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赵佶是怎么成为坏孩子的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2 09:26: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凌云 于 2016-10-18 16:52 编辑

2016-09-01 07:53:03

      开学第一天,我以为中国学子们最该上两堂课,一堂叫《人伦》,另一堂叫《公民》。前者可以令他们知书达理、时刻像个人样;后者则应早日唤醒他们的自立人格……


   赵佶是怎么成为坏孩子的
中国有句老话: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说的是从一个人的童年就能看出他长大会怎么样。而从世界心理学角度讲,17岁才是一个人的人格定型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之“三观”大体在青少年时期形成。




哪个说的对呢?我以为都有道理。只不过他们指的是人格形成不同阶段而已。一个指雏形,一个指定型,所以,看一个人行不行,要看小,更要看“快不小”时。至于定型的三观,一定要看他十七岁的状态——青少年的他,跟着什么人,看着什么书,做着什么事。
由是,此人是怎样的本质,会不会有出息,旁观者就会得出比较准确的预判。掌握了这一点,即便是圈定国家最高领导人,选个伟人潜质的人出来,也并非难事。
然而,古代中国人在人格的判断上,却和他们对人性的把握相仿,往往出现很大瑕疵,失误频频,甚至阴错阳差,背道而驰。尤其上流皇室,眼力极成问题,乃至一再因为选错人,错将跳蚤当巨龙,而付出惨重代价。
     创造华夏文化顶峰的北宋,就曾有这样的刻骨教训。

公元1100年,延续了一百四十年的北宋,又到了国家最高领导人换届时节。
这一年,当朝皇帝宋哲宗赵煦病故,享年24岁。年轻早逝的他没有留下子嗣,嫡长制无法执行下去,按照惯例,应该执行第二套接班方案:“兄终弟及”,下一个皇帝接班人,要在宋哲宗赵煦的弟弟中选出。
赵煦的弟弟倒不少,他有皇弟8人,其中3人早夭,5人尚在,按照顺序,依次排列如下:三弟申王赵佖、五弟端王赵佶、六弟燕王赵俣、七弟简王赵似、八弟睦王赵偲。
宋宫的后花园,以哲宗嫡母向太后和丞相章惇为首的“常委”,开始遴选国家领导人。
依照顺位,当然首推三弟赵佖。
然而,这个弟弟自己都没当皇帝的意思。因为“眼疾”,眼神不济。不济到什么程度呢?几乎看不见人,甚至可以说是盲人。
中国自古虽然有智障当皇帝的,但没有盲人当皇帝的先例。于是这个第一顺位的人选被放弃。
下一个人选:五弟赵佶。
赵佶,生于公元1082年,即北宋元丰五年夏历十月十日。是北宋第六代皇帝宋神宗第十一子,第七代皇帝宋哲宗的五弟。
向太后力挺:我看这孩子行。理由是,长得好,有福相。且仁义孝顺。
丞相章惇马上提出反对意见:这孩子不行。行为轻佻,不稳重,不大可能做个成熟的政治人物。
于是,就卡到赵佶这了。
他们到底谁看得准、说得对呢?还是让事实说话,看看赵佶的人格定型期:十七岁那年的雨季吧——
有人说,老师是学生的人格塑造第一人。那么。十七岁的赵佶,受教于谁呢?
史料显示,赵佶的人生导师是北宋著名书画家王诜。
王诜,是北宋第五代皇帝宋英宗的驸马爷。王诜的夫人蜀国公主,是宋英宗的二女儿,后来蜀国公主的哥哥赵顼(也就是宋神宗)继位,王诜又成了皇帝的妹夫,身份不可谓不显赫。之所以此人能受到皇家垂青,除了他也是士族——先祖为北宋开国功臣王全郴,更有本人的夺目才艺。史料记载,王诜好读书,过目不忘,诗文书画琴棋无不通晓。少年王诜曾把文章送给当时的状元郎郑獬看,郑獬看了之后,搓着手赞叹:“子所为文,落笔有奇语,异日必有成耳!”你出口不凡,文出妙语,日后一定有出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与苏东坡齐名,眼界甚高,但对王诜的诗书画也佩服得五体投地,称他后生可畏。
才子、善画,但这只是王诜的一个特点。王诜其人有三大突出之处,剩下两个特点就不怎么地。那两个特点是什么呢?豪侈,好色。
王诜的穷奢极欲以及放浪不羁是相当有名的,史书称他“不矜细行”,家中妻妾成群,有妾8人、更有宅第舞女不计其数,这还满足不了他,他不时地背着妻妾,出入烟花柳巷,寻花问柳。说好听点,王诜是个风流倜傥的艺术家。说露骨点,他就是一个有才艺的文化流氓。
好色的品行对于艺术家,或许并不致命。然而一旦转到政治家头上,就必然坏事。王诜老师之于学生赵佶,就体现了这番道理。
王诜对青少年的赵佶影响极大,赵佶视王诜为自己的人生导师,学习他、模仿他,经常向他请教。在王诜影响下成长的赵佶,活脱脱是王诜的翻版。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史料显示,王诜很喜欢这位小外甥,有问必答,有求必教,除了指点琴棋书画,也悉心培养“声色犬马”技能,让赵佶“全面发展”,各“社会学科”齐头并进。
为了让学生得到真传,这位王老师还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活动:带赵佶小朋友去光顾京城最有名的妓馆——撷芳楼,将自己的床上功夫倾囊相授。王诜比赵佶足足大了四十岁,能够这样坦诚相待,实在令赵佶感动,不知何以为报。有了热心教父的循循善诱,赵佶进步很快,经常在红灯区出没,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早在少年时期,赵佶就学会了玩女人,且品味不高。他曾将喜欢的妓女乔装打扮带入王府,长期据为己有。
一个浑身充满了文艺气质的小青年,如果有人看着、管着,加以约束,进行教育引导,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不凡的正经人物。但很不幸,赵佶身边从小就缺少了管教他的人。赵佶是宋神宗的嫔妃陈美人所生,父亲孩子多顾不过来,母亲体弱多病,32岁就去世了,赵佶年少丧母,生活优越的他失去管教,开始天马行空。就这样被风流老师一路带入歧途。
这对一大一小的风流艺术家,意在长廊闺阁沉醉,并无兼济天下之志。
                   二
说完老师,再说他的小伙伴。
关于赵佶结识的伙伴,南宋王明清的《挥麈录》中记载有这样一件小事:
元祐八年即公元1093年,翰林侍读学士苏轼外调中山府,考虑到随行人员不宜过多,他就开始“处理家人”。苏轼身边有一个书童,也在“处理名单”中。一开始苏轼是将这个书童转送给同僚、同知枢密院事(相当于副宰相)曾布,但曾布并不缺书童,他的家人队伍已经人满为患,难以安置,就婉言谢绝。于是苏轼只好把该书童转手送给了驸马爷王诜。
这位王诜,就是赵佶的老师。这一年,赵佶才12岁。
接下来,就是这个书童的发迹史了。一次,驸马爷王诜派这个书童去给还是端王的赵佶送信,结果碰上赵佶正在院里和一群小伙伴热火朝天地踢蹴鞠(古代足球),众所周知,赵佶是个蹴鞠迷,酷爱此项游戏,一旦踢起来就忘了一切,非常投入。于是这个书童不敢打扰,就站在一边看。猛然间,球被踢出了圈子,飞到他面前,只见他毫不慌张,一记漂亮鸳鸯脚,将球踢还给端王。端王赵佶见此大为惊喜,马上“打电话”给老师王诜:这个书童,我要了!
讲到这里,看过《水浒传》的人就都知道这个书童是谁了,他的名字叫高俅。这个故事是真实的,至少上半段是有史书出处的。《挥麈录》作者王明清的外祖父名叫曾纡,曾纡的父亲就是故事里出现过的曾布。
不过,在正史中,有关高俅的记载很少,《宋史》根本没有为他立传,对他的历史评价也含糊其词,《挥麈录》上只是说“逾月,王登宝位。上优宠之,眷渥其甚厚”,“数年间建节,循至使相,遍历三衙者二十年,领殿前司职事,自俅始也。”
依据《挥麈录》的记述,这书童高俅的运气也真是够好。他给赵佶当玩伴没几个月,赵佶就登了大宝。于是高俅得到了皇帝的重用,由书童球童一跃而成为权臣宠臣。《挥麈录》接着描述,当时赵佶身边有很多玩伴,他们对高俅受宠幸提出了异议。而赵佶起初回答是:“汝曹争如彼好脚迹邪!”人家球踢得好,你们不要羡慕嫉妒恨,想和他一样,先去把球练好。
这句话的确很雷人,如果作为王爷,赵佶讲这句话还不打紧。因为王爷并不需要治国安邦,没有为国伦才的义务,但是如果身为国君,把玩伴当成国之栋梁,就不可救药了。
当然,高俅也并非是靠球技一招在赵佶面前受宠的。在高俅没有出现之前,赵佶的球友已为数众多、不胜枚举,但在这个球友群里,只有后来出现的高俅一步登天。可见,高俅绝不仅仅是球技上一骑绝尘,根据史料归纳,除了球技,高俅这个人还有两个特长。
一是为人乖巧,二是会玩花架子。
在主人赵佶面前,他是怎么乖巧的?野史记载,赵佶和高俅,这对主仆关系非常好。好到生活方面都零距离。高俅行事乖巧,特别体谅主人的内心世界。于是,赵佶觉得这个小伙伴信得过,一些说不出口的“私房话”,“捂盖子”的没面子事,也给这个小伙伴说,小伙伴就陪着他一起干。后来,做了皇帝后的赵佶把对京城名妓李师师的垂涎之欲都和盘托给高俅,高俅就勇担皮条客重任,把自己作为玩伴的聪明才智发挥到淋漓尽致。他深知嫖娼的领导是怕羞的,于是引导领导开展“地道战”——挖地道,直通妓院包房,并充当了地道向导,由此促成了妓女和皇帝同心永结。
这是小伙伴乖巧的一面,还有花架子技术,在主人赵佶这里也充分派上用场。我们知道,后来高俅官居太尉,负责管理禁军。这位最早的足球明星,大概也是锦标赛的创始人。在高俅管理国家军队期间,宋军演练花样层出、其中最吸人眼球的就是大搞“争标赛”,其场面热闹,令人眼花缭乱。
宋代笔记《东京梦华录》对高俅在军队中搞的“锦标赛”进行了详细记载:
参赛队伍分成数列。争标之前,先是吹吹打打,热身垫场,待争标开始,“横列四彩舟,上有诸军百戏,如大旗、狮豹、棹刀、蛮牌、神鬼、杂剧之类。又列两船,皆乐部。”最后争标竞赛,也要决出名次,搞出“旋罗”、“海眼”、“交头”等各种花样,颇为热闹。
 好大喜功的领导最喜欢闹剧。赵佶对善搞“花活”的高俅非常欣赏。高俅不仅进入了赵佶专属的人才库,而且在人才库里,高俅还应该算得上是凤毛麟角的高级人才。
但是,后来史事证明,高俅的这套把戏中属于典型的“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不用说对抗域外辽兵金兵,就是对付本国农民起义军,也是白给的货。正史中,没有记下高俅“锦标军”一次实战胜利的记录,而《水浒传》倒是生动描述了高俅“锦标军”一次次败绩,在与山东宋江义军的作战中,高俅的军队屡战屡败,有一次高俅本人被俘,差点被梁山水军沉到河里喂王八。
然而,当年赵佶就是看高俅顺眼。在赵佶眼里,花样繁多的高俅是个不可多得的国之栋梁。我们知道,一个政治家最重要素养,是识人用人的眼力,以赵佶这般眼力,他能得到好伙伴,能在玩伴群中为国选到真才,那才真是奇了怪了。
宋史记载,成为皇帝后的赵佶,身边伙伴全是这类角色:不是玩伴,就是票友。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个宋徽宗身边的宠臣——
从高俅到蔡京,再到童贯,不是文化流氓,就是市井混混,再不就是身心残缺的废人。他们与其说是国家的股肱之臣,不如说是皇帝的马仔。赵佶在任25年,任命了12名宰相,从曾布到王黼,其中无一人堪称贤相,悉数流氓嘴脸。
宰相吴敏。此人深得宋徽宗信任,但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官场混混。宋史称他“略无忧国之心”,置朝政于不顾,“重造金器数百件,置婢妾二三人,以共娱乐”。并声称:“宰相事业,如斯而已。”吴敏认为,太平盛世,宰相没什么国家大事可操心,主要业务就应该是歌舞升平、吃喝玩乐。
宰相王黼,也是宋徽宗宠信的大臣之一。他的特长是常说些粗口“浑话”,“以悦上意。”按现代话说,这个王宰相,就是一个出色的段子手,经常在徽宗面前讲些黄色笑话,博得徽宗欣赏。
宰相蔡京,宋徽宗最器重的老臣。他是个著名奸相,也是个比较出色的书法家。但这个一大把年龄的老臣,做了宰相后,天天不干正事,不是找皇帝喝酒、就是给皇帝送美人,“以酒色困之”。
宰相李邦彦,宋徽宗欣赏的才子,实际上是个浪荡公子哥。他自号“李浪子”,拜相后自称:“赏尽天下花,踢尽天下球,做尽天下官”,他的志向就是赏花踢球,玩遍天下美女。
……
这些赵佶的“小伙伴”,一边附庸风雅,一边卑鄙无耻,是一群没有信仰和道德操守、只对权力和本能意乱情迷的文化痞子。他们羞耻心泯灭,有时连主子也为他们脸红,赵佶就曾这么嘲笑他身边的宠臣:“今士大夫方寡廉鲜耻。”现在的文人士大夫啊,真是没羞没臊啊。
但是,嘲笑归嘲笑,本质上他们却是一伙的。甚至可以说,是前因后果关系,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正因为有了赵佶这样的轻佻主人,才会有生出那些趋之若鹜的不良伙伴。     
2、莫走眼:向太后的千古之恨
17岁的赵佶,不习武不读书,主要专注于三件事:画画,踢球,繁殖。
在没抬到皇位之前,他就生了一大堆孩子,当了皇帝之后,又是一大垛,就此创了中国皇帝生育新记录。史书《宗室传》记载,“徽宗三十一子”,《公主传》记载“徽宗三十四女”。合在一起,是65个孩子,半个连队的编制。赵佶不仅是家长,亦可谓“副连长”。因为古代没有科学避孕措施,皇家子弟也无需节育,所以从生孩子多少,基本可见其"热爱生活"的程度。收获了65个孩子的赵佶可谓非常"热爱生活″的人。
这个样子的青少年,放到今天,说白了就是一吃货顽主,不可能有什么特别的能量和志向。后人都看得明白,画家赵佶不是个当皇帝的料,问题是,他的伯乐并不这么认为。
   谁把画家推上政坛?我们前面说了,赵佶这个贵人伯乐,名唤向太后,她是宋神宗的正室,宋哲宗的嫡母,也相当于赵佶的养母。这个最关键的皇帝接班人举荐者,认准赵佶是匹好马。
我们知道,对赵佶来说,成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确是意外收获,他是皇父的第十一子,皇兄的五弟。那顶天子之冕,似乎怎么轮也不会轮到他的头上。他的皇位无疑是“捡”来的。他是个“捡漏皇帝”。而他之所以能捡到这个漏,主要是因为两个依仗。
一仗运气,二仗人缘。
皇兄夭折,其他哥哥身体不争气,这是他的运气。至于人缘,本来在大臣当中他的口碑也不怎么样,但关键是“选举委员会”的关键人物看中了他,他的胜率于是就转成最大。  
     这个关键人物是谁呢?她就是向太后。
    说到这里,必须提及封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接班人选拔通道。
应该说,此道比北京的胡同还要狭窄。封建王朝国家选拔官员系科举取士,毕竟有着从乡试到会试再到殿试一串公开考试的选拔形式,而推举皇帝接班人,自古以来就那么几张嘴可以言语:
其一是前任皇帝;其二为后宫执牛耳者,主要是太后太妃或太监头;其三就是朝堂上的权臣。这三类选皇人的眼光,除了前任皇帝(先帝),另两类人大都藏有自己的小算盘。在前任皇帝猝死、来不及指定接班人的情况下,后两类人选拔的接班人,不是傀儡小儿,就是藕断丝连的一家亲。
比较历代选拔皇帝接班人的程序,具有朝议制度的北宋还是相对民主的。但即便这样,本质上也不可能摆脱专制独裁政治,其中的民主空间,范围狭小、程度有限。向太后把持的那次选拔皇帝接班人“常委会”,民主更小到极点。在哲宗夭亡,后党一手遮天的情况下,这种相对民主的朝议最终变调。
当事人曾布在《曾公遗录》记载了朝议经过。北宋朝堂并非一个明白人也没有,对端王赵佶当接班人的提议,当朝宰相章惇就提出严重发对意见,理由是“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说赵佶举止轻浮,这样的人怎么做天下之主呢?
应该说,章惇看赵佶还是看得比较准,评价比较到位。然而,宰相的意见却遭到了向太后的严厉反驳。
向太后搬出了赵佶适合做皇帝的理由:“先帝(宋神宗)尝言,端王有福寿,且仁孝,不同诸王。”
太后搬出了至高无上的老皇帝语录,说赵佶有福相,有孝德,与众不同。
向太后力挺赵佶的这个理由,至今听来都令人摇头,选一个国家领导人,是选貌选德还是选才?
说赵佶有貌。的确是事实。宋史称这个孩子一出生,就被父亲惊叹“俨雅”,颜值比较高。但是对一个政治人物而言,没有政治抱负与能力,徒有“颜值”、“帅呆”顶什么用?后唐国主李煜比赵佶还帅,不也是死得很惨、连自己的妻儿都不能保护么!
说到德,这是最不靠谱的,因为可以表演。一个轻佻的人,怎么可能品德高尚?当然,宰相章惇不知,轻佻的赵佶对其他女人轻佻,可对向太后却极为恭敬。自从父亲神宗死后,赵佶每天都到向太后的居所嘘寒问暖。因此,向太后把赵佶看作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当哲宗在“相思湖盘”意外驾崩时,老太太第一个想到的皇位继承人当然就是赵佶。
知道赵佶与向太后这层关系内情的大臣们,遂随声附和。
最后,“民主朝议”变为一人之声,众人附和,“听太后处分”。
于是,年届18岁的端王被推上皇帝宝座。执掌北宋最高权柄。   
后来发生的事情,地球人都知道了。顽主从政,毁了国家。赵佶成为宋徽宗后,把一个好端端的国家,搞得江河日下。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一个爱玩贪色、不务正业的国家领导人,只能加剧政治腐败,将国家带向没落。
当然,在北宋君主高度集权制及一群贱人的簇拥下,皇帝赵佶虽然昏庸但无“失位”之忧,所以这个顽主优哉游哉在皇帝宝座上玩了25年。不难设想,宋徽宗的好日子若无人打扰,可以一直延续到寿终正寝。
然而,国内被统治的人惯你,国外不受统治的人可不会惯。无能的君主统驭着千万羔羊,让域外虎狼闻到了血腥。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强势崛起的游牧民族金国女真人南下攻宋,赵佶连同儿子一起被抓了俘虏、成了亡国之君。
成为战俘后的赵佶,不仅皇帝当不成了,连做个有尊严的艺术家,也是奢望。
据史书《宣和遗事》记载,被金兵押送东北的赵佶,妻女皆为金人霸占,他忍辱苟活了九年,最后忧愤成疾,“疮疾满腹”,含恨而去。宋徽宗死后,没有被厚葬,而是被金人“碎尸焚之”。他们并没有把这个皇帝当作艺术家安葬,而是做了废物利用,捣烂他的尸体,烧出油来,点灯使。“享年”54岁的赵佶,就落了个这样“碎尸万段”的人生结局。
赵佶由一个九五之尊沦为战俘时,刚刚人到中年、才45岁,此时的他想必悔恨交加,但除了埋怨“小伙伴”误己之外,并没有留下什么时刻的反思。
我以为,作为他本身,最该反思的一点,就是缺少自知之明。
   宋史记载,当年在当皇帝这件事上,赵佶态度非常积极,“时多征兆,心独自负”。他认为自己命中注定,才华横溢,是当天子的料。而那个反对他当皇帝的宰相章惇,所说的那句评价,后来被他视为“奸言”,赵佶对此始终怀恨在心。赵佶成为宋徽宗的当年,就将章惇罢相,此后一贬再贬,直至死于贬所。其主要罪状之一便是:“方先帝奄弃天下,中外震惊。乃复于定策之际,心怀异志,独倡奸言。”我赵佶当皇帝是众望所归,天下归心,就你老章胡言乱语,贬损天子,活该遭贬。
   但最后结果又如何呢?当了皇帝后的赵佶,其病症不幸被章惇言中了吧?人生的最后时刻,赵佶不知对章惇之评做何感叹。
  记得日本海防大员渡边华山曾言:一个人是否安全,和自知之明有关。这句话与其说是给本国日本听的,不如说是给邻国中国听的。显然,他的话赵佶无福听到。政治驽马赵佶自认千里马,结果拉出来一溜,哪有日行八百之功?这样的皇帝,在太平时代尚可装模作样,而一旦大敌当前,就立刻现了原形,弄了个人仰马翻。如果赵佶有自知之明,当初不争皇位,而是像他的师傅王诜一样专心当个画家,让德才兼备的人去当皇帝,也许能够安稳度过幸福的“艺术人生”。怎会沦落到生不如死的绝境呢?
该反思的,还有看走眼的向太后之流。北宋亡国时,向太后早已撒手人寰,但这并不能使之逃避责难成为历史诟病人物,因为是她的选择留下千古之恨。出于个人感情、一己私念,以及有限的视野,向太后在国家危机四伏时代,选择了错误的人,自己却“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岂非历史罪人哉?
当然,最该反思的,是那个选人制度。十七岁已经定型的赵佶,不被很多人看好,却被“独伯乐”一票中标,这样的选制,害了国家、害了民族、也害了自己,只应置于历史的故纸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4 02:48 , Processed in 0.00869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