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25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纪晓岚与《阅微草堂笔记》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8 13:00: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15-12-29 08:46 编辑

                                           纪晓岚与《阅微草堂笔记》



      这是民国7年(1918)由上海会文堂书局出版发行的《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间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
      在时间上,《阅微草堂笔记》主要搜辑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当时代前后的流传的乡野怪谭,或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在空间地域上,其涵盖的范围则遍及全中国,远至乌鲁木齐、伊宁、滇黔等地。
       同时《阅微草堂笔记》有意模仿宋代笔记小说质朴简淡的文风,曾在历史上一时享有同《红楼梦》、《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的盛誉。



     全书内容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意在劝善惩恶,虽然不乏因果报应的说教,但是通过种种描写,折射出封建社会末世的腐朽和黑暗。如第一章中对几类主要的狐形象进行描写,并指出由此体现出来的狐世界的秩序和规范。第二章写纪晌构建狐世界的叙事手法。第三章写纪峋创作狐故事的原因。在结语中,肯定了《阅微草堂笔记》中狐故事的艺术价值,并将其与以往及同时代的作品进行比较,指出其情理内涵和叙事语言、故事安排上的特点,以及总结纪的小说创作受到的内外因素的影响及表现。


      书中记述若真若假,似乎只在藉由这些志怪的描写而来折射出当时官场腐朽昏暗堕落之百态,进而反对宋儒的空谈性理疏于实践之理气哲学,并且讽刺道学家的虚伪矫作卑鄙,与旁敲侧击的揭露社会人心贪婪枉法及保守迷信。不过对处于社会下层的广大人民悲惨境遇的生活,纪昀在笔调中也表达出深刻的同情与悲悯。在每则故事结尾处作者总是会来那么几句短语,以衡平的语气来评断其故事来龙去脉理事曲直之所在或其有否通情达理之处地,此些评后语却也总是耐人寻味。
       十七世纪是中国历史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大动荡、大斗争的社会条件瞬息万变,有力地推动了思想领域的发展。纪昀在前辈进步思潮的影响下,崇尚汉学的征实,鄙薄宋学的虚伪与空谈,对假道学进行了极其严厉的斥责与抨击。在纪昀看来,这伙道学家满口的"存天理,灭人欲"理论,视人欲为罪恶,才是最大恶。为了表达自己思想,纪昀就开始用文字勾勒讽刺这些假道学家的虚伪面目。
      同时中国文学发展到清代,所有写作模式已经成型,尤其是志怪小说到清代已经形成完备的发展体系,纪昀在这种大背景下,一方面吸收前人的经验,另一方面在前人的基础上开辟新模式,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由此产生了这部杰作。
      纪昀(1724--1805)字晓岚,也字春帆,自号石云,又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人)。
他出生于中国十八世纪的一个封建官僚家庭。其先人系出江南,但是明朝永乐甲申年间"公先世椒坡公者自上元徙景城,世为直隶献县人"(《闻妙香室文集》卷十四 纪公文达传略)。
      据说纪昀少年颖异"目逾万卷,心有千秋"(张维屏《国朝诗人征略》)二十四岁时在顺天乡试考中解元,但是后来科考不顺直到三十一岁,1755年也就是乾隆十九年才考上进士,先是进入翰林院,历任乡试考官(州县级考试产生秀才),会试同考官(省级考试产生举人),后破格提拔为侍读学士(陪皇帝读书),其间曾因学政泄密案,被贬官乌鲁木齐三年后遇大赦回京。
      乾隆三十八年,任四库全书观总纂官,后累迁到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衔,死后谥号文达。他一生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编纂《四库全书》这项工作上。所以前面有个贴引一些清朝野史所说的纪晓岚好色,淫乱是不可信的,因为《四库全书》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丛书,收书达三千五百多种,虽然参加编撰的有四千四百多人,但出力最多的当推纪昀,200余卷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由他总纂,这部书最可贵的地方在于,完整而系统的介绍了乾隆以前的历代古籍,其在中国版本目录学研究史上的学术价值是极高的。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5-12-29 08:48:42 |只看该作者
《阅微草堂笔记》有意模仿宋代笔记小说质朴简淡的文风,曾在历史上一时享有同《红楼梦》、《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的盛誉。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5-12-30 08:58:58 |只看该作者
春水东流 发表于 2015-12-29 08:48
《阅微草堂笔记》有意模仿宋代笔记小说质朴简淡的文风,曾在历史上一时享有同《红楼梦》、《聊斋志异》并行 ...

说得好!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6-11-1 20:04:07 |只看该作者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间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16-11-1 21:11:54 |只看该作者
我南方多山多水多才子
俺北国一天一地一圣人

          ——纪晓岚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8 12:36 , Processed in 0.00958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