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粉彩瓷的“美”鉴赏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9-16 04:56: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甲丁 于 2025-9-16 04:57 编辑

粉彩瓷的“美”鉴赏                   

2025-09-11 16:00                                        

发布于:广东省
   

         粉彩瓷器创烧于康熙晚期,是在康熙五彩瓷的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影响而发明的一种釉上彩瓷器. 到雍正时期,粉彩已趋成熟,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装饰风格,其色泽淡雅柔丽,胎薄体轻,制作技术精湛。乾隆时期,粉彩瓷器更加兴盛,彩绘设色华丽,工艺有了新的发展,如轧道工艺的流行等,且器型更为多样,造型精巧。然而,自乾隆后期开始,粉彩瓷器的质量逐渐走下坡路,虽然后世也有烧制,但无论是工艺还是艺术水准,都难以与清代前期相媲美。
下面简单说下粉彩的发展历史:早在清康熙年间,粉彩作为瓷器釉上彩绘艺术已开始了萌芽;到雍正时期,已趋成熟,并形成粉彩装饰的独特风格;乾隆时期粉彩已非常兴盛。        
康熙、雍正粉彩瓷——粉彩是雍正彩瓷中最著名的品种之一,彩料比康熙朝的要精细,色彩柔和,皴染层次多。        主要发现有两个品种:一是白地粉彩器;一是绿、黄、紫三彩瓷上加有胭脂红(金红)彩。到了雍正朝,无论在造型、怡釉和彩绘方面,粉彩瓷均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乾隆 御制洋彩加金镂雕团螭纹开光内绘「时时报喜」双龙耳转心瓶

乾隆粉彩瓷——        粉彩是乾隆朝瓷器中所占此重较大的品种之一,在雍正瓷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乾隆粉彩中的一部分继承了雍正时期在肥润的白釉上绘疏朗艳丽纹饰的特点,如常见的折枝花卉盘、碗、小瓶、面盆、人物笔筒和大件器物鹿头尊等。        乾隆朝除了白地绘粉彩外,还有色地粉彩或色地开光中绘粉彩等品种。        还有部分在粉彩瓷器的内壁及底足内施绿彩,俗称"绿里绿底",一直流行到清末、民国。

清乾隆 松石绿地粉彩桃纹盖罐

嘉庆、道光粉彩瓷——        嘉庆朝彩瓷以粉彩为主流,陈设器、文房用具、日用器皿以及五供(由两件香罐、两件花抓及一件香炉组成)和法器等都属常见。嘉庆早期的粉彩还有乾隆朝的特点,比较精细,既有"百花不露地"的,也有彩地轧道开光的。"百花不露地"相当精细,个别的甚至是"金地百花";彩地轧道开光品种的不如乾隆时的精细规整,所绘纹饰有的也显呆滞。嘉庆粉彩瓷常见纹饰有花卉、八宝、云龙、罗汉、婴戏、石榴等。器型有瓶、笔筒、洗、盘、碗、茶壶、戟耳瓶等。粉彩器中有部分器物的内壁和底部施豆瓣绿釉,压凤尾纹粉彩器则仍多见各种色地,如黄、红、绿等。这一时期描金工艺的采用也较为普遍。

嘉庆 粉彩缠枝花卉寿字纹葫芦瓶

嘉庆 黄地洋彩「八蛮献宝」双龙耳大瓶

民国时期的粉彩瓷器——        民国时期粉彩瓷器主要是以郭世五仿制的雍、乾粉彩和带有斋堂款识的粉彩最精美,其次是民间收藏的无款或书写清朝各代伪款的粉彩瓷,以及所谓        洪宪        瓷等。

清雍正 粉彩梅竹灵芝纹茶圆 (一对)

清雍正 粉彩六桃五蝠过枝「福寿双全」图碗

通过不同年代的特征了解之后那对整体的鉴别就简单多了,简单说三点:

一、器型鉴别:真品粉彩瓷器的造型比例协调,线条流畅自然。而仿品往往在整体结构比例上存在问题,比如腹部弧度不准确,不是过大就是过小,给人一种不协调的感觉 。

二、胎釉鉴别:胎质不同时期的粉彩瓷器胎质有所不同。康熙时期的粉彩胎质相对粗糙一些;雍正时期的胎薄体轻,胎釉温润如玉;乾隆时期早期继承雍正特点,胎釉细致圆润,后期则质量有所下降,但仍优于晚清。现代仿品的胎质往往过于细腻或粗糙,与真品存在差异 。釉面:真品的釉面莹润,有一定的光泽度和质感,如乾隆粉彩瓷器的釉面大多有橘皮纹,且器物口部及底部常施松石绿釉,釉面犹如粥皮,带有细小纹片。仿品的釉面则多光亮刺眼,缺乏真品的浑厚感和自然的纹理变化 。

三、纹饰鉴别绘画风格:真品粉彩瓷器的纹饰绘画精细,笔法自然流畅,色彩搭配和谐,所绘人物、山水、花卉等形象生动逼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仿品的绘画往往较为粗糙,线条生硬,色彩过于鲜艳或暗淡,缺乏层次感和立体感,画风无神 。蛤蜊光:真品彩瓷的纹饰周边一般会有蛤蜊光,且蛤蜊光深入胎釉。若是没有蛤蜊光且釉面亮丽清新的彩瓷,多为仿制品 。

清 粉彩祥云纹镇尺

粉彩瓷器的特点:色彩丰富:粉彩瓷器的色彩鲜丽而持重,粉润柔和而淡雅。它通过在烧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涂上颜料后用笔洗开,因砷的乳蚀作用使颜色产生粉化效果,从而使每一种颜色都有不同层次的变化,过渡自然,富有立体感。
器型多样:粉彩器型多为日常生活用具、陈设瓷及文房用具等,如碗、盘、杯、渣斗、赏瓶、玉壶春瓶、纸槌瓶等,涵盖了各种生活场景和审美需求 。
绘画精湛: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诸多技巧,如没骨画法等,采取点染与套色的手法,使描绘的对象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其画法既有工笔画的严整工细,又有写意画的淋漓挥洒,还有装饰画风的夸张变形,甚至融汇了版画、水彩画、油画等姐妹艺术的精华,展现出极高的艺术表现力。
装饰形式丰富:包括通景装饰、开光装饰和满地装饰等。纹饰多绘团花、团蝶、八桃蝙蝠、过枝花卉、水仙灵芝、仕女、麻姑献寿、婴戏等,图案疏朗、规整,精细之作还会在纹饰上方用墨彩行书题相应的诗词歌赋,并绘红色迎首或压角章,彰显出当时社会文人的儒雅之风 。
粉彩,这一凝聚着无数匠人心血与智慧的传统陶瓷工艺,以其独特的色彩、精湛的工艺、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是东方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艺术创造力的生动体现。让我们共同珍视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期待粉彩艺术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绽放光彩,为世界带来更多美的享受。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5 16:34 , Processed in 0.00826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