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徽因最终不选择徐志摩的原因探究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28 06:22: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6-07-26 13:15:06                                                                        
                                                        
                                                                        
    1931年夏天,徐志摩在《猛虎集序》中坦言,他在二十四岁以前,与诗“完全没有相干”。是在“整十年前”由于“吹着了一阵奇异的风”,照着了“奇异的月色”,他这才“倾向于分行的抒写”,而且“一份深刻的忧郁”占定了他,渐渐潜化了他的气质,而终于成就了他这位诗人。徐志摩这里所说的“整十年前”,当指1921年,正是在这一年,他在伦敦结识了林徽因,他的新诗创作,也从这一年起步。


对诗人影响如此之大的女性,诗人终其一生追求不得的名媛,被称为千年出一人的文人墨客梦中情人的林徽因,为什么最终不选择天才诗人徐志摩?笔者认为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与林徽因相见之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了。而林徽因却只是个穿着白衣、容貌纤细的十六岁少女。徐志摩先是与她父亲相识而后单恋上她,为她写作无数动人心弦的情诗,甘做她裙边的一株杂草。1922年,林徽因在英国与志摩有论婚嫁之意,徐志摩立马与原配离婚了。但年龄、经历的不同,毕竟有代沟,冰雪聪明的林徽因应该是感觉到了。

二、文学关系、师生关系,没有情感上的对等关系。林徽因的朋友费慰梅女士曾说过:“徽音对徐志摩的回忆,总是离不开那些文学大家的名字,如雪莱、曼殊斐儿、吴尔芙。我猜想,徐在对她的一片深情中,可能已不自觉地扮演了一个导师的角色领她进入英国诗歌和英国戏剧的世界……徽音和志摩的关系,非情爱而是浪漫,更多的还是文学关系。”这样看来,徐志摩的热烈追求并没有引起这个未经世事女孩子的对等反应。他的出现只是她生活里的一个奇遇。

三、虽然父亲林长民默许了女儿与徐志摩之间的爱情,但毕竟林徽因已经与梁思成有婚约在先,并且原来的对象也相当优秀并与之匹配。虽然林徽因思想自由但也是复杂的,在天才诗人的浪漫冲击心灵,波澜之后,一定是反复权衡的:徐志摩的天才浪漫在漫长的人生岁月中肯定没有稳重儒雅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可靠、靠谱。天才是可以从乡下竹笋一样突然冒出来的,而贵族没有历经百年不能炼成,没有生活观念上的门当户对,在人生苦旅中要心意相通是比较难的。

假如林徽因选择了徐志摩结果是不是更美呢?人生无解,只能假设。然而后人对林徽因的推崇以及对梁思成人格的肯定,或许已经觉得林徽因的选择是明智的、正确的。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相遇,恰如“金风玉露一相逢”;而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组合,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如坚实基础上的梁柱和那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镂空的门窗和美丽的阑额的组合。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1 11:14 , Processed in 0.00722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