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32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艺术中重温光辉岁月 书画圈重走长征路(组图)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29 17:23: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艺术中重温光辉岁月 书画圈重走长征路

-09-29 10:59    文章来源:书画圈网   


       


江西瑞金 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起点

书画圈网闫春玉综述 走进江西瑞金和于都,大街上随处可见的“长征”“红军”等有关的字眼,不由得让人想起82年前发生在这两座城市轰轰烈烈、英勇悲壮的长征故事,虽然已经过82年的历史发展变迁与洗涤,但长征的烙印仍铭记于此,这两座城市也因此而深深印在国人心中。
在这里,书画圈网小编看到大街巷尾的红色革命遗迹游人如织,繁忙的纪念馆讲解员迎来送往,前来参观红色革命圣地的游人被深深的吸引与感染着。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幅壮丽无比的历史画卷,“长征第一山”“长征第一桥”“长征第一渡”……也因此闻名天下。
为了弘扬长征精神、缅怀先辈伟绩,书画圈网小编以书画作品重走长征路,用书画艺术来感染人、教育人,让伟大的长征精神薪火相传。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6-9-29 17:24:17 |只看该作者

《长征第一关》

宋文治《长征第一关》

尺寸:101×73cm

钤印:长征第一关。一九六五年写,瑞金云石山,毛主席办公处,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即从此处出发。文治并记。
宋文治(1919-2001)是江苏太仓人。20世纪初,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工农红军完成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现代革命的 雄伟史诗。作为“万里长征第一关”的瑞金云石山早已成为中国人民所向往的革命圣地。这不仅是云石山的雄伟壮观,更重要的历史赋予了它一种伟大的革命精神。  解放后无数艺术家往来朝圣、写生、外师造化、摄取灵感、改造思想、升华观念。江苏国画院开始的“万里采风长征”便是当时最为著名的艺术活动。
该幅作品全幅取平视角,以长短错综的线条和轻重不一的皴擦表现山势的危险和高峻;又以笔直的松树加以渲染。设色上,则是水墨、花青和淡赭,只用洋红实显远山的壮  阔、连绵的恢宏以及树顶,营造一种朝阳初升时的清丽、流畅和新鲜。而山石间几乎天梯一般悬挂其中的山径,更把这种气势推到极致。
以此可窥作者当年饱满的创作热情。多少年过去了,今天当代人把以“革命圣地”及与革命活动相关为载体的艺术作品称为“红色经典”,此幅《长征第一关》为其同类题材之精品。当书画圈网小编走进云石山,这是一座平地凸起的小山,山中怪石林立,形态各异,并有几百种植物点缀其间,云石山山高不到50米,方园不足千平方米,一条崎岖的台阶小路可直通山顶,中途还有两道石门屏障,山上只有一座古寺庙。就是这座古庙让并不起眼的云石山给人们留下了深刻记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6-9-29 17:25:00 |只看该作者
关山月、黎雄才、傅抱石绘长征第一桥

关山月 设色纸本  镜片  47×72cm 作于1962年的长征第一桥,纯以写生稿出之,笔酣墨畅,激情满怀,让人如临其境。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6-9-29 17:25:31 |只看该作者

2016-09-29 10:59    文章来源:书画圈网   


        


黎雄才先生作于1972年的《长征第一桥》,曾于2008年以140万在广州一家拍卖行释出。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16-9-29 17:26:03 |只看该作者

2016-09-29 10:59    文章来源:书画圈网   


        


傅抱石于1964年1月22日的《长征第一桥》

关山月、黎雄才均是以写生见长的画家,而且两人选取的角度和视角大同而小异,而傅抱石作品则是俯视,三幅作品放在一起对照,有平视的近景和俯视的远景,可清楚地看出革命圣地的往昔模样。
长征第一桥的由来
位于江西瑞金武阳镇武阳村的武阳桥缘何被称为“长征第一桥”?

1930年夏,武阳区游击队负责人杨斗文、刘国兴带领暴动的农民和游击队员,扛着梭标,端上长矛,从武阳桥上杀进县城,活捉恶霸地主,第一次把红旗插在了桥头。此后,武阳工农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迅速地建立了红色政权,并在多次反“围剿”战斗中,不顾敌人阻拦、轰炸,一次次冲过此桥,送弹药、抬担架,支援红军战斗,为反“围剿”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1933年春天,毛泽东带领一批红军战士来到武阳桥,在武阳村绵江两岸调查指导当地的春耕生产,亲自帮助两岸群众犁田插秧。毛泽东还亲自主持召开春耕生产动员大会,亲自授予武阳区和石水乡“春耕模范”奖旗。“春耕生产动员大会会址”至今伫立在武阳桥头,见证着那段红色历史。
1934年夏秋间,随着广昌保卫战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宣告失败,以王明、博古为首的左倾中央,不得不决定实行战略大转移。正在福建闽西战斗的红九军团接到中革军委的命令后,于10月初从长汀出发,7日晚到达瑞金,8日拂晓到达武阳。由于人数众多,桥身单薄,部队通过武阳桥时,桥体摇晃厉害,战士们不得不分批分段过桥。过河火把的亮光与战士的咳嗽声引来了早起的群众。沿河两岸群众纷纷云集在武阳桥旁,把鸡蛋、米果、大豆、花生、草鞋、斗笠送到红军战士手上。年轻力壮的小伙纷纷跳下河水,用身体顶着晃动的桥墩,保证红军顺利过桥。此后,红九军团经会昌、过安远,追随红军主力艰难西去。
从此,武阳桥有了“长征第一桥”的名字,可以说,它是红军长征经过的第一座桥,也是一座“暖心桥”。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16-9-29 17:26:42 |只看该作者

于都县的长征纪念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7#
发表于 2016-9-30 14:44:00 |只看该作者
学习、收藏!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8#
发表于 2016-10-8 04:44:56 |只看该作者
《无题》——聂荣臻

      安顺急抢渡,
  大渡勇夺桥。
  两军夹江上,
  泸定决分晓。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9#
发表于 2016-10-8 05:06:49 |只看该作者
无题》——杨成武

       无边风雨夜,
  天堑大渡横。
  火把照征途,
  飞兵夺泸定。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1 12:41 , Processed in 0.01007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