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味秋卉披银辉 探寻中秋诗词里的中药之美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四味秋卉披银辉 探寻中秋诗词里的中药之美                                                                                2025-10-02 15:35                                                                来源:                                                    四川中医药                                                    发布于:北京市
   

              

(来源:四川中医药)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千古绝唱映照着天心月圆,流淌的既是万家灯火的团圆祈愿,也是一脉沁入骨血的本草智慧。桂、菊、榴、芦——四味秋卉披银辉而至,在诗行与药香之间款款摇曳。一缕温润桂香可醒脾,一瓣清寒秋菊善清肝,一颗饱满榴实巧固肠,一段中空芦根长润肺。千载光阴里,诗人撷其风骨入句,医者取其灵性入方。清辉漫洒,草木在风雅与药性之间,完成对身心最深情的滋养,也映照着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古老哲思。

桂影扶疏:月宫仙药入凡尘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诗人以桂花染露,勾勒出月夜的清寒。“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李清照《摊破浣溪沙》),更将桂花的形色之美与词人的孤高心境融为一体。“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白居易《忆江南三首》),道出古人对月桂意象的执着追寻。“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将桂香与秋景完美交融。“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灵隐寺》),以空灵之笔,描绘出桂花如月宫仙子的超凡脱俗。

桂花性辛温,归肺、脾、肾经。《本草汇言》载:“散冷气,消瘀血,止肠风。”《本草纲目》云:“生津,辟臭,化痰。”《本草衍义》谓:“桂花芬芳,能辟秽恶。”桂香行散,先醒脾土而化湿浊,再温经络以逐秋凉,恰合“冷露无声”里阳气渐敛之势。古人将桂花酿作酒、烹为茶,既取其“温中散寒、化痰止咳”之效,更借其芬芳安神宁心。诗味与药味,在一盏桂酒里相逢。
菊韵清雅:傲霜君子亦良药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寒菊》),以菊喻志,展现不屈气节。“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借菊花抒怀,而“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更以菊之坚韧喻君子品格。“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开创菊与隐逸文化的渊源。“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将菊香与相思交织。

菊花性微寒,味甘苦,归肝、肺经。《神农本草经》谓:“主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本草纲目》云:“治头目风热,风旋倒地。”《名医别录》载:“菊花生雍州川泽,九月采花。”这种对采收时令的讲究,正与中秋赏菊的习俗相映成趣。《本草新编》曰:“菊花甘而微苦,性平,可久服。”其疏风清热之效,正克秋燥之邪;平肝明目之功,恰应诗人明志之需。诗人借菊明志,医者以菊清邪,草木同怀,各臻其妙。
榴红似火:酸涩收敛护肠胃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李商隐《石榴》),以石榴的丰饶暗喻相思。“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韩愈《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其明艳与中秋月色相映成趣。“似火石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杜牧《山石榴》),道出石榴与秋光共舞的绚烂。

石榴全株皆可入药。《本草纲目》载:“榴皮止泻痢,下血脱肛。”《名医别录》谓:“榴皮疗下痢,止漏精。”《食疗本草》云:“石榴治下痢,止漏精。”石榴味酸且涩,应秋气之“收”,既能敛津润燥,又可缓佳节肥甘厚味对肠胃的额外负荷。石榴置于佳节宴席,既装点餐桌,亦温护肠腑。诗人爱其红艳,医者用其收涩,两相宜。
芦雪飘逸:中空之体通肺气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秦风》),芦苇的萧瑟意象与中秋凉意一脉相承。“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以芦叶纷飞烘托苍凉。“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以荻花渲染秋意。“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即事》),写出了芦花与秋月的相得益彰。

芦苇的根茎——芦根,性甘寒,归肺、胃经。《本草纲目》载:“消渴客热,止小便利。”《医学衷中参西录》谓:“其性凉能清肺热,中空能理肺气。”其清热生津之效,正克秋燥伤肺;中空通达之性,恰似文人虚怀。《药性论》云:“芦根能解大热,开胃。”这种对肺胃之热的清除作用,恰可化解中秋佳节饮食不节带来的不适。
供稿单位:四川省针灸学校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14 16:16 , Processed in 0.00749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