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泽东之前,中共先后有5位领袖,命运如何?为何毛泽东能成核心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17 18:32: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毛泽东之前,中共先后有5位领袖,命运如何?为何毛泽东能成核心                                                                     2025-07-17 13:53                                        

发布于:天津市
   
       从1921年开始,到1945年整整24年时间,毛泽东才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者。这个过程并不短暂,经历了诸多波折和考验。  
在毛泽东之前,共有五位正式担任中共领导核心的领袖,他们分别是陈独秀、向忠发、王明、博古和张闻天。  
这五位领导人各有不同的命运:有人选择了叛变,有人在抗战时期因病去世,还有人长期流亡国外。  
接下来,我们主要探讨两个问题:  
一是,这五位领导人的具体命运如何?  
二是,毛泽东为什么能够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实现伟业的核心人物?  
说到中国共产党,绕不开的两个人物是陈独秀和李大钊。  
李大钊在1927年慷慨赴死,留下许多革命传奇故事。  
陈独秀则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开始,就担任最高领导人,前后执掌党务达六年多。在这期间,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均推选他为最高领导人。  
那时党的最高领导称谓也经历了几次变化。1921年一大时,最高领导称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局书记”。  
1922年二大和1923年三大时,陈独秀继续当选,职务改称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从此以后,全国代表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1925年四大上,陈独秀连任,职称变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总书记”。  
1927年五大召开,陈独秀依然无悬念地当选,但职称改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927年是动荡的一年,蒋介石发动了“412事变”,标志着国共合作破裂和大革命失败。无数共产党优秀人才英勇牺牲。  
当时刚刚起步的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的强大压力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和迷茫。  
共产国际对陈独秀的表现做出了严厉批评,认为他犯了严重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导致党和人民无法有效组织抵抗。  

1927年7月,共产国际建议对中共中央进行改组,陈独秀被迫停职,临时由张国焘接任领导。  
张国焘在后来长征时期几乎酿成大祸,大家对此并不陌生。  
1927年8月7日,召开了八七会议,由共产国际代表罗明那兹主持,指定瞿秋白为临时中共中央总书记。  
毛泽东也参加了这次会议,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在党内引起强烈反响。  
不过,瞿秋白代理期间经验不足,能力有限。  
1928年苏联莫斯科召开的六大上,瞿秋白未能转正,向忠发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后来称为中央政治局主席)。  
说回陈独秀。  
1929年,他因与托洛茨基关系密切,成为中国的“托派”,同年11月被开除党籍。  
这对于作为党的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来说,极具讽刺意味——创党八年后竟被开除。  
1931年,陈独秀试图组建偏左的新党派,但未能持久。他的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脱节,缺乏斗争经验。  
1932年,他被国民党逮捕,关押五年。出狱后拒绝了蒋介石高薪的官员邀请,转而写下大量抗日文章。  
1938年,陈独秀来到四川江津县。1939年2月,重庆的周恩来特地去探望他病重的陈独秀。  
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逝世,终年63岁。虽然未能将革命进行到底,但他对中国共产党的奠基贡献不可磨灭。  
陈独秀任期长、影响深远,因此我们对他的描述较为详尽。以下将简要介绍其余四位领导人的经历。  

(1)向忠发  
向忠发年长陈独秀一岁,1928年时已48岁。  
他出身工人阶级,曾参加码头工人罢工和京汉铁路大罢工。  

他于1922年入党,较周恩来和一大代表入党时间晚。  
领导地位不仅靠选票,更依赖权力人物支持。  
六大在莫斯科召开,向忠发在共产国际工作多年,与斯大林关系密切,因而当选总书记。  
回国后,他过于依赖李立三,而李立三实行的“会师武汉、饮马长江”冒险进攻计划导致红军惨重损失。  
向忠发因依赖李立三,最终吃了大亏。  
苏联方面对其表现不满,1931年1月六届四中全会后,转而支持年轻的王明、博古。  

1931年6月,向忠发被捕,在敌人严刑拷打下叛变,然而国民党仍将他枪毙。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2)王明  
王明生于1904年,与邓小平同龄。  
革命经验有限,能力不及许多老革命。  
1925年起,在苏联上学时结识了莫斯科中山大学副校长米夫,获得其支持。  
1927年米夫随团参加中共五大,王明担任翻译,关系迅速密切。  
王明助米夫在校内斗争中成功当选校长,二人关系进一步加深。  
1929年回国后仅任宣传干事,职位远不及周恩来和毛泽东。  
他后来联合同学们逼迫中央承认李立三路线错误。  
1930年底,米夫作为共产国际东方部副部长回国,推动王明进入政治局并成为委员。  
1931年6月向忠发被捕,王明靠共产国际支持成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王明离开中国前往苏联,将博古作为自己在国内的执行者。  
博古全力执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给党和红军造成巨大损失。  
抗战时期,王明回国后推行右倾投降主义,轻视敌后工作,擅自做出多项决策,严重影响正常党务。  
最终被调回延安,逐渐边缘化。  
建国后,担任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因政治野心不满,多次申请赴苏联治病。  
1956年赴苏苏治病后再未回国,中苏关系恶化后,他撰写诽谤领导人的文章,表现极为负面。  
1974年,王明在莫斯科郊区逝世,终年70岁。  
(3)博古  
早期是王明的全权代表(1931年10月至1934年初)。  
1934年1月六届五中全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  
与德国顾问李德合作推行错误军事策略,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大败,牺牲惨重。  
长征中湘江战役,红军由八万锐减至三万多。  
1935年遵义会议上,博古与李德被撤职,张闻天接任总书记,毛泽东、周恩来等人成为新的军事领导核心。  
博古后来长期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主持《解放日报》,任新华社社长。  
1946年8月,与叶挺、王若飞等乘飞机从重庆飞往延安时遇难,年仅39岁。  
博古虽犯错误,但能认错改正,较王明有自知之明。  
(4)张闻天  
张闻天是王明、博古和王稼祥的同学。  
与王明、博古不同,张闻天和王稼祥坚持正义,正确看待党的发展。  
遵义会议前,他们被毛泽东的才华和能力折服。  
会议期间,张闻天和王稼祥坚决支持毛泽东,促使博古下台。  
此后,张闻天成为党的最高领导人。  
从影响力看,虽然职务上是党的一把手,但真正核心是毛泽东。  
张闻天没有争权夺利,甘于成为配角,只要革命成功。体现出宽广胸怀。  
1945年七大召开,毛泽东当选中央委员会主席,张闻天完成领导权交接。  
张闻天后来担任外交部副部长等职。  
1959年庐山会议上,因直率言论工作受影响。  
文化大革命后期,反对林彪、江青等,被时代浪潮冲击。  
1976年7月1日,张闻天在江苏无锡去世,享年76岁。  
以上就是毛泽东之前五位领导人的职业生涯简述。  
那么,为什么毛泽东最终能成为核心领导?  
这问题不难回答,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毛泽东的军事才能极为突出。  
有人说“千年难得一毛泽东”,并非夸张。  
井冈山时期,红军不过千余人,面对国民党庞大军队,简直是“蚂蚁对大象”。  
林彪提出“红旗可以扛多久”时,毛泽东回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彰显非凡魄力。  
井冈山、中央苏区留下了毛泽东的深刻军事印记。前三次反围剿的成功,毛泽东功不可没。第四次反围剿,朱德、周恩来仍采用毛泽东路线。  
第五次反围剿,博古和李德一意孤行,导致红军惨败。  
长征中,毛泽东卓越指挥赢得全军信服,朱德、周恩来等名将均服从其领导。  
因此,毛泽东成为核心领导顺理成章。  
第二,毛泽东将实践与理论完美结合。  
他的军事理论来源广泛,包括古代兵书和《三国演义》,能活学活用。  

他对马克思主义研究深入,提出了“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和“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等理论创新。  
在老一辈革命家中,论理论知识的立体化,毛泽东无人能及。  
他既精通军事理论,又深谙马克思主义,并灵活结合实际。  
此外,毛泽东实践经验丰富,领导过学生运动、罢工、秋收起义等多次重大行动。  
对中国国情和基层民众思想有深刻理解。  
综上,他兼具理论深度和丰富实践。  
第三,毛泽东成为核心,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回顾陈独秀时期,党虽发展,但无武装力量,且对国民党妥协严重,革命难有成果。  
张国焘、瞿秋白只是过渡人物,未给革命带来深刻影响。  
向忠发能力有限,依赖李立三,错误路线使革命停滞。  
王明远在国外遥控,推行左倾冒险,极不适合领导党。  
博古刚愎自用,盲目信任李德,导致红军巨大损失。  

张闻天理论丰富,但军事和基层经验不足。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既有理论功底,又有丰富实践,领导能力突出,获得广泛认可。  
当革命面临生死存亡,毛泽东挺身而出,成功指挥,赢得将士拥护。  

毛泽东成为核心,是党经过多次试错、领导更替后的历史选择。  
他的上任激发巨大能量,使党重新焕发生机。  
即使1935年至1945年间,毛泽东未正式成为党的一把手,但已是党内公认的核心。  
综上,毛泽东成为核心领导是历史的必然结果,是多位前任领导未能力挽狂澜后党内自然形成的局面。  
毛泽东一上任就释放出巨大的领导力,令全党自觉团结于他周围。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1 12:40 , Processed in 0.00771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