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主席用兵上的绝妙之笔:志愿军轮番入朝,拿美军当陪练越战越强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22 05:18: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毛主席用兵上的绝妙之笔:志愿军轮番入朝,拿美军当陪练越战越强                                                                    2025-07-21 19:45                                        

发布于:天津市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第一次战役,志愿军在不到两小时的时间里就成功夺回了阵地,迫使敌军撤退到清川江南岸。接下来的几次战役中,尽管志愿军在装备和物资上都远不及敌人,但他们依然凭借顽强的意志和高超的战术接连取得了胜利。这一切,都离不开毛主席在战略上的卓越谋划,其中“零敲牛皮糖”的战术,成为了他指挥艺术的精妙之作。

1950年10月19日的晚上,抗美援朝志愿军跨越鸭绿江,正式进入朝鲜战场。两天后的10月21日凌晨,毛主席即向彭老总下达了首次战役的指令。根据前线传回的情报,毛主席敏锐地发现,尽管美国将领麦克阿瑟在战场上看似充满信心,但他明显低估了中国志愿军的战斗力。更为致命的是,麦克阿瑟没有预料到志愿军会悄无声息地渗透入朝鲜,且在敌人的侦察机监控下完全未被发现。因此,原本计划的防御战就变成了一个进攻机会,志愿军迅速分兵包围敌人,给他们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到了10月25日,根据毛主席的战略指示,彭老总指挥的志愿军展开了抗美援朝的首场战斗,并取得了“去头、掐尾、拦腰”的胜利。志愿军在战斗中迅速稳定了战局,接下来的第二战和第三战,志愿军继续采取进攻战略,与联合国军进行了一系列精彩的对决。

毛主席在进入朝鲜战场前,便已深刻预见到战争的走向,明确指出,要掌握战局的发展方向,从开局到收尾,每一步都要为将敌人推向谈判桌做充分的准备。而在顺利打下开局后,毛主席也意识到,如何深化布局,制定后续战略至关重要。第二次战役结束后,毛主席与彭老总共同总结了战况,强调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毛主席特别指出,在面对美军强大装备和资源的情况下,不能因为连续的胜利而轻视敌人,必须保持清醒头脑,避免轻举妄动。他提醒大家,不仅要争取胜利,更要讲究方法,避免用不必要的牺牲换取一时的胜利。

第三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在艰苦的环境和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仍保持着强烈的战斗意志。然而,这时部队已经出现了损耗,尤其是在第二战役期间,志愿军还遭遇了朝鲜几十年来最严重的暴风雪,艰难的自然条件让战斗更加残酷。尽管如此,志愿军依然凭借坚定的决心,一场又一场地打出了漂亮的胜仗。面对这严峻的局势,毛主席于1951年2月7日作出了新的指示:采取轮番作战战略。

所谓“轮番作战”,实际上是指从国内不断调动老兵到战场,保持军力的新鲜和持续作战能力。而对于具体打法,毛主席用“零敲牛皮糖”作了形象的比喻。毛主席回忆道:在农村,许多卖糖的小贩常常会用金属小锤子将坚硬的糖块一块块敲下来。而他所设想的战略,与这一过程极为相似。面对装备和物资处于劣势的局面,志愿军要避免与敌人硬碰硬,而是通过一系列小规模的歼灭战,不断消耗敌人的力量。每当志愿军出动一个或两个军的兵力去歼灭敌军一个营时,便是一个小规模的“牛皮糖”式的战斗,逐渐削弱敌人,直到志愿军逐步积累优势,最后实现“以少胜多”的局面。

这一作战思路不仅使得志愿军在战场上获得了主动权,还极大提升了战斗效率。敌军在此之前虽然有着强大的火力支持,但每当他们在多个战场上被切割成小块,便很难协调一致地作战,尤其是在联合国军由多个国家组成的复杂情况下。即使有侦察机、炮火和机枪的支持,敌军也无法做到像以往那样自信满满。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小胜利”,美军终于意识到,继续这样下去只会遭遇更多的损失,最终在第二年选择了走上谈判桌。

然而,谈判并非一蹴而就。毛主席强调,在谈判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边打边谈”,并始终保持坚决的态度。在与美军谈判时,毛主席明确告诫邓华等负责谈判的将领:“只管继续打,实在不行就暂停,但态度决不能软化。”毛主席始终坚持,我军要保持主动权,绝不能允许敌人继续插手朝鲜事务,打过鸭绿江。只要敌军还没有放弃进攻,我们就不能松懈,必须全力反击。

经过近三年的艰苦作战,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双方在谈判上达成一致,我方成功保卫了国家的安全,取得了最终胜利。毛主席的战略部署,不仅以其精准的洞察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为我军赢得了战争,还为今后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通过知己知彼、灵活作战、不断改进战术,最终实现了“钢少气多”战胜“钢多气少”的目标,这一战略深刻影响了我国以后的作战模式和军事战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1 15:12 , Processed in 0.00736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