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不及李白,出身不如杜甫,他却成了文坛领袖、政坛高官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0: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诗不及李白,出身不如杜甫,他却成了文坛领袖、政坛高官                                                                                2025-10-03 12:43                                        发布于:天津市
   
       在唐朝这个伟大的时代,许多才子辈出。如果说李白是仙人,高飞在天,杜甫是诗圣,光芒四射,那么韩愈则是人间烟火,血肉丰满的普通人。他不算天赋异禀,但却以坚韧的毅力走到了自己的高峰。尽管早年失去了父母,生活坎坷,但他仍然刻苦学习,成就了不凡的文学和政治成就。他不仅在文艺上有极高造诣,甚至在军事方面也有所建树。苏轼曾如此评价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01 早年困境,力学笃行
韩愈出生在安史之乱后的大唐,这个时代的大唐已经不再是盛唐的辉煌,而是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局面。政治腐败、宦官当道,佛教和道教的影响盛行,改革与保守派力量对抗。而韩愈的童年也充满了苦难,父母早逝,幼年时便只得依靠兄嫂生活。十二岁时,哥哥去世,嫂子将他视如己出,给予了他温暖的关爱,尽管生活艰难,但韩愈始终保持了坚韧的性格和品行。
从小生活贫困的他比同龄人更早成熟,七岁便开始学习,学得非常刻苦,文章能成文,“七岁好学,言出成文”。他常常一心扑在书本上,甚至能一日写下千言万字,通读六经百家学问,天资并不突出,但他勤奋的态度弥补了这一点。
十九岁时,韩愈信心满满地参加了科举考试,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打击。六年间,他三次参加考试,三次都未能成功。他的文章写得并不差,但由于他坚持用古文风格而非当时流行的对偶文风,考试屡次落榜。唐朝的文风讲究骈文,即对偶形式,内容倒是其次,而韩愈根本不喜欢这种空洞的形式,他坚信“文以载道”,更推崇朴实的散文风格。

直到贞元八年,韩愈终于遇到了支持他的人——陆贽,这位唐朝贤相欣赏韩愈直白、内容丰富的文章风格,终于让他在25岁时高中进士。然而,进士只是入仕的敲门砖,韩愈的官场之路仍然充满坎坷。他连续三次未能通过吏部的铨试,没有得到官职。他甚至感叹:“就是让孔子孟子来考,也未必能及格。”因为当时的考试标准实在太过注重文体,像屈原的《离骚》这种经典之作,也难以在考试中取胜。

02 苦闷仕途,文人抱负
尽管韩愈才华出众,但仕途的难度和波折让他感到困顿。他三次向宰相上书自荐,讲述自己的理想和困境,却始终得不到回应。生活困顿,甚至曾有过饥寒交迫的时刻,他感叹:“四海无所归,饥寒交迫。”然而,他从未放弃,终于在贞元十一年,决定暂时离开长安,前往藩镇做幕僚。

在藩镇的岁月并不容易,韩愈觉得自己大材小用,经常写出一些让人感同身受的作品,如《马说》,在这篇文章中,他用千里马和伯乐的比喻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后来,韩愈终于得以回到京城,成为国子监的四门博士。虽然这个职位微不足道,但他依然心怀大志,敢为人师,提携了许多后学。
03 勇敢与坚持,事业初有起色
韩愈的坚毅并未被世俗眼光所打压。即使面临许多争议,他依旧坚持自己独特的观点。尤其是他的《师说》,公开宣扬“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大胆表明自己认为弟子并不必然逊色于老师,老师也并非一定比弟子更贤能。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让他在文坛和官场逐渐崭露头角。

后来,韩愈被任命为监察御史,他开始深入官场,并展现出无畏的正直。在一次京兆尹李实的冤屈事件中,韩愈大胆上书弹劾,揭露了官员的腐败。然而,尽管韩愈有正义感,他最终却因这篇揭露文章被贬至远方的广东阳山。

04 变故中的坚守,重振风采

尽管身处困境,韩愈并没有轻言放弃。在阳山,他将中原的文化与先进的农耕技术传授给当地百姓,还大力推动教育和社会改革。八个月后,韩愈因功被召回京城,重新获任国子博士,甚至在军事上也有所表现,成为行军司马,协助平定了淮西之乱。

此时的韩愈,凭借卓越的政治与军事才能,成为了唐朝的重臣。即便如此,他的事业并没有因此停歇,反而继续展现出他在文学和政治上的卓越成就。

05 不妥协的精神,敢于直言

韩愈的坚持并未因职位的上升而有所妥协。即使身处高位,他依然坚持原则。尤其是在唐宪宗为延年益寿而举办盛大的礼佛活动时,韩愈坚持为民请命,强烈反对崇佛的风潮,发表了震撼朝廷的《谏论佛骨表》。他的这篇奏疏让唐宪宗震怒,最终韩愈被贬至远地的潮州。然而,韩愈并未因此丧失斗志,继续在地方上做实事,深得百姓爱戴。

06 最后的辉煌,留下永恒的遗产

韩愈最终回到了朝廷,他的影响力在文坛达到了顶峰,成为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他的文章和诗歌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韩愈的坚韧精神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使得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公元824年,韩愈因病去世,享年57岁。他的一生,虽然饱受挫折,却以不屈不挠的姿态赢得了历史的尊重。他的精神和作品,直到今天依然在文学和政治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唐代最伟大的文人之一。

韩愈的一生,可以说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无论命运如何波折,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6 00:20 , Processed in 0.00786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