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齐物见心 · 当代中国写意花鸟画九人展|阴澍雨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6 19:15: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绿影 181cm × 97cm 纸本设色 2015年

秋塘 148cm × 75cm 纸本设色 2016年
在杭州,每年的这个时候,正是吃清明团子的季节,将糯米粉和粳米粉混合加上糖,加入煮熟的艾叶,蒸成团子,这是江南有名的小吃,家家都少不了。初到杭州,对这味道倒也觉得新奇,但我这北方人还是喜欢咸鲜口味,不喜甜食,只是这其中的艾草香味,和着清明时节的温润,留在了记忆中。宁波一带还有一种清明时节的特色美食,叫做“菁馍糍”,与清明团子大同小异,是将糯米粉与一种菁和在一起。在农村,许多农户都自捣菁馍糍,只是最后加工成方形的饼,两面都要沾上松花粉,这是清明团子所没有的。我开始感到很奇怪,这绿绿的饼上一层黄粉,还以为是什么面粉。得知是松花,还是觉得奇怪,哪里采来的这么多的松花粉,家家都要用?后来才发现,山里的春天,到处都是新松,松花很多,连空气中都充盈着松花的气味。

九秋风露 245cm × 125cm 纸本设色 2014年
每年,美院的写生季都是清明前后,大都集中在浙江山区,所以清明的记忆就自然地与山中的草木联系在一起。南方山区的田家风物与北方不同:田间的豆花姿态婀娜;农院中的芍药娇美艳丽;石壁上的杜鹃花生得倔强,横空盛开;野蔷薇爬满了树梢,疯狂又野逸。所有的草木都在雨水的滋养下充满了生命的力量,默默地在生发。
山中最多的是马尾松,被雨水打湿的松树枝干颜色很深,远看黑黑的,是焦墨的气味。松果早已在枝丫上炸开,有的散落在树脚下的落叶里。印象最深的还是新松的香味,松枝上的松油结成一个个小小的颗粒,牢牢地黏在树皮上,持久地散发着清香。松花黄黄的,掩映在绿色中,鲜亮突出。再想起“菁馍糍”的味道,糯米和着青草与松花,与这眼前的景致糅合在一起,凝结为一种自然的味道。山里的鸟种类更多,灵巧得很:小鸟站在细细的松针上,东张西望;成群的灰喜鹊嬉戏鸣叫,左右顾盼,点缀在松间。每年在山中写生,大都住在小客栈或是农户家中,听着房前屋后的流水声,感受着江南春天的意趣,自然地想起“满院泉声山殿凉,疏帘微雨野松香”的诗句来了。

水墨樱桃 137cm × 67cm 纸本水墨 2013年

微雨松香 133cm × 66cm 纸本水墨 2013年
几年时间下来,我积累了大量的写生素材,这其中有很多松树,多是雨中的新松。回到北方,这些年我又去了很多地方,看了不少松树,也画了不少。我到过易县的清西陵,那儿的松树枝干雄强,一股浩然之气;京北的承德也多松树,挺拔独立,就像燕山山脉一样蕴含着稳健的力量;我去年在山东的沂山写生,那里松树种类丰富,姿态多变,枝上也开着松花,在山风里摇动着,总有些清凉之意。但我画的松树,总离不开当年写生的氤氲之气,脑海中也始终萦绕着燕雀在枝头的鸣叫,这些所见所闻的场景、声音、气息都杂陈在画里。
在杭州读书,习惯了南方生活,就总会想念家乡的味道,想念北方的面食、灿烂的阳光。不觉间离开杭州已经十六年。如今的清明,我身处在北京的春天里,熏风拂过,暖暖的,倒也甚是怀念江南的味道了。

池塘生春草 46cm × 58cm 纸本设色 2016年

朝露 69cm × 46cm 纸本设色 2016年

果熟来禽 133cm × 67cm 纸本设色 2016年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9-22 14:32 , Processed in 0.00698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