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给收养13年的孙女补课,72岁老人自学数学(图) 2016-09-28 11:30华西都市网 李智
原标题:72岁老人自学数学 为收养13年的孙女补课
面对吃饭忘付饭钱的健忘老人,餐馆老板表示出极大的友善与宽容面对一个无亲无故的弃婴,已是退休之年的老人为她治病并主动承担起抚养责任。
26日下午,天气晴朗,成都武侯祠附近一小区,72岁的杨素莲正在自学初中数学。
同位角度数相等、内错角相加为180度,同旁内角又怎么算?“闹不太明白。”杨素莲皱了皱眉头,合上了孙女的数学试卷。
“呲!”木椅摩擦地面发出刺耳的声音,她挪动椅子起身去拿客厅书架上的资料,顺便取放大镜,“书上字太小看不清。”在起身瞬间,她又突然坐下,“一坐就是3个小时,关节有点痛。”她挽起裤脚,用布满皱纹的手慢慢揉着膝盖。
从去年开始,“孙女”倩倩读初中,为了给倩倩补课,杨素莲也重新开始学习初中数学。在她们的户口本上,倩倩和户主杨素莲的关系写着两个字:代养。
72岁的杨素莲每天都像个小学生一样,坐在桌前学习。 不解之缘
帮人抱孙女
结果抱到个弃婴
26日下午,在成都租住的房屋里,杨素莲一边和记者聊天,一边泡了一壶茶,茶叶是昨天一个学生送来的。“味道不错”,她端起茶杯咂了一口,慢慢聊起了倩倩的身世。
杨素莲清楚记得,那一天是2003年7月7日。下午4时,已经退休的她,在老家四川达州通川区医院门口,碰到了一位熟人。两人正在闲聊,一位陌生老太太抱着一个女婴迎了上来,“麻烦帮我抱一下孙女,我进去上个厕所就出来。”
医院大门旁边就是厕所,杨素莲没有多想,接过了熟睡的孩子。一番左等右等,老太太一直没有出来,她跑进厕所查看,人已经不见了。
在女婴的襁褓中,杨素莲发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小女生于2003年5月27日中午12时,我大学毕业到深圳打工,碰到一个台湾男人,当时对我非常好,所以有了小女。后来那个男人因事不见了,我无法找到他,我为了生活无法养小孩,请好心人一定好好养大。”
现在,这张纸条的复印件被杨素莲锁在柜子里,原件她交给了民政部门。记者看到,这张复印件已经泛黄,上面的字迹歪歪斜斜。
她用退休工资治好孩子的病
原地徘徊许久,杨素莲拨打了报警电话,警方赶到后,把女婴送往了儿童福利院。
“孩子头顶有很多包块,可能是得了病。”杨素莲说,当晚女婴哭了一夜,抽风不断,医生检查后说,要想治好孩子,至少需要一万元。
后来,杨素莲在孩子襁褓中又发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5月29日早上6点锻炼,见一女婴啼哭,孩子有病我也无法抚养。她明白了,原来是那位老太太先捡到孩子,发现有病,又将孩子遗弃了。
一万元,在当时并不是个小数目,他们两口子的退休工资一个月总共也就两千元左右。“毕竟是一个生命。”他们没有太多犹豫,把单位发的工资卡交给了医院,治病前后一共花了1.1万元。
孩子治疗的同时,杨素莲找到达州当地媒体求助,希望女婴的家人能够把孩子领回去。但消息如同泥牛入海。
一来二去,她动了恻隐之心,想收养可怜的女婴。但老伴强烈反对,“老伴说我们年龄本来就大了,六十多岁了,怎么可以再收养一个小孩?”但执拗的杨素莲,坚持了下来,说服了老伴。在民政局办理了代养手续,给女婴取名“倩倩”。
在一家人的户口本上,倩倩和杨素莲的关系栏里,也写着代养。达州市通川区公安机关、民政部门、西城街道办也出具了证明,证明倩倩系被遗弃,现交由她抚养。
杨素莲拿着放大镜查阅词典。 抚养之苦
不忍告知真相
编造善意谎言
时间一晃而过,当年的弃婴在杨素莲的悉心照料下,如今已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
杨素莲退休前是名小学语文老师,她和老伴有一个儿子,在北京工作,孙子今年11岁。儿子工作很忙,孙子也就让老两口带着,倩倩和孙子从小就成了玩伴,亲如姐弟。
从收养倩倩开始,老两口就下定决心,不告诉倩倩真实的身世。因此,他们一直告诉倩倩,父母在国外工作,所以不能回来看她,要等到她大学毕业,父母才能回国。“我想等倩倩大学毕业,再告诉她真相。人长大了,也容易接受一点。”从小到大,倩倩总是不停地追问“爸爸妈妈去哪里了”,每到此时,老两口都会拉住倩倩,一遍又一遍重复着这段善意的“谎言”。
纸永远包不住火。今年暑假,杨素莲生了一场病,在医院住了好几天。看着病中的奶奶,13岁的倩倩再次追问自己的身世。思前想后,杨素莲把身世全告诉了倩倩,“倩倩在家哭了整整一天,当时我真的好怕她做傻事。”
自学初中数学
只为孙女补课
杨素莲在家中做倩倩拿回来的试卷。 4年前,儿子把二老的户口迁到成都,倩倩也跟着过来了。去年,倩倩进入成都一所重点名校就读,成绩优秀。
虽然并非亲生,但自小开始,杨素莲一直为孙女安排上补习班。上初中后,她又给孙女报了几个补习班,“一个小时三百元,确实有点贵。”
为了倩倩的成绩,杨素莲从去年开始自学初中、高中的数学。“我学明白了,才能辅导倩倩做作业。”杨素莲当过语文老师,语言方面没有多大问题,但数学却是个大问题,“上世纪六十年代,我读大学学过,但都忘得差不多了。”
已经72岁,眼睛不太好使,倩倩从学校拿回数学卷子后,杨素莲总是挑出后面的几何题,拿着放大镜,自己在草稿本上,先计算一遍。等倩倩周末回家,她再督促倩倩做一做卷子,不懂的再慢慢讲解。
一套卷子有20道几何题,她自嘲道,自己上了年纪,一般要花两个小时才能做完,遇上不懂的,还要翻阅资料。有时候,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关节不好,起身了还得先缓一阵。
9月25日,72岁的杨素莲在家中自学数学题,晚上倩倩回家后,她要给孙女补课。 老人心愿
作为最亲的人
陪伴孙女走完高中
13岁的倩倩正处于青春期,为了不打扰她,记者并未近距离接触倩倩。谈到这个特别的“孙女”,杨素莲一脸幸福。
小时候,杨素莲带着倩倩去公园散步,为了培养孩子的思维,她总会指着飘下的落叶教倩倩:你看那树上飘下的落叶,像飞翔的蝴蝶,随季节生长、凋零……如今,倩倩已经13岁了,在文学方面已经能写优美的散文和诗句。她还在学着写小说,在网上也有发表。
“太婆为人很好,很友善。”杨素莲所在社区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倩倩的确系被遗弃,被老人收养至今,为了帮助倩倩,社区已经为她申请孤儿补助,每月发放750元。
杨素莲拿出一个孙女写过的笔记本,上面有一篇散文《那些时光》,倩倩写道:人的一生有许多时光,有些时光让人难忘终生,有些时光你会转眼忘记。对于我,我的父母就是后者……
杨素莲说,在倩倩心里,他们老两口可能才是她最亲的人。所以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陪伴倩倩走完高中。 (文中人物系化名)华西都市报记者李智摄影报道
第一评
善意而不刻意,真好
□李晓亮
先抄一段儿台词:这些人和他毫无血缘关系,他依然可以保有一份善心和孝心……我现在明白,这个关系,不光存在于官场商场,更渗透在人性里。因为这是中国千百年来,伦理道德和情感的连接。
这段话摘自《中国式关系》大结局,算是主创对片名盖棺定论的终极定义吧。虽然有评论称,剧中的马国梁,好得甚至都透出不真实,但看了近日网络疯传的一顿饭钱照出的“成都好人”;看了退休老太坚持收养弃婴,年逾古稀后仍自学数学想帮助一下孙女,你能说“马国梁”只是剧中一个虚幻形象么?你会不会明白,“中式关系”的精髓,就是融入骨血的慈心善行、伦理人情?
有时,正因收养弃婴的杨老太,还有“宁舍一顿饭、不让老人难堪”的冒菜、勾魂面老板们太少,我们才本能地觉得那些真善美义举,隔老远就能闻出“鸡汤味”。“鸡汤”污名化,也是因鸡精兑多了。好人善举,发乎本能,就是沁心暖胃的鸡汤,多喝有益。
在“中国式过马路”刷屏后,说实话看到“中国式关系”剧名时,第一反应就是官商勾结、蝇营狗苟那一套。不得不说符号化的“马国梁”,刷新了认识,原来人与人间还存留着这么一份挚诚干净的关系。
成都好人,中国好人,其实就在身边,见义勇为的彭州蓝衣哥、仗义施援的尼泊尔地震施粥成都老板,还有“老吾老”悉心照料外地老人的成都苍蝇馆子,“幼吾幼”退休后收弃婴的杨老太……这些好人叠加的力量,不可小觑。事儿虽小,但正是这种不经心不刻意的行善,才真实而震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