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绘屏教育】有骨画?没骨画?是中国画-没(mo)骨画!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11 06:40: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绘屏教育】有骨画?没骨画?是中国画-没(mo)骨画!                                                2025-07-10 16:45                                        

发布于:湖南省
   

说到中国画的画法,可能大家通常听到的都是写意画或者是工笔画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相对冷门的中国画画法:没骨画
感兴趣的小伙伴就跟着我一起来学吧!
01 什么是没骨
众所周知,中国画通常是以线来表现结构的
以线立骨,以墨赋肉,线即是骨(结构)
而没(mo)骨画呢之所以不叫没(mei)骨,是因为它是淹没的意思,而非没有
它的骨不是通过线来表示的,而是通过色
这就要说到它的两个特征了:不勾轮廓线与以色带骨
我们看这个叶子的结构,它是怎么用色表现出来的

它翻折的角度并非是通过明暗来说明的,而是用两个不同的颜色去表示
这两个面通常来说一般浅色会作为叶子的反面,深色则会作为正面

当然面里面也并非平涂这么简单,他笔上的颜料不会调得特别均匀
一般笔尖蘸取的颜料会稍微浓一些,笔腹含水量就会多一些
这样画出来呢就会比较的清透,比较有层次

然后在边缘处可以加一些重色去表现它的结构
包括去加一些黄色或者是红色去表示这片叶子的破损

通过这些色彩的浓淡,干湿变化,加上笔触的叠加
让这片叶子即便没有线的轮廓,也拥有“隐形的结构”
02 没骨画与水彩的区别
可能有的小伙伴会想这跟水彩是不是有一点像,他们的技法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是从文化根源上来说,它是一种属于中国人的艺术理念跟表现维度
“以形写神”的美学追求

譬如在造型上没骨画就比较注重书写性,偏写意一点
从观察角度上来说水彩一般都使用焦点透视或者是平行透视
以科学观察为基础,比较注重客观光影
而没骨画它不依赖光源,不追求对客观光影的写实性再现
而是通过色彩和笔墨的层次变化,来暗示事物的立体感的形成
主观化的隐形光影

当然了没骨画在后期的发展中部分当代画家在保留传统技法的基础上
一部分局部也是融入了光影的



【技法】
没骨的技法有很多
(平涂、分染 、接染、撞色、撞墨、撞粉、撞水、渍染、点染、工写结谷)
但是为了结合板绘
我将主要讲两个技法(工写结合与分染)如何在板绘中实现
首先在造型上我们要讲究工写结合,既要有工笔的细腻,又要有写意的自由随性
没骨的起稿一般是一气呵成的
但是没有基础的同学,可以跟我一样在下方打个底稿将画面的大致趋势表现出来
这样在之后下笔会更加有把握一些

还是用到水彩颗粒笔刷,它有自然的浓淡变化
会让你平涂的这块面显得更加有层次,就像掺了水一样
每片叶子落笔的方向要跟着叶脉走,大片的叶子可以采用平涂的方式
下方破损的叶子它的书写感则要更重一些

然后第二片叶子它是挨着第一片的
我们中间要留出一条空白的线去将这两者隔开
包括如果你想在周围加别的元素同样也是需要留出这条缝隙的

叶子的背面我们用深色区分,后期我会将背面调得更加冷一些

大家在参考照片的时候或者是写生的时候呢,切记不要原封不动地抄
现实中的造型轮廓有时候并非是绝对好看的
要考虑到它在画面中的形状是否足够有节奏感,要主观地将它的大小对比
疏密对比,包括点线面的结合要做得更加夸张一些,
虽然没骨画它没有线骨,但造型上仍是线意

现在我们融入分染这个技法,在叶片末端染上黄色与红色
将它枯萎的状态表现出来。分染其实就是将颜色由浓到淡
是用一支色笔和一支水笔过渡而成
那在板绘上就方便很多了,我们直接创建叠加模式,用笔刷轻轻过渡即可
黄与红分两次染,这样画面就会出现红橙黄绿四种颜色了

接着用重色加强结构,再将叶脉画出来,同样是分染的技法,将边缘过渡自然

最后画一下后面的石头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8 21:48 , Processed in 0.00752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