二字极富表现力,强调了反诘的语气,增强了诗句传情达意的力量。
诗人面对烽火连天、战乱不已的局面,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即身佩宝刀,奔赴沙场,保卫家邦。
“吴钩”,宝刀名,产于吴地。“收取”,收复和攻取。“关山五十州”,指当时黄河南北藩镇割据之地。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文人与武将的不同命运,进一步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
诗人问道: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的,哪有一个是书生出身?
这一反问,既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也是对自我命运的无奈感慨。
诗人从反面衬托投笔从戎的必要性,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
“凌烟阁”,纪念开国功臣的高阁,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建成,由阎立本绘功臣之像,褚遂良题阁,唐太宗亲自为功臣撰写赞语。上凌烟阁是国家的最高奖赏,等于荣获国家的最高功勋。
这首诗由两组问句组成奇特的结构。前一问句激情迸发,因而节奏明快,语气峻急;后一问句峰回路转,语气沉郁,表现了作者厚重的深思。
一急一缓,使作品既有力度而又有凝重的感人力量,于豪情中见愤然之意,读来很有感染力。
【声明】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7 23:49 , Processed in 0.00741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