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流亡的王孙公子 哪一款能成功逆袭?(图)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5 06:26: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流亡的王孙公子 哪一款能成功逆袭?(图)





宫廷内斗,王子出逃,东山再起,灭掉仇人。这样的桥段在中外史书、小说、戏剧中屡见不鲜。知名度最高的莫过于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又名《王子复仇记》),不过哈王子太感性而悲剧收场了。而在相隔八个时区的中华大地上,三千年间王孙公子流落异国他乡或潜伏民间以图逆袭的故事也不罕见,只是残酷有余,浪漫不足。

资料图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王孙”一词充满悲情色彩,通常用来感叹贵胄公子流落于野,有家不能回。宋词牌就有《忆王孙》,李重元写道:“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往前追溯,王维《山居秋暝》有“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杜甫《哀王孙》有“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再远一点,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夫之认为,“王孙,隐士也。秦汉以上,士皆王侯之裔,故称王孙。”

BBC曾播过一个片子,记录了印度新德里街市中的猴王争夺战。王位一旦易主,失败的老猴王及其王子们如果侥幸没被新主咬死,就会被驱逐出境,在东躲西藏中苟且度日。人的世界也不例外,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但凡最高层的权斗恶化成政治事变,必然殃及大量池鱼。成王败寇,自古以来的法则。失败方不得不吞下失败的苦果,能保住家口性命就算谢天谢地了,倘若还能侥幸翻盘,那只能说明得天厚庇了。

资料图

中国古代究竟有多少王孙公子流亡过,貌似尚无人做过专门统计,料想数字不少。但学者统计过春秋时期,《左传》记载有名有姓的流亡王孙公子80余人,他们中既有周王室的王子、王弟、王孙,也有诸侯国的太子、公子、公孙。而他们流亡,也不像唐玄宗、宋徽钦二宗、明英宗、慈禧、光绪那样死要面子以“狩”遮羞,通常只用“奔”、“出奔”、“亡”等词,狼狈得很,当然用“出居”的也有,一看就挺装。

然而这80多人,能够成功逆袭并稳坐王位的微乎其微,大多数成为牺牲品,或被追杀,或被出卖,或屁股没坐热又被杀了,足见权力场的风险系数之高。从春秋战国、秦汉到明清,失败者的下场总是很残酷。崇祯挥刀砍自己儿女时说过一句名言:“愿世世勿生帝王家。”

概率小并不代表没有。我们都知道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幽王深爱冷美人褒姒,竟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以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于是宜臼奔逃到了姥姥家,也就是申国,他外公申侯一气之下,联合缯国和犬戎攻陷西周都城镐京,幽王、伯服均被犬戎所杀。宜臼登上王位,因为引犬戎入室无法控制局面,遂迁都洛邑,史称周平王,东周自此开始。“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周平王当天子虽然有50年,但一直没什么权力。

资料图

好吧,来点励志的。

周平王东迁后,进入中国历史上的春秋和战国时代。轮番进入舞台中心的春秋五霸中,就有两位最著名的逆袭公子,一个是五霸之首齐桓公(姓姜名小白),一个是紧随其后的晋文公(姓姬名重耳)。

齐桓公的前任是同父异母兄齐襄公,荒淫无道,与妹妹文姜乱伦,还杀害妹夫鲁桓公,后来又出兵打卫国、鲁国、郑国,结下的梁子太多,被堂弟公孙无知联合大夫连称、管至父杀了。襄公在位时国政混乱,小白在鲍叔牙的保护下逃往莒国,他哥公子纠在管仲、召忽保护下逃往鲁国。齐襄公被杀后,姜小白把他哥PK掉了,抢先回国成功上位,这就是后来的齐桓公。

汉代“管仲射小白”画像石(资料图)

小白流亡的时间并不长,不像晋国公子重耳,从遭逢骊姬之乱被迫离开晋国都城绛算起,前前后后在外流亡了二十三年。重耳流亡也是因为他爹晋献公太糊涂把国家搞乱了。相比姜小白,重耳的流亡经历丰富多了,有人送老婆(而且不止一个,也不止一人送),有人送豪车,还有人偷看洗澡,具体过程度娘一下就行了。单看他跑过的路,从晋到狄、卫、齐、曹、宋、楚、秦,中间有一些小国没统计,总里程不会比孔子少。当然,虽说是流亡,不像孔子那叫“周游”,但人家好歹也是贵公子,加之素有贤能之名,沿途所受待遇其实并不差。

应该说,流亡也是一种风险投资。流亡的王孙公子,但凡被他国国君视为潜力股、绩优股的,通常都会受到贵宾礼遇。重耳就被多国国君看好,认为“必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重耳逃到齐国,齐桓公厚待之,不仅“以宗女妻之”,还给了豪车“有马二十乘”,重耳很受用,想在此安乐死。幸好追随他的贤臣多,知道“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将其灌醉后赶紧一起离开齐国。重耳到楚国后,楚成王也招待国君之礼接待,上九献之礼。姐夫秦穆公待他就更好,一口气送了他五个同宗女子,其中还包括一个有夫之妇。不仅如此,秦穆公还亲自送他到黄河边,并派军队确保他成功上位,真是晋国人民的老朋友。即便不敢收留重耳的国君,比如宋襄公,也送之以好酒好肉重礼。

宋 李唐《晋文公复国图》

为什么一个流亡在外的贵公子能得到如此高的待遇?就不怕避难之国将其砍头送回去修两国之睦吗?除了重耳本人是众人看好的绩优股外,还有几个原因是各诸侯国君们不能不考虑的。其一,晋国是周天子的嫡系诸侯国,同宗同姓,地位不是一般的高,管他们家事容易引起公愤。其二,王道废弛久矣,弑君事件频发,各国诸侯的位子经常易主,若轻易杀掉他国流亡贵胄,难保不会招来秋后算账,或者授人口实引火上身。第三,聪明的诸侯都是优秀的风险投资家,懂得扶持一个新君上位,回报远远高于杀掉一个落魄的王孙。后来的商人吕不韦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投资了在邯郸做人质的秦王子异人,最终获得巨额回报。

然而,这样的励志故事毕竟还是稀罕。落魄的王孙公子何其多也,能重新冒头的又有几人。在王孙逆袭的道路上,乱世的机会相对还多一点,像刘备这种“皇叔”,即便汉高祖的DNA到他身上早已稀释为零,也有可能被拿出来说事。而在统治权稳定的平承时代,这些落魄的瓜娃子如果在国内缺乏势力和党羽暗中帮衬,自己又不修德立名,想指望外人替自己出头,逆袭的可能性会大吗?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4 03:31 , Processed in 0.00815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