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667|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克林姆特:不止于金子和情欲女体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23 20:48: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兰天 于 2016-3-23 20:51 编辑

克林姆特:不止于金子和情欲女体                                                                                    2015年11月13日11:06
 我们知道,一谈到克林姆特,第一印象就是金子,情欲女体,其代表自然是那幅非常壮观的《吻》和充满传奇色彩的《阿黛尔》(又名《金衣女人》)。但克林姆特的价值是很丰富的,这两幅画集合了他大部分风格特征,再加上闪亮的金子,所以显得尤为耀眼,但他的其他作品也非常精彩。
 
    杰出的新古典主义画家

  伟大的画家不是瞬间养成的,克林姆特首先出道还是以一个学院派,新古典主义艺术家的身份。他一出道就极为成功,其学院派绘画的基本功极高。新古典主义绘画的两大主题,他都能驾驭自如。
  一是优雅的人体,要想从贵族和富人那里赚到钱,优雅的人像是必须的,他的功力可以从下面这幅画看出来:

Idylls》1884

  这幅早期作品具备一幅优秀的新古典主义作品所需要的全部特质,写实到位,男体健美,辅以古典均衡的构图,能画出这样的作品,订单如云是必然的。

《雕塑的托寓》1889

  优 雅的女体,克林姆特也是随便 hold 住的,这幅《雕塑的托寓》正面呈现一个非常美好的女体,而女体的背后则是各种形式的雕塑,有古希腊神像,浮雕,左下角的黑色雕塑是新时代的罗丹风格,手托 新古典风格的胜利女神,囊括了从古到今各个关键时期的雕塑风格,业主不喜欢是不可能的。
  这种将托寓主题作为背景放到极大也是克林姆特非常喜欢的构图,后面还会反复出现,这种构图的背景营造了一种宏大的崇高感,和前景优雅的女体互为衬托,两种形态的美效果互相加强,富有张力。
  除 了对人体的掌握,另一个学院派艺术的功底就是对群像的把握了,群像是很难的,画零散的个人,可以画模特,从其他画上借鉴一下,群像就没那么容易了,每个人 姿势不同,人和人之间还有交流,还有业主特定的要求,只能靠速写和默画。克林姆特受当时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一世委托,为维也纳的城堡剧院 (Burgtheater)画装饰画。这幅《伦敦环球剧场》是其中之一,画的是伦敦环球剧场的一角,画中左侧是舞台,正在上演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一个场景, 观众们正在很投入的观看。他这个群像画的着实好,关键人物个个出彩,舞台上朱丽叶正假死中,一袭白衣,头枕鲜花,很是美好,而罗密欧已经服毒自尽,伯爵已 经被杀倒在一旁。最精彩的还是下面的观众,这是剧情高潮的阶段,观众们明显被剧情调动了起来,前面那个黑衣观众甚至站了起来,身体前倾,恨不得扑向舞台。

《伦敦环球剧场》1888

  真 正厉害的群像还是这幅全景画,这是城堡剧院内景,色调温暖,场景宏大,金碧辉煌,人物姿势神色各异。除此,画面中的人物都注视舞台,但明显并不是剧中的场 面,可见必然有大人物在舞台上吸引观众的注意,这个人当然就是皇帝了,因为这幅画,皇帝为他颁发了金奖,代表上流社会对他的最高认可。

《老城堡剧院》1888

  除 此之外,他为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画的装饰画也很出彩,这幅画绘于博物馆中庭宫门夹缝中,现场距离太远看不清楚。可以看出来克林姆特对风格是很敏感的,这幅 画是配合艺术史博物馆收藏的大量埃及文物,这幅画中的女子头饰,佩饰都是埃及风格,背景的大鸟也是古埃及的神像,下身的后方有象形文字等古埃及符号。除了 这些符号和装饰上的融合,我们可看到画中女子的妆容也极富埃及风味。

艺术史博物馆壁画,1890

  对当时各派风格的吸收
  要 成为一个伟大的画家,光有学院功底是不够的,依靠他的水平,他完全可以画一辈子新古典主义的画,像布格罗一样把新古典推向极致,名利不愁。然而克林姆特的 又一厉害之处在于能够打开思路,尝试当时流行的各路风格,这从上文中他为埃及馆创作的壁画就能看出来一些端倪,而且他对各种风格的探索仍然不妨碍他的画在 当时卖出极高的价格。
  惠斯勒
  惠斯勒是当时欧洲影响很广的画家,他对克林姆特的影响主要在 肖像画,惠斯勒的画致力于对色彩搭配的探索,尤其是色彩的音乐性。他的《白色交响曲一号》和《玫瑰红和绿色:虹》对克林姆特这幅肖像画有明显的影响。构图 和柔美朦胧的技法来自于《玫瑰红和绿色》,甚至于裙摆的摆放和画中女性的姿势都一模一样;而色调搭配则取自《白色交响曲一号》,前景背景都是白色,色彩变 化丰富,微妙,浓眉大眼的女主和女主的头发为整幅画的焦点,窃以为这幅画的水平超越了惠斯勒的两幅画。

克林姆特《Serena Lederer 像》 1899

  惠斯勒《玫瑰红和绿色:Kinsella 小姐》1894
  惠斯勒《白色交响曲一号》1862
  还有这幅《Sonja Knips 像》则有惠斯勒的《白色交响曲二号》的痕迹,尤其是构图和裙子的画法,还有背景点缀的花枝,少女手中的红书简直就是直接致敬。

克林姆特《Sonja Knips 像》1898

  惠斯勒 《白色交响曲二号》1864
  萨金特
  萨 金特是另一位对克林姆特有影响的肖像画大师,克林姆特这幅《玛丽夫人》似乎有萨金特《X 夫人》和《伊丽莎白夫人》的痕迹,萨金特的《X 夫人》中的女主前胸和胳膊袒露,并扭过头去着意突出她优雅的颈部和侧脸,非常耀眼,美则美矣,不免直白。《伊丽莎白夫人》的女主庄重贵气,目光坚定。而克 林姆特这幅画则是萨金特这两幅画的折中,服饰保守,同时也突出了美丽的前胸和颈部,风度矜持,完美的表现了一个有良好教养的淑女形象。
  这幅玛丽夫人背景和前景的色调选择有惠斯勒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背景的色彩区块化,不同颜色区块之间的关系有韵律感。

克林姆特《Marie Breunig 夫人像》1894

  萨金特《X 夫人像》1884
  萨金特《Elizabeth Winthrop Chanler 夫人像》1893
  印象派
  莫奈
  如 果说上文的画多少还是传统的,那接下来克林姆特就要脱离主流艺术圈的审美了。克林姆特的风格从那幅粉红色的少女肖像开始已经偏离学院派绘画的轨道,而印象 派的影响则拉大了偏离角。他对印象派的学习还是以风景为主,这幅《萨尔茨堡附近的艾格尔湖》就是很好的印象派风格作品。在这幅画里他似乎很想表达黄昏时天 空,湖面和远处草地的光感,笔触柔美,气氛恬静。再看这幅画中远处睡莲的细部,基本可以认定他在尽力学习莫奈的睡莲,然而这只能算是相对保守的尝试,但人 家功力深厚,就算是尝试,一切扔在控制之下。

《萨尔茨堡附近的艾格尔湖》1899 细部

  而 这幅《阿特湖中的小岛》(1902)就完全是模仿印象派的技法了,我还不能直接说这是效仿莫奈,虽然近景的湖面确实和莫奈的画法很像,但远处小岛的倒影却 是点彩画法。但和莫奈极富动感,变化无穷的笔触不同,克林姆特的笔触总是排布的很整齐,这已经暴露了他的那颗装饰心,之后他的风景画越发大胆,他对装饰性 的偏爱也表现得越发明显了。

《阿特湖中的小岛》1902

  梵高
  克 林姆特对艺术界的新动向很关注并且主动紧跟,1912 年他的艺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吻》作于 1908 年),但他仍然在尝试梵高的风格,很显然他从画展上看到了梵高的画,那个时候梵高已经出名了。这幅《Kammer 宫大道》像梵高一样为大道两旁的树描上了黑色的轮廓线,树干和树枝的线条也更富动感,虽然和他之前学习莫奈一样仍然相对保守,但他对梵高富有生命力的笔触 显然是有所体会的。

《Kammer 宫大道》1912

  雷诺阿
  克 林姆特对雷诺阿的借鉴并不明显,他们对裸女皮肤的处理有类似之处。一是笔触柔软,比起光滑的学院派皮肤,他们的笔触沿着身体方向流动发展,给女体的肌肤带 来柔软的感觉。二是他们笔下的皮肤色彩都有微妙的变化,呈现出一种宝石般斑斓的质感,雷诺阿主要是通过色彩实现这一点的;而克林姆特则是通过笔触本身的质 感,他画的每一笔皮肤都会故意改换笔触方向,从某一角度看,只有特定方向的笔触反光,移动到另一角度,反光的色块慢慢变化,由此形成了一种闪耀的质感,这 个感觉图片无法传达,只有现场移动观看才可以,就不放图了。

克林姆特《金鱼》局部,雷诺阿《沐浴后》局部

  象征主义
  象 征主义在克林姆特的艺术中占据了极重要的位置,所以要给克林姆特归个类,把他归为象征主义画家是没问题的。象征主义是源自法国的思潮,我们经常谈及的象征 主义画家雷东,莫罗都是法国艺术家。绘画艺术中的象征主义(下文中谈到的都仅限于绘画中的象征主义)虽然说是象征,但和巴洛克和新古典主义艺术中经常使用 的象征不是一回事,虽然他们会共享一些符号。巴洛克艺术中使用的比如沙漏象征时间流逝,骷髅代表死神之类的象征符号仅仅是纯文学意义上的象征,他们参与到 绘画艺术中来的形式其实是比较具象,生硬的。而象征主义艺术中虽然也从古典艺术中继承了许多符号,但他的主要目的已经不在象征本身的文学含义和文学化的审 美了,象征主义绘画除了使用符号来为绘画引入额外的理念之外,他还希望通过营造神秘,诡异,抽象的气氛让人基于这些理念展开联想。而因为绘画的形式非常晦 涩,所以这些符号和画作主题的联系往往并不直白,于是观众的联想就能趋于无限,在绘画中给观众营造无限,这是浪漫主义的理念,也是象征主义的理念。在浪漫 主义艺术中,无限是情感上的,视觉上的,他并不引入额外的内容给人去想象,浪漫主义希望人能直接从画作中的主题发散出去;而象征主义中的无限是理念的无 限,有时是带有情感的理念,他借由象征符号营造出无限的联想空间。象征主义是古典的象征和浪漫主义的结合。

《音乐》1895, 右上古希腊面具,右下斯芬克斯

  这 幅《音乐》可以算是克林姆特初步尝试象征主义,画的主题是一个女孩子在弹奏古希腊里拉琴,用弹奏里拉琴的缪斯女神来象征音乐是古典艺术中频繁出现的主题, 而这幅画中用一个明显的现代人物替代了缪斯的位置。除此之外,画面的左下角还出现了一个人脸,这是古希腊戏剧的面具(如右上图所示),这指出了音乐这种艺 术形式的来源—古希腊戏剧。右侧则是一尊斯芬克斯造型的花瓶,斯芬克斯的含义非常丰富,一般表现为带翅膀的师身人面像,她有迷,人类的知识,秩序等等许多 含义。也正因为如此,她经常出现在象征主义画家的绘画中,比如莫罗(Gustave Moreau ,法国),雷东(Odilon Redon,法国),费尔南德·赫诺普夫(Fernand Khnopff,比利时),弗郎兹。冯。斯托克(Franz von Stuck,德国)都画过 Sphinx 题材的画。斯芬克斯出现在标题为音乐的画中,当然会引起观众的许多联想了,毕竟这并不常见。古希腊戏剧面具和斯芬克斯花瓶同时出现在画中,两个在古典绘画 语境中无甚关联的意向同时出现,带来了很强的神秘感,这也是很多象征主义绘画中经常出现的做法。
  除此之外,整幅画富有韵律感的的色彩和朦胧的笔触都让我们产生了音乐的通感,他大大的发扬了惠斯勒的艺术精髓,让这幅画在形式上具备了音乐性,精彩极了。
  再 来看这幅《朱迪斯与赫罗弗尼斯的头》(Judith),朱迪斯是圣经中一个美丽的寡妇,她通过自己的美貌结识了就要进攻自己家乡的亚述统帅赫罗弗尼斯,趁 他熟睡时割下了他的头,导致亚述军队溃败,拯救了自己的家乡。这个故事经常出现在古典绘画中,但克林姆特这幅可以说是别出生面了。画中的朱迪斯是克林姆特 的密友阿黛尔。布洛赫。鮑尔,也就是那幅著名的《金衣女人》的女主,她脸颊绯红,袒胸露乳,整幅画弥漫着情欲的氛围,而她左手提着的人头显然是她通过美貌 和诱惑得来的战利品。

克林姆特《朱迪斯与赫罗弗尼斯的头》1901 ,斯托克《罪恶》1893

  这 幅画明显摹仿自德国象征主义画家弗朗茨。冯。斯托克的《罪恶》。除了不具备克林姆特加入的装饰元素,斯托克这幅《罪恶》夺目的金色边框,对氛围的渲染都给 了克林姆特许多启发。他们的渊源还远不止于此,大家都知道维也纳分离派作为新艺术运动的一个分支很是有名,克林姆特则是维也纳分离派的创立者。但其实维也 纳分离派并不是第一个分离派,第一个分离派是建立于 1892 年的慕尼黑分离派,而斯托克正是慕尼黑分离派的创立者之一。慕尼黑分离派一声炮响,震到维也纳, 于是维也纳的新潮艺术家们也于 1897 年成立了分离派,是年克林姆特访问了慕尼黑。然而因为慕尼黑分离派缺乏克林姆特这样的人物,慢慢的就湮没无闻了。
  斯托克喜欢使用浮夸的金色 画框,克林姆特直接摹仿斯托克的《朱迪斯》当然也会配备金色画框,除了这幅画,克林姆特还有一幅《雅典娜》也使用了金色画框。不过金色画框只是克林姆特使 用的各种金色元素中的一种,在此之前,他就尝试过了用金色边框对来装饰肖像画,不过这个边框不是实体画框,而是画上去的:

《爱》1895 ,《Josef Lewinsky 像》1895

  左 边这幅画名为《爱》,右边这幅是演员约瑟夫。列文斯基(Josef Lewinsky)肖像。这两幅画和上文中提到的《音乐》是同一年创作的,属于克林姆特转型期的探索性作品,已经表现出了他在象征主义和装饰两个方面的探 索和对金色的喜爱。《爱》的正面主题是一对情人的接吻,而他们头上的一排人头代表了人会经历的中年,老年,生病,变丑,死亡等一系列人生阶段,这些人都在 围观着这一对看似甜蜜的恋人,两人被两侧的树枝团团围住,而这些树枝仿佛是无形的大手紧紧地包围他们。克林姆特显然是在暗示爱所要经历的一次次考验,对人 生各个阶段的思考是克林姆特喜欢表达的理念之一,在后文中还会出现。列文斯基像的右侧也使用了类似的表达方法,右下角的炉子冒出来的烟飘到空中浮现出几个 人脸,其中一个女孩子拿着一个恐怖的面具,这些都是戏剧 Clavigo 中的角色,而列文斯基在画中则是以他在戏中扮演的 Carlos 出现。这幅画纯粹就是懂的入了,了解这部剧的人,自然懂。诡异的浮在空中的人脸和这两幅画里美好的主角们并置,产生了神秘的气氛。
  此外这两幅画里面的装饰元素变多了,克林姆特把很大的画幅都让给了基本只用于装饰的金色边框,装饰所占的比例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肖像画。
  装饰
  之 所以把维也纳分离派归为为新艺术运动的分支,主要还是因为其对装饰的重视。装饰和写实,是视觉艺术从原始时代起就一直存在的两大原动力,然而自文艺复兴 始,装饰艺术就一直不受待见,各路艺术家和美学家对装饰都是贬低的。十九世纪末期兴起的哥特复兴运动,新洛可可风再加上东方艺术的传入,一同催生了新艺术 运动的潮流,这也是装饰在视觉艺术中的最后一次,也可以说是质量最高的一次雄起。即便是到了今天,看到新艺术运动的作品的人没有不啧啧称赞的,然而这一潮 流只能算是装饰的回光返照,虽然当时影响极广,仍然没有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装饰不能在艺术中获得长久的话语权,原因还是在于他和审美中的快感联系太密 切,而视觉快感在艺术中的地位一直是很低的。对装饰的重视是从哥特复兴运动开始的,新古典主义长期占据审美高地,艺术家们开始回溯到从前的时代。对哥特时 期装饰艺术的发掘催生了新艺术运动,拉斐尔前派也是这一思潮的产品。和克林姆特同时期的艺术家如欧布里奇,摩泽尔都非常重视装饰,尤其是装饰花纹,克林姆 特也很重视装饰,不过他的装饰风格比较独特。
  比亚兹莱
  克林姆特的装饰风格当然也会受到时人的影响,比如英国的新艺术运动画家比亚兹莱
  这幅《鱼血》(Fish-blood,也有冷血,冷漠的意思)被认为是借鉴了日本的木刻版画,依我说受比亚兹莱的影响还大点,但其女体随着水流动的动态不对称构图则是克林姆特的基因了。

克林姆特《鱼血》1898,比亚兹莱《舞者》《芭蕾舞演员》

  除了这幅画,克林姆特为分离派杂志《圣血》做的插画也有比亚兹莱的影响,这幅画就肯定跟日本木刻没关系了。

克林姆特《圣血》插画,比亚兹莱 《桂妮薇儿修女》1893

  自然
  克 林姆特装饰元素的另一个来源是自然,这幅作于 1901 年的风景乍一看似乎是一幅印象派风格的作品,其实其中夹带的私货不少,书上五彩斑斓的色点不表现光影,也不合成色彩,绝不是点彩派画法,纯粹就是克林姆特 为了好看点上去的,当然我们也可以想见他看到的实景必定也是斑斓的景色,激活了他内心蛰伏的装饰小魔鬼。这幅风景作于 1901,年代尚早,后期的风景体现的更为明显,不过那个时候他已经形成了成熟的风格,所以不太说明问题。这种密集的彩色装饰风格在后来成为了他成熟风格 的一部分。
  自然在新艺术运动中占据核心位置,这是哥特传统的复苏,哥特时期的雕花都是自然的藤蔓植物。和哥特艺术不同的是,新艺术运动把线 条处理的更为生动优美,增加了不对称性,克林姆特对优美的线条也有偏爱,但这不构成他艺术风格的核心。自然中五彩密集的形态和抽象成符号的自然是形成克林 姆特视觉风格更重要的元素。抽象的自然符号在上文中提到的《朱迪斯》已有表达,朱迪斯的背景就是抽象的树枝。
  形成自己的风格
  虽然克林姆特一生都在探索新的风格,但他最终还是修炼成了他自己的风格,他风格的核心主要是象征和装饰。
  这 幅《死神与生命》是经典作品,死神题材从文艺复兴开始就一直很受各路画家喜爱,象征主义画家对其更是青睐有加,尤其是德国象征主义画家勃克林就有很多死神 周边的作品。克林姆特这幅画的主题,延续了前文提到的早期作品《爱》,在《爱》中,生老病死等人生各阶段注视着接吻的恋人,当然其中也有死神;而在这幅画 中,死神单独成为主角,在一旁手持大棒窥视,嘴角甚至露出了戏谑的笑。右侧是从婴儿开始的人生百态,象征着生命。

《死神与生命》1915

  死神的身体,装饰以密密麻麻的黑色十字架,明显让人联想到墓地的意象,除此之外,从死神身体发散开来一种暗色,阴郁的氛围,把右侧的生命团团围住,死神显然更为强势。
  右侧的生命饰以五彩斑斓的图案,这些图案有的是单纯的几何形状,有的是花草的抽象图案。他们处于死神强大的统摄力之下,看面容表情并不愉快。
  这幅画题目虽然明确的告诉我们这是关于死神与生命的画,但其对这一主题的具体阐发并不明确,给人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空间,死神和右侧众人的姿态表情,画面的气氛,都意味深长,极具象征主义绘画的魅力。
  克林姆特对画面空间进行的不规则曲面划分也是他的一大风格,每一团划分出来的画面子空间都高度集聚,自成一体,并且每个子空间内部仍然由曲线划分装饰空间。
  除 了传统的象征符号和密集的装饰,克林姆特另一为人津津乐道的特点就是对情欲的表达和喜用金色。这幅作于 1904 年的《水蛇一号》是这一类画中很成熟的作品,作品的主题是两个金发女子缠在一起,他们的动作透露出了明显的色情意味,似乎是前面那个裸女的头埋在后面那个 裸女的胸前?然后后面那个裸女明显一脸享受的样子。题为水蛇,显然指的是这两个女子,她们在水下,被水草,鱼和鱼卵一样的密集圆形图案包围。水中和鱼一起 游动的女子,是克林姆特画中频频出现的主题,上文中提到的借鉴比亚兹莱的《鱼血》也是画了女子和鱼在水中游动,还有前文提到和雷诺阿的裸女对比的裸女,取 自《金鱼》(右图),主题相同,此外这幅画的姊妹作品《水蛇二号》主题亦同。《水蛇一号》使用了很多金色,有柔和的黄色进行过渡,金色的水草和绿色的水草 互相呼应,据现场观察,水草和头上那一片应该是使用了真金。和其他大规模使用金箔的画相比(如《吻》),这幅画非常低调,内敛,摇曳的线条和配色让整幅画 富有音乐性。此外,这幅画也使用了曲面风格的构图,画面由一个一个的曲面区间构成,互相贴合。

《水蛇一号》1907 《金鱼》1901

  这 种构图其实比较现代了,本质上是将新艺术运动的曲线抽象出来用于构图。然而并没有获得话语权,最终三角,圆,矩形等简单几何形体主宰了现代艺术的构图,尤 其是以蒙德里安为代表的风格派,和以马列维奇为代表的至上主义,最终成为了现代艺术的主流,这里面当然不仅仅是审美的问题,简单几何形体适合现代工业生产 也是一大因素。
  然而不要小看了克林姆特,他不只会这一招,克林姆特画中用到的方形几何形体构成,理念非常的超前。这幅《里德勒夫人像》,作 于 1906 年,写实的人像辅之以密集的眼睛图案作为装饰,头部衬以类似埃及首饰的背景,有缀满宝石的效果,这些都是克林姆特惯用的装饰,但这幅画最耀眼的还是背景的 构成。这幅画划分成矩形块的背景像极了十五年后的荷兰风格派,右图既为风格派画家杜斯伯格(Theo van Doesburg)1922 年的作品《构成,22 号》,无论是色彩搭配还是纯几何的构成,都极为相似,他们具有一样的审美内核,完全可以大大方方的说,克林姆特在这幅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审美领先了一个时 代。

《Fritza Riedler 夫人像》1906 《构成,22 号》1922

  来源:知乎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6-6-5 19:45:39 |只看该作者

小栖

本帖最后由 海燕00 于 2016-6-5 19:47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6-6-5 19:48:05 |只看该作者

太白醉酒八方盏(明)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6-6-5 19:51:52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16-6-5 19:52:12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16-6-5 19:53:01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7#
发表于 2016-6-5 19:54:5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海燕00 于 2016-6-5 19:55 编辑

形体之上:内外之间的人体将于山艺术开幕                                                                                               

2016年06月03日18:38   新浪收藏   微博我有话说     

                                                                                                                        
                 
                                                                                                                           “形体之上:内外之间的人体”展览海报
  形体之上:内外之间的人体
  艺术家:埃贡·席勒、庞茂琨、申胜秋、杨鹏
  展览地点:山艺术-北京林正艺术空间(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二号798艺术区797路)
  展览时间:2016.06.04-2016.07.03
埃贡·席勒 侧面的人体50cmx44cm 版画 2007
  “形体之间:内外之间的人体”将于6月4日在山艺术·北京林正艺术空间展出。本次展览挑选了四位艺术家的人体作品,分别是庞茂琨、申胜秋、杨鹏以及奥地利艺术家埃贡·席勒。形体是人类最直观的模样,人体艺术的相同点在于都用来表达内在灵魂的模样,但也因为文化、历史、地缘等对人类精神的塑造而具有差异。本次展览试图通过一组艺术家的作品,带来不同地域与文化背景间对人体艺术不同的表现与领悟。展览将持续至2016年7月3日,欢迎前来参观交流。
庞茂琨 女人体 116cmx91cm 布面油画 1997
埃贡·席勒 镜前裸女写生 50cmx44cm 版画 2007
  形体是上天赐予的容器,是灵魂最直观的映像。它给我们一个确切的归属,也给我们无法逾越的限制。就像我们散发神性的灼灼光芒,也在魔鬼般的欲望中游移彷徨。一边是将驭风而行的超脱,一边却是要万劫不复的堕落,这两者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融合在同一架躯体之内,构成了人类独特于其他物种的美。
庞茂琨 女人体 91cmx116cm 布面油画 1997
庞茂琨 呼吸之一 150cmx100cm 布面油画 1997
  艺术家们领悟着这种形而上和形而下之间矛盾的撕裂与重合,用画笔描绘出各种各样人类形体的模样,或是写实,或是变形,或整体,也或片断,都以我们唯一可以带来也带走的物件——躯体表达内心的模样。
杨鹏 片段No.2 150cmx85cm 布面油画 2010
杨鹏 片段No.1 150cmx120cm 布面油画 2010
  东方与西方艺术中,对人体艺术认识的发展各有不同;即便同为东方,地域间南部与北部对人体艺术的感悟也包含差异。这源自文化、历史、地缘等对人类精神的塑造。但相同点在于,人体之于艺术,都被用来表达内在灵魂的面貌:是惶恐彳亍,亦是安之若素;是纤细敏感,亦是自负强悍;是外界赋予的虚假,亦是内里表达的诚挚。虽是形体,却高于形体,体现着形体之上无与伦比的美丽,人类形体之上的面貌那便以人类形体本身来塑造。
申胜秋 背面女人体与雕塑 72cmx50cm 布面油画 2003
申胜秋 黑沙发 65cmx80cm 布面油画 1998
申胜秋 两面镜子前的女人体 130cmx110cm 布面油画 2001
杨鹏 天赐 140cmx120cm 布面油画 2010
杨鹏 夏至 140cmx120cm 布面油画 201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6 18:36 , Processed in 0.01092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