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文生课徒稿欣赏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刘文生课徒稿欣赏                   

2025-08-05 22:41                                        

发布于:天津市

《茶花的课上示范》 34x45cm 纸本设色 2018年

《菖蒲花步骤图完成作品》68X46cm 纸本设色 2021年

中国画中笔的用法很多,不能一下子概括,就写意而言,写意用笔第一关键在"笔笔生发",写意的即兴因素很多,即兴调整干湿浓淡以及画面的关系等。第二是注重用笔节奏,快慢顿挫、转折需瞬间完成,这需不断磨练笔墨功夫以及理解用线;同时要掌握运用自如的笔墨技巧,如控制干湿浓淡等,在调整中完成作画。第三控笔能力,有的学生画重了就慌,但其实可以用干笔调整,水多了就用干墨收,这是动态调整的过程。比如我现在画淡墨,追求"湿而不抛,干而不枯",靠的是对笔的控制力。

《抽象背景的处理》34x34cm 纸本设色 2019年

《翠鸟的画法示范》 34X46cm 纸本设色 2015年
写意画用笔不是单一的,用笔的骨感与力量是能体现在画面之中的,它与对画面的理解紧密相关。通过欣赏作品能看出画家对绘画的理解程度,画面中的线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有着丰富的艺术语言和作用。
一根线一定有丰富的墨色变化,确实可以体现画家自己的表现手法和表现习惯,比如齐白石、潘天寿的作品,每个人对线的处理方式不同,它带有自己的艺术风格,是艺术家对绘画艺术语言的特殊表述。所以,通过一根线是可以看出是哪位画家的作品。

《哥八的画法示范》 34x42cm 纸本设色 2018年

《荷花的课上示范图》 46x68cm 纸本设色 2019年
我在画中常用淡墨,其初衷是拉开不同墨色之间的距离,我的淡墨是在与纸对话、与白说话,使画面丰富。淡墨并非孤立存在,它与画面构图、气氛紧密相关。淡墨不仅仅是淡的墨色,还需要处理画面的浓淡关系、强弱虚实,只有处理好淡墨在作品中的关系,才能使画面更丰富、更精彩。淡墨它也有型,也有强弱的关系,所以说不是凭空的画上一块淡墨,它也是画面的一部分。淡墨的存在是为了烘托画面,它有时没有具体的内容,但是淡墨也有形,多为抽象的表现,在画面中可烘托氛围,处理虚实、空间及与浓墨的关系。
淡墨也要"见笔",必须是写出来的,不是染出来的,染出来的就会僵化,写出来的才有偶然的生动感,淡墨见笔要果断肯定,不能染和擦,注重笔触和边缘线处理,边缘线有虚实、长短大小关系,淡墨与纸的互动能体现画面深度和味道,在画面中有其独特的话语权。

《红梅花法示范》40X55cm 纸本设色 2020年

《红叶的画法示范画》48X50cm 纸本设色2020年
构图规律需要学习,但好的构图要经历平正到险绝再到复归平正的过程。比如潘天寿敢画别人忌讳的"溜边""十字线",在险绝中找平衡;八大山人画怪诞的石头,却让人感觉安静,这就是从规律到自由的境界。核心要把握两点,一是舒展,画面不能拘谨,比如《书谱》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绘画也是如此。二是聚散与繁简,画繁要密而不死,画简要几根线传神,比如我画简笔时一定有"聚点",画繁笔时会留小空间,形成对比。另外,"势"很重要,画面的整体气息走向,是横是竖,需要把控好,再用相反的"势"去破坏,比如横势中加竖线,让画面有变化但不杂乱。

《芥子园画谱转换的写意》 34x34cm 纸本设色 2019年

《绿葡萄的示范》34x46cm 纸本设色 2016年

我追求平和、孤寂的意境,不喜欢太张扬。比如画鸟,传统喜欢画两只,但我常画一只,让它和花形成含蓄的呼应,不是直接对视,而是通过点线面的关系暗中联系,就像京剧里"指东说西" 的转折,这是一种含蓄美。画鸟时,眼睛是"画眼",要精细刻画,但其他部分要放松,比如鸟的后背用擦笔,形成"具象与抽象"的对比,这样画面才有想象空间,每个人看都有不同感受。
画鸟要生动,需体现所有绘画语言,如画鸟的嘴和眼要有用笔变化,如嘴的起笔重、行笔顿、收尾有波折等。鸟身各部分处理要自然连续,头前实后虚,脖子与身子虽为不同部分但要自然过渡。同时要把握好干湿浓淡、轻重虚实等绘画语言,如翅膀最重,肚皮水头处有笔触,水分要恰到好处。只有具备这些变化,鸟才会生动,否则就死板。鸟的创作既需要在对其结构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变形,又要融入创作者个人对鸟的理解,传递思想感情,谓"一鸟一世界”。

《麻雀与草地的写意》34x46cm 纸本设色 2016年

《牡丹花步骤图完成作品》46X68cm 纸本设色 2021年
花鸟画在宋代就很成熟了,比如工笔画就很经典,适合初学者打基础;写意到明代发展较快,陈淳、八大山人是关键人物,八大山人对后世影响极大,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都受他启发。写意花鸟画我一般推荐四位大家,八大山人:作品多、风格鲜明,学他的简练与意境;吴昌硕:早期觉得他不够严谨,但后来发现他整体气息极好,梅花虽点染随意,整体却舒服;齐白石:概括简约的笔墨风格明显,用最单纯的墨色和线组织画。潘天寿:风格强烈,可体会他在险绝中求平衡的构图。学习时要注意,临摹经典是为了理解笔墨语言,而不是模仿风格,最终要形成自己对绘画的理解。齐白石成就极高,其画作多为自创,风格鲜明且概括,将写意概括得十分简练。通常来讲,大写意学习时笔路要清楚。还有任伯年,有工有写造型准确生动也值得研究,我一直很推崇这几个人。

《山茶花步骤图完成作品》46x68cm 纸本设色 2018年

《山茶花的构图》40X55cm 纸本设色 2018年

《水鸟抽象背景》 34X46cm 纸本设色 2015年

《水鸟范画》 34X46cm 纸本设色 2015年

他们的风格各不相同,像八大山人,他的画简洁却不空泛,有构成形式,即便现在看来也不陈旧,他画了很多鸟,有着独特的造型形式,一眼就能认出来。任伯年善于"藏",他能在很小的位置画很多东西,看着也不拥堵。当然,他的造型能力也无可比拟,对各种花的生动表现以及鸟的各种姿势的呈现都很出色。而且他的画能做到很概括,比如画叶子,画一大片,一片挨着一片平平摆着,数量多却不杂乱。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在很小的空间里作画,比如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他能画几只鹭鸶,一般人画一个就没地方了,画四五只鸭子,他还能处理得很舒服,他这种藏露处理得非常有特点。吴昌硕的画面整体气息和笔墨的厚重感值学习,有放松的笔和凝重的墨的关系,画面构成也很出色。

《王雪涛册页八哥临摹示范》34X46cm 纸本设色 2021年

《写生后的绿葫芦》45x50cm 纸本设色 2018年

《樱花的课上示范》46x68cm 纸本设色 2018年

《紫藤花步骤图完成作品》46x68cm 纸本设色 2017年
(来源:天美中国画)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5 天前 |只看该作者
刘文生画语 |
中国绘画传统技法丰富,画家需大量学习并积淀以提升笔墨功夫。花鸟画创作分为临摹、写生和创作三个阶段,三者缺一不可。没有对传统的学习理解和基础技法的掌握,没有得心应手的笔墨技巧,就画不出好画。同时,画家要对生活进行观察和认识,在生活中发现美,并用相应的技法去表现这种美。好的创作基于写生灵感,需要找触发点来激起创作欲望。
写生、临摹与创作各有要点。临摹是学习古人的笔墨技巧,如何选择前人的作品很重要,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有影响力的作品,通过临摹可以体会别人是如何从生活物象转化到作品形象的。写生是认识生活、寻找灵感、呈现生活的关键一环。首先是认识生活,比如花卉的结构关系、生长状态等基本形态,记录下花的姿态,正、转、反、侧的变化等,这是写生的过程。其次创作要基于写生,避免编造,编造缺乏生动性,缺少生活中的鲜活劲。还有从生活到作品需要有转换,要画出有生活感受的艺术作品,在创作时仍需要基于写生的感受与深入的思考,有自己的认识和对画的表现力。好作品需灵感触发,找到一触发点,可能是画面感,或是生活气息,让你产生创作欲望。有时候这个点很小,但抓住了就能形成有新意的作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8 03:01 , Processed in 0.00867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