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儿立志出乡关——青年毛泽东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14 09:40: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7-14 09:46 编辑

                                       孩儿立志出乡关

              ——青年毛泽东




1893年12月26日(清光绪十九年十一月十九日),毛泽东生,1岁。

  韶山冲农民毛顺生,家出生了一个男孩,取名泽东,字咏芝(后改润之)。他们家的头两胎婴儿都在襁褓中夭折了。母亲生怕他也不能长大成人,便抱他到娘家那边的一座石观音小庙,叩拜一块巨石,认做干娘,还取了个小名,叫石三伢子。


1898年,6岁。

  开始做一些家务和农活,如拔草、放牛、拾粪、砍柴,识字后也帮父亲记帐。


1902年,10岁。

  和母亲认真讨论用什么办法让父亲也信佛的问题。

  毛泽东童年时代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湘乡唐家坨的外婆家度过的。外祖父家虽是务农的,但有一个舅舅在开馆教读,毛泽东有时也在那里听听。父母把他接回韶山入私塾开始读书。读《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四书”“五经”《左传》等。


1906年,14岁。

  冬至,毛顺生设酒席宴请生意场上的朋友,吩咐毛泽东帮着招待客人。毛泽东不愿意做这些事,父亲生气了,就骂他懒而无用,为子不孝。他当着客人反驳道:“父慈子孝”,只有“父慈”才能“子孝”。毛顺生更加生气,举手就要追打。他便跑到家门前的一口池塘边,声称父亲再要逼近,就跳下水去。在母亲的调解下,一场风波才和平解决。从此,毛泽东悟出一个直观的道理:在压力下如果温顺示弱,反会遭受更多的打骂,只有用坚决反抗的办法,才能保护自己。


1907年,15岁。默默抗婚。

  毛顺生给他包办娶了个十八岁的媳妇罗氏,实际上是为家里添个劳力。毛泽东始终不承认这桩婚事,从未和她同居。父亲也无可奈何,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毛罗氏”作为毛泽东的原配妻子写进毛氏家谱。


1908年,16岁。

  在井湾里私塾就读。
  他最爱读被塾师称为“闲书”和“杂书”的《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精忠岳传》《隋唐演义》等旧小说。在学校里,老师不让读,他用课本挡住偷着读;在家里,父亲不让读,他就用布把窗户遮住,使父亲看不见灯光。

  母亲的言传身教,使毛泽东从小同情贫弱,乐于助人。


  17岁前,中间曾停学两年在家务农,其余时间内他先后在韶山一带的六处私塾读书。毛泽东后来把自己的私塾生活概括为“六年孔夫子”。


  15岁到16岁,大约两年的时间内,他成天在地里跟家中雇的长工一同干活。犁、耙、栽、割,全套农活,他都样样在行。还常常跟长工争胜,抢重活干,养成了山区农家子弟的本色:吃苦耐劳,勤快朴实,不怕艰难,对农民的疾苦也体会很深。


1910年,18岁。

  读到一本十几年前出版的叫《盛世危言》的书,他开始知道一些发生在山外的当今中国的大事,感到中国不能守着老样子不变了。
  毛泽东也不愿再守着老样子不变了。他18岁了,足迹所及只限于韶山冲和唐家坨。

  秋,毛泽东离开闭塞的韶山,离韶山五十里的湘乡县立东山小学堂读书。
  临行前,他改写了一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帐簿里: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东山小学堂同旧式私塾相比,它除了传统的经籍外,还有些自然科学和地理、英语等新科目。

  在这里,毛泽东才知道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已经死了,新皇帝宣统已在朝两年。
  他依然认为皇帝和大多数官吏一样,都是善良和聪明的人,只是需要有康有为、梁启超这样的人来帮助他。

  毛泽东这时较多地接受了维新派思想,特别喜欢梁启超那些笔端常带感情的文章。康有为、梁启超成了他崇拜的人物。
  他并不知道,此时孙中山主张的推翻清政府的民主革命思潮,已代替康、梁的维新变法思想而成为时代的主流。


1911年,19岁。

  春,顺利地考入了湘乡驻省中学。
  当他在这张报纸上读到黄兴领导广州黄花岗起义(宣统三年三月十九日〈即1911年4月27日——引注〉)的新闻时,思想受到巨大的冲击。
  一天,他在学校墙壁上贴了一篇文章,表示支持革命党推翻清朝、建立民国的纲领,提出把孙中山请回来当大总统,康有为做内阁总理,梁启超做外交部长。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公开表达他的政见,尽管他当时这种构想还很幼稚,连孙中山和康梁之间政治主张的分歧也不太清楚。

  为了表示同腐败的清政府彻底决裂,毛泽东在湘乡驻省中学倡议并带头剪掉了辫子。他还和一些积极分子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把十几个答应剪辫子、却迟疑不肯动手的同学的辫子给强行剪掉了。


  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毛泽东决定投笔从戎,北上武汉参加革命军。
  10月底,毛泽东加入长沙革命军。他不愿参加学生军,而是投入湖南新军二十五混成协五十标第一营左队当了一名列兵。
  在当兵期间,他除了接受军事训练外,把每月七元的军饷大多用来订阅报刊和购买书籍,了解时事政治。他读报读得十分认真,以后成为他一生的习惯。

  有一天,他从《湘汉新闻》上读到一篇谈论社会主义的文章。这是他第一次知道“社会主义”这个名词。


1912年,20岁。

  袁世凯通过南北议和窃取了革命胜利的果实,当上了民国临时大总统。清王朝宣布退位后,人们普遍兴高采烈,认为革命已经成功了。
  春,毛泽东也觉得自己参军的目的已经实现,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前程,决定退出军队,继续求学。
  他一共当了半年兵。

  他开始关注报纸上的招生广告,在专业的选择上举棋不定。
  他报名警政学校,打算当警官。
  他又在制肥皂的学校交了一元钱报名费,决定将来做一个肥皂制造家。
  他又向政法学堂交了一元钱报名费,“将来当法律学家和做官”。
  他向一所商业学校交了一元钱报名费,并被录取注册。
  他看到一所公立高级商业学校的广告,交了一元报名费,他认为成为一个商业专家是最好的了,他父亲欣然应允,于是他真的进了这个学校。
  这个学校用英语授课,故退学,只学了一个月。
  最后,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后改名省立第一中学)。他留下一篇被国文教员柳潜称为“实切社会立论”的作文,题目叫《商鞅徙木立信论》。
  这是毛泽东留下的第一篇完整的文章。全文仅六百字,老师的批语却有一百五十字,说作者“才气过人,前途不可限量”,“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还批给其他同学“传观”。
  毛泽东觉得这种学校中刻板的校规和有限的课程,远不能使他满足。他觉得在学校里读书还不如自学。
  他断然决然地从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退学,在这所学校里,毛泽东读了5个月。

  7月,他寄居在长沙新安巷的湘乡会馆,每天步行三里路到湖南省立图书馆自学。
  他订了一个庞大的自修计划。他的学习十分勤奋,不停歇地埋头读了大量中外书籍。
  他兴趣最大、收获最多的是西方十八、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近代科学的著作,如卢梭的《民约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特别是严复翻译的书,如亚当•斯密的《原富》、孟德斯鸠的《法意》、赫胥黎的《天演论》、斯宾塞的《群学肄言》等,他几乎一一读过,可以说相当集中地接受了一次较为系统的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启蒙教育。


  20岁的他在这个图书馆第一次看到那里墙上挂着的一张世界大地图,他惊奇万分,才知道世界原来这么大,中国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湘潭县在地图上根本没有。他第一个走入图书馆,最后一个出来。
  这是他“极有价值”的半年。

  毛泽东的自学生活虽然“极有价值”,但已难以为继。他遇到了难题:父亲认为他这是不务正业,拒绝继续供给费用。同时,他寄居的湘乡会馆也被占了,住进了些被遣散的湘乡籍士兵,经常滋事打架。一天士兵袭击学生,毛泽东躲到厕所里。这里不能再住下去了。
他不得不面对现实来设计自己的未来。


1913年,21岁。

  毛泽东决定重新回到学校读书。
  这时,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发出的一则不收学费、膳宿费也很低、毕业后即可担任教师的招生广告,引起了他的兴趣。
  他觉得自己将来还是最适合当教师。
  春,毛泽东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五年制的第四师范。为了交情,他替两位朋友写文,于是,三人都被录取。


1914年,22岁。

  春,第四师范合并到第一师范,毛泽东被编入第八班。四师是春季开学,一师是秋季开学,因此他重读了半年预科。到1918年暑期在一师毕业,前后共做了五年半师范生。

  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在长沙南门外妙高峰下,面对着滔滔北流的湘江:东侧靠着粤汉铁路。隔江望去,西岸是郁郁葱葱的岳麓山。
  第一师范创建于1903年(其时毛泽东11岁),前身是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棫(yù)讲学的城南书院。同朱熹讲学的岳麓书院只有一江之隔。
  它的规模、教师力量和设备,都是毛泽东以往读过的几所学校所不能比拟的。
  学校很强调人格和学识的全面培养。
  学校还先后聘请了一批学识渊博、思想进步、品德高尚的教师,如杨昌济、徐特立、方维夏、王季范、黎锦熙等。
  与毛泽东差不多同时,一批追求进步的热血青年也纷纷考入第一师范,其中有蔡和森、张昆弟、陈章甫、罗学瓒、周世钊、李维汉、萧子升、萧子棫(yù)等。
  本来已是秀才,比毛泽东大17岁的何叔衡(39岁),也一起考了进来。
  在当时的湖南,一师堪称培养新青年的摇篮。

  第一师范对毛泽东的成长无疑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
  心系社会,苦学砺志,是这位师范生当时最基本的自我设计。

  在一师,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是教伦理学的杨昌济和黎锦熙。
  杨昌济,长沙人。自幼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留学日本6年,改名怀中,意思是身在异邦,心系中土。
  学成后又赴英国修学3年,然后游历德国、瑞士。
  归国后,数次辞谢做官而从学,以教书育人看作自己的天职。
  杨昌济不善言谈,但学识渊博,以其开明的思想和高洁的人格感召学生。他慧眼识人,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诸君不言救国则已,若言救国,则须用毛、蔡(和森)二君。”

  毛泽东很喜欢杨昌济的课,还时常去他的家里讨论问题,假期里有时也放弃回家的机会,到板仓杨宅请教。
  毛泽东和同学们曾组织一个哲学小组,还请杨先生担任指导。
  师生之间,相交甚深。毛泽东在1915年7月给友人的信中说:“弟观杨先生之涵宏盛大,以为不可及。”
  杨昌济在长沙的学生先后以千百计,他最欣赏的是毛泽东和蔡和森两人。


1915年,23岁。

  4月5日,杨昌济在日记中写道:“毛生泽东……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余因以农家多出异材,引曾涤生、梁任公之例以勉之。”看来,杨昌济一开始便把这个学生看作“异材”的。

  5月7日,日本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中国接受“二十一条”。
  5月9日,袁世凯政府复文表示基本接受。
  消息传出,举国愤慨。
  毛泽东写下四句誓言:“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
  除杨昌济外,毛泽东还常到徐特立、黎锦熙、方维夏等老师那里去求学解疑。这在黎锦熙1915年的日记中有多处记载。
  从4月到8月,毛泽东共去拜访了黎锦熙近20次。
  黎很看重他,看过他的日记,认为他“可大造”。
  9月,黎离湘赴京,在教育部做教科书特约编辑员。两人仍书信不断,相交介乎师友之间。

  在学校的课程中,毛泽东把重点放在修身、哲学、国文、历史和地理等几门上,对数学、图画不花很多精力。一次图画考试中画一椭圆形,说这是蛋。结果得了40分。
  他给朋友的信中说:“……于是决定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
  他每天总是在天色微明时就起身,晚上熄灯后还借外面一点微弱的灯光苦读,从不肯浪费半点时间,而且持之以恒。
  他在给好友萧子升的信中开列了七十七种古代经、史、子、集的著作,说“苟有志于学问,此实为必读而不可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包括人格修养和智慧,对青年毛泽东都留下深刻的影响。

  毛泽东很推崇徐特立老师“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方法。
  他当时有许多种笔记本,包括听课的,自学的,摘抄的,随感的和日记等,积了有好几网篮。
  作为湖南人,毛泽东这个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选择,深受湘学士风的影响。推崇性理哲学、强调经世致用、主张躬行实践。
  在这种风气熏陶下,湖南学人大多关心世事,热衷于投身政治活动,涌现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从而使湖南在近代以来成为最有朝气的省份之一。
  鸦片战争前后,湖南有魏源等一批人,在学术上和政治上都倡导变革。
  在维新运动中,出现了谭嗣同等等变法志士。
  辛亥革命时期,黄兴、蔡锷、陈天华、宋教仁等更走在前列。
  这一批又一批的人物,绝大多数曾就读于岳麓书院。
  明清之际的著名学者王夫之对湖南学风有着巨大影响。
  王夫之,湖南衡阳人,早年就学于岳麓书院。
  近代湖南,还出了一个曾国藩,和以他为代表的“中兴将相”集团,包括胡林翼、左宗棠、曾国荃等。
  他们也都曾受教于岳麓或城南书院。
  杨昌济也是岳麓书院的毕业生。

  每逢集会,学生们就高唱校歌。(校歌略)

  他细读了《曾文正公家书》、《曾文正公日记》。《讲堂录》里抄写了好些曾国藩的话,他很赞成扎实、厚重的人生风格。
  在毛泽东的心目中,曾国藩还是个既“传教”又很能“办事”的人物。稍后,他在一封信中同时提到曾国藩、康有为、孙中山、袁世凯几个近代风云人物,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1916年,24岁。

  重视经世致用的湘学士风,表现在思想方法上,就是实事求是。
这个命题出自班固的《汉书•河间献王传》,本意是做学问要注重事实根据,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1916年,在岳麓书院办学的一位校长,把这四个字写成硕大的横匾挂在讲堂正门。
  经杨昌济介绍,毛泽东利用假期两次入岳麓书院寄读,这块“实事求是”的匾额自然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20多年后,毛泽东对“实事求是”做出新的解释,并把这四个字写下来嵌在延安中央党校的大门口。
  耳濡目染,手写心记,强化了毛泽东对社会实际的重要性的认识。他常对同学们讲,不仅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这无字之书,就是实际的社会。
  7月25日给萧子升的信中说:“无论何人执政,其对我政策不易。思之思之,日人诚我国劲敌!”而且断言:中日之间,“二十年内,非一战不足以图存,而国人犹沉酣未觉,注意东事少。愚意吾侪无他事可做,欲完自身以保子孙,止有磨砺以待日本”。


  1937年,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爆发。这位24岁的师范生果然言中。

  如果把毛泽东在一师的学习生活分为前后两个阶段,那么,1916年正好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转折。前期,他更多地关注传统典籍。后期,他把重点放在哲学、伦理学上,社会实践也更加广阔和丰富了。
不管在前期还是后期,他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寻求救济时危的真理,可是它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1915年9月,辛亥革命时当过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的陈独秀,创办了《青年杂志》(一年后改名为《新青年》)。
  这,就是初期新文化运动的由来。

    很快,在《新青年》周围聚集起一大批先进青年。这个杂志及其撰稿人的文章,铸造了一代人的信仰和品格。这是一代真正有别于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旧式士大夫的新人。

  在《新青年》众多的读者和追随者中,就有毛泽东。当时,杨昌济为这个杂志写文章,还向学生们推荐这个杂志。毛泽东的同窗好友周世钊发现,毛泽东读了《新青年》后,“读韩文杜诗的兴趣降低了”。
  毛泽东自己后来也回忆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一时成了我的楷模。”


1917年,25岁。

  说来很有趣,毛泽东这样一位后来举世注目的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却是体育论文。
  4月1日,《新青年》上刊载了一篇《体育之研究》,全文约七千字,署名二十八画生。这个“二十八画生”,就是毛泽东。是杨昌济把他的文章推荐给陈独秀的。
  他在文章里开宗明义,把体育和国力联系起来,说:“国力恭(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
他认为:身体是知识和道德的载体。在中学和中学以上,应该实行德、智、体“三育并重”。
  针对重文轻武的颓风,他提出一个口号:“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可以说,《体育之研究》主要不是对体育这个运动形式的研究,毛泽东是想借此提倡武勇世风和充满朝气的奋斗向上的人生观。

  这期间,他在日记里写下了后来十分著名的话:“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在《体育之研究》中,毛泽东还向读者详细介绍了自己编的一套体操。他当时采用的锻炼项目很多,如日光浴、风浴、雨浴、冷水浴、游泳、登山、露宿、长途跋涉以及体操和拳术等。当寒风凛冽或大雪纷飞时,他仍坚持把冰冷的凉水浇到身上。这时,他的内心里充满了猛烈和威严。
  一个夏夜,狂风暴雨,雷鸣电闪,毛泽东一个人爬上岳麓山顶,再返回来。此即所谓雨浴。

  毛泽东常对人说,丈夫要为天下奇,即读奇书,交奇友,创奇事,做个奇男子。同学们用谐音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毛奇”。毛奇(molkt)是普鲁士一个很有学问的将领。

  6月,一师开展了一次人物互选活动,包括德、智、体三个方面近二十个项目。全校有四百多名学生参加,当选者三十四人,毛泽东得票最高。
  在德、智、体三个方面都有项目得票者,只有他一人。
  而“胆识”一项,则为他所独有;评语是“冒险进取,警备非常”。

  毛泽东的胆识,半年后有过一次受到众口称赞的显露。
  暑期,他邀了当时已从一师毕业、在楚怡小学教书的萧子升,各带一把雨伞、一个挎包,装着简单的换洗衣服和文房四宝,外出“游学”。湖南俗话,称“游学”为“打秋风”。指穷知识分子靠作点诗,写几个字,送给乡里的土财东,换几个钱糊口,形同乞丐。
  毛泽东他们没带分文,历时一个多月,走了九百多里路,游历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个县的不少乡镇。途中,结交了农民、船工、财主、县长、老翰林、劝学所所长、寺庙方丈各色人等,写了许多笔记。
  回到一师,读过毛泽东游学笔记的同学,说他是“身无分文,心忧天下”。
  为了纪念这次旅行,他和萧子升还换上游学时的草鞋短褂,到照相馆里拍了一张照片。
  这样的“游学”,毛泽东在校期间还进行过几次。

  毛泽东青年时代最喜欢的锻炼项目,是游泳。正像人们所熟知的那样,这个爱好,他一直保持到晚年。江宽水深的湘江,是天然的游泳场。他时常约二三好友到这里挥臂击水。还在学校组织了一个有近百人参加的游泳队,晚饭后到湘江里畅游一番。
  毛泽东自己后来回忆说:“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游泳,不单是强健了体魄,更激发了他的自信和意志。

  毛泽东强调一个人要有坚强的意志。他在《讲堂录》的笔记中就写下:“拿得定,见得透,事无不成。”

  杨昌济翻译的《西洋伦理学史》,毛泽东把它十分工整地抄录下来。

  这期间,他还写了一篇题为《心之力》的作文,深受杨昌济的赞赏,得了一百分。

  10月,学友会改选时,他担任总务,还兼教育研究部部长,从前这两个职务都是由教员担任的。学友会会长由学监方维夏代理,毛泽东实际上主持工作。学友会开展了许多课余活动,如成绩展览会、讲演会、辩论会、运动会等。
  通过办夜校最初体会到:做下层群众的工作,非做得周密细致不可。

  11月,护法战争期间,北洋军队从湖南衡宝一线沿铁路线向北溃退。长沙市民很是惊慌。一师位于南郊,靠近粤汉铁路,是溃军必经之地,随时可能遭受劫掠。学校当局准备将师生疏散到城东暂避。担任学友会总务的毛泽东提出,可以让正在受军事训练的学生自愿军负责守卫。校方同意了他的建议。于是,一些零散溃兵途经校门口,都不敢轻易闯入。
  18日,有一支三千多人的溃军因为不知长沙的虚实,在一师以南的猴子石一带徘徊。毛泽东把几百个学生自愿军分成三队,拿着木枪,分布到猴子石附近几个山头上。同时,和附近的警察分所联络,由他们鸣枪呐喊,学生自愿军大放鞭炮。在这种突然袭击下,本来就张皇失措的溃兵不敢抵抗。毛泽东便派人去交涉,他们全部缴了枪。长沙免去了一场兵灾。
  对毛泽东来说,这件小事是他平生搞的第一次军事行动。
  事后,人们称毛泽东“浑身是胆”。

  第一师范十分重视学生的课外生活。毛泽东的社会活动日益扩大了。
  在毛泽东周围,逐渐聚集起一批追求进步、志同道合的青年。其中大多数是一师的学友,包括有些已毕业的。他们大多是杨昌济的学生,都有一种“奋斗的和向上的人生观”。
  节假日,他们经常到岳麓山、橘子洲、平浪宫等风景名胜处聚会,或臧否人物、议论世事,或登高吟咏、斗韵唱和,他和同学相约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男女之间的事,不谈家务琐事。正如毛泽东后来追忆的那样:“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同时,他们又受到新文化运动思潮的猛烈冲击,思想上发生剧烈的变动。
  冬,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开始商量组织一个团体,立即得到大家的响应。


1918年,26岁。

  4月14日,星期天。新民学会在岳麓山脚下的刘家台子蔡和森家里正式成立。到会的有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何叔衡、萧三、张昆弟、陈书农、邹鼎丞、罗章龙等十三人,再加上没有到会的李和笙(维汉)、周世钊等人。这样,最初的会员就有二十余人。
  经过讨论,通过了会章,以“新民”为会名,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
  会章还规定了几条纪律:“一、不虚伪;二、不懒惰;三、不浪费;四、不赌博;五、不狎妓。”

  春,与蔡和森沿洞庭湖南岸和东岸,经湘阴、岳阳、平江、浏阳几县,游历了半个多月。
  他日后养成的调查研究作风,从这里已可看出些端倪。

  6月,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
  他结束了五年半修学储能的师范生时代。这年他满25岁。
  此时的中国,一场急风暴雨就要来临。

  在一师期间,他总共花了一百六十块钱左右,大约有三分之一用在订阅报刊和买书上面。
  他每天读报的时间很长,还常带着地图、字典和笔记本。
  和同学们谈起时事,他总是有条有理,了如指掌,并且往往充满着激情。于是就有了“时事通”的外号。这更加深了他那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夏,他从长沙赴北京前夕,十分挂念在外婆家养病的母亲,特地请人开了一个药方寄给舅父。

  新民学会会员已经不满足于杨昌济老师那种潜心学术和教育的道路,也不以清流自许而去回避政治了。
  这时,会员多数已经从学校里毕业或即将毕业。许多人不愿“堆积”在湖南一地,想散到中国乃至世界各处去学习和考察。毛泽东也认为,这样做每个人都可以去开辟一个方面,对将来大有好处。
  “向外发展”,成了会员的共识。

  8月,为组织湖南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第一次到北京。在北京期间,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员,得到李大钊等人帮助,开始接受俄国十月革命的思想影响。


                                                                                         李子东 编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0 22:56 , Processed in 0.00857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