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24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陕西河南黄帝陵你信哪个?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15 02:57: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惜晖 于 2017-4-15 03:01 编辑

黄帝故里——陕西★无论从古史记载,还是现代学界考证,黄帝都是陕西人,这一点无可置疑!黄帝出生于陕西,也归葬于故里,陕西是民族之根,延安是民族之魂,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是《史记》记载的唯一一座黄帝陵,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号称“天下第一陵”,又称“华夏第一陵”,“中华第一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

黄帝陵古称“桥陵”,是历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黄帝的场所。历史上最早举行黄帝祭祀始于秦灵公三年(前422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畤,专祭黄帝”。自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亲率十八万大军祭祀黄帝陵以来,桥山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之地,保存着汉代至今的各类文物。
中华民国成立后,民国元年(1912年)三月,孙中山先生委派要员专程祭祀黄帝陵,并亲自撰写祭文,颂扬“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体现出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发动侵华战争。为了团结全国人民共同抗战,一致对外,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四月,中国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致祭于黄帝陵,并确定每年清明节为“民族扫墓节”,公祭黄帝陵。1937年清明节,国共两党各派代表前往黄帝陵共同祭奠。毛泽东亲撰《祭黄帝陵文》,宣示“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成为昭告列祖列宗、团结抵御外侮、建立全国抗日统一战线的铮铮誓约。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陕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考虑到黄帝声名远播、威名远扬的无比崇高地位,加之为了与陕西蒲城丰山唐睿宗之桥陵相区别,改桥陵为黄帝陵。自此以后,黄帝陵一名沿用至今。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冬,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题写“黄帝陵”三个大字,命人勒石成碑,置于黄帝陵墓之前。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国民政府将中部县易名为黄陵县,更突显了黄帝陵的独尊地位。


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主席亲自批示,请周恩来总理部署对黄帝陵进行维修保护,并委托郭沫若同志题写“黄帝陵”碑。1988年,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为黄帝陵题词:“炎黄子孙”。1993年清明节,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黄帝陵题词“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1994年起,每年都有国家领导人专程来陕参加公祭活动。陕西黄帝陵祭典的至上性、持续性和唯一性,得到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一致认可。

1961年3月,黄帝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1997年7月,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2年5月,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7年5月,被列为第一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06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黄帝陵祭典)活动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帝故里——陕西,华夏民族永恒的根脉和精神故乡!
★河南伪故里★
“人知有所不为,皆赖有知耻心,如无知耻心,则无事不可为矣,风俗之美,在养民之耻,耻者,治教三大端。”

河南自称黄帝故里,然而历朝历代,从未有国史和正史记载黄帝“生于”新郑,更无在新郑举办国祭黄帝的记录。

“故里”一词,根据《汉语大辞典》、《辞海》《辞源》等辞书解释,是指“故乡”、“老家”。可以看出,家乡就是一个人出生的地方。反言之,就是人们将出生的地方才称为“家乡”、“故乡”、“老家”或者“故里”。非出生地而长期生活、工作的地方只能称为“故地”、“故居”或“第二故乡”。
据此解释,河南新郑没有资格称为黄帝故里,因为新郑根本不是黄帝的生地!
与河南新郑有联系最早的文献是西晋皇甫謐的《帝王世纪》,也是唯一将黄帝与有熊、新郑联系起来的书。至于《水经》、《路史》及以后的《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和地方志书所记载的黄帝与新郑的有关内容全部都引自《帝王世纪》。
《帝王世纪》的学术可靠性并不为学界认可,因为成书太晚(西晋),且作者皇甫谧是一个医生,并非史学家,学术是其兴趣,而非专业。《帝王世纪》涉及黄帝与新郑的记载为:“或曰:黄帝都有熊,今河南新郑也”,“或言故有熊氏之墟,黄帝之所都也”。“或曰”、“或言”就是“有人说”的意思,即坊间流言,没有任何实证,仅此就可以看出新郑鼓吹自己为黄帝故里站不住脚。
退一万步,假设“有人说”为真,那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讲的其实是一个意思,黄帝可能曾在今河南新郑建立过都城。皇甫謐在说到黄帝与新郑的关系时,从未说黄帝出生于新郑,只仅仅说黄帝“可能”曾在此建都。也就是说,黄帝曾在此活动过,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在此工作过。皇甫谧只是认为新郑可能是黄帝迁徙途中逗留、活动的“故地”,而不是出生地的“故里”。
若果要将活动或曾居住之地,说成是“故里”,那么,皇甫谧在其文中所提到的“阪泉”、“涿鹿”、“曲阜”等地,难道都可以说成是黄帝的故里吗?显然不能。如果硬要将黄帝活动或居住过的地方说成“故里”,以此推论,难道也可以将毛泽东当年秋收起义的井冈山、生活过的延安、领导共产党建都的北京,都说成是毛泽东的“故里”?难道要将闹革命离家,新中国成立后居住在北京的其他开国元勋的故里,也都说成是北京吗?周秦汉隋唐时期,所有在京师长安任职或居住的河南人故里都是长安吗?
河南新郑自称黄帝故里,可以休矣!
人要知耻!!!黄帝故里——陕西★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7-4-15 03:01:19 |只看该作者

真假黄帝陵,不要说韩国人,国内也不过如此……

本帖最后由 惜晖 于 2017-4-15 03:02 编辑

目前国内的黄帝陵主要有以下几处:河南灵宝黄帝陵、甘肃正宁黄帝陵、河北涿鹿黄帝陵、陕西延安黄帝陵等,且待俺一一说来。

首先来说河南灵宝黄帝陵河南灵宝黄帝陵附近有许多与有关黄帝的历史记载相符的遗迹,如荆山、铸鼎原、驭龙阁等。现存唐贞元十七年(801)的《轩辕黄帝铸鼎原碑铭并序》一通,它是全国迄今发现的最早记载黄帝功绩和唯一记载黄帝采铜铸鼎历史的碑刻。而且灵宝黄帝陵附近发现了西坡遗址,与黄帝活动年代相合,面积广大,是一个可以容纳二十余万人的城邦,城中心是祭祀场所,遗址附近发现了墓葬。西坡遗址被认为与黄帝有关,入围新世纪开展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期的六大重点发掘遗址。灵宝当地有大量关于黄帝的传说,当地人民每年在传说中黄帝的生日和忌日祭拜黄帝。
这里也仅仅证明它是一个传说,既无史料记载,又无实物证据,很难令人信服。

再说陕西延安黄帝陵《史记》三家注本对黄帝葬地“桥山”的注解均指向于“上郡阳周县”、“子午山”。阳周县是汉代置县名,以前只是叫阳周,”子午山“是陕甘交界子午岭以南的山峰,另外,涿鹿之战实为”浊陸之战“战场离这里也不远。这里三个地点相互印证,证据确凿,几乎没什么悬疑可讲。

接着来说甘肃正宁黄帝陵此处黄帝陵见于众多史籍,如《史记》三家注本对黄帝葬地“桥山”的注解均指向于“上郡阳周县”、“子午山”。上郡阳周县即今甘肃正宁,正宁境内有子午山。
但这种说法是以现代的地名为根据,而上郡黄帝时代几乎可以说毫无疑问是在现在的陕西境内,阳周县西汉初年置,治址在今陕西子长县、横山县一带。《汉书地理志》载:上郡,秦置,高帝元年更为翟国,七月复故。属并州。县二十三。阳周,桥山在南,有黄帝冢。莽曰上陵畴。这里正好和皇帝葬于桥山的说法互相印证。
所以,说皇帝葬于甘肃是没有道理的,皇帝本来就待在陕西,为什么要死了葬到甘肃?

最后来说河北涿鹿黄帝陵支持涿鹿说的学者认为,东汉班固在编纂《前汉书》时,将原在上谷郡涿鹿县(今河北涿鹿 )的黄帝陵移至上郡阳周县,造成了历代史家的谬传(上文所说《史记》三家注本的注释者为唐宋时人,晚于东汉)。

但是古代黄河称”浊水“,涿鹿之战其实是”浊陆之战“的误传,而”浊陆“就位于今天陕西和山西的交界处,因为皇帝部落是在陕西,炎帝部落是在山西河南一带,不可能千里迢迢为了打一场仗跑到远在河北的”涿鹿县“。再加上,这个涿鹿是后来才有的。所以,现在的涿鹿整个县志很可能都是牵强附会,自摆乌龙。
可见在这四处黄帝陵中,不管是史料还是考古、逻辑都指向陕西耀县的黄帝陵才是华夏始祖的葬身之地。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7-4-15 03:04:41 |只看该作者
陕西既是黄帝的诞生地,也是黄帝的归葬地,证据确凿,见之于国史,毫无疑义!而河南自称的所谓“故里”和葬地,没有任何国史记载,也没有任何帝王祭拜过!
★炎黄故里——陕西!2008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任总顾问,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和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任出品人,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了十集大型纪录片《中华文明》,在第一集《曙光初照》中明确叙述:“华夏族的首领黄帝和他的另一位氏族兄弟炎帝的部落都是起源于中国西部的渭水流域,在华山脚下,人们终于找到了仰韶文化最初的源头。”

★炎黄故里——陕西!“积一代之智慧”的《中国通史》,全书共12卷22册,约1400万字,由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总主编,有22位分卷主编、近500人共同撰写,是迄今参与编纂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中国通史,充分反映20世纪学术界研究成果,代表了当代中国史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和集体智慧。《中国通史·第三卷·上古时代(上册)》明确记述:“炎黄部族最早发祥于渭水流域。”

★炎黄故里——陕西!大型通史体《中国民族史》是国家“七五”重点科研项目,由王钟翰主编,是我国目前达到一个新水平的大型通史体民族史专著,是研究中国民族史的权威之作。《中国民族史》明确记述:“古公亶父(周人先祖)以前活动范围集中于泾水(位于陕西)上游。这一地区正是黄帝集团发源之区,而距此不远泾水以南,渭水上游以北今陕西陇县的吴山,又称岳山,据考定即姜姓四岳集团发源之区。”

★炎黄故里——陕西!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保皇派人士杨度(此人坚决支持独夫民贼、窃国大盗袁世凯复辟,名列惩办通缉帝制祸首令第一名)抨击共和,妄议国号,为驳斥杨度关于“中国”和“中华”的看,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一代儒宗、朴学大师,学问与革命业绩赫然”的章太炎,在《民报》第十五号上发表了千古名篇《中华民国解》,对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中华民国”国号进行了解释和分析。章太炎在《中华民国解》论述:“然神灵之育自西方来,以雍梁二州为根本。宓牺生成纪,神农产姜水,黄帝宅桥山,是皆雍州之地。”

★炎黄故里——陕西!徐旭生,生于河南省唐河县。我国著名古史学家、考古学家、教育家,有“中国考古界拓荒者”之称。其巨著《中国古史传说的时代》中论述:“大约华夏集团从陕西、甘肃一带的黄土原上,陆续东迁,走到现在河南、山东、河北连界大平原上,首先同土著的东夷集团相接触”。

★炎黄故里——陕西!蒙文通,四川省盐亭县石牛庙乡人。我国现代杰出的历史学家,在中国古代史及古代学术文化研究领域中造诣很深,成就甚高。傅斯年,山东聊城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学术领导人。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徐旭生认为炎黄和华夏族出自陕西,蒙文通、傅斯年也持类似结论。徐旭生明确的指出:“听到友人说在我工作以前若干年,蒙文通、傅斯年已有相类似的说法,暗中摸索,大致相同,足以证明所得各条并非一人的私见。”

★炎黄故里——陕西!苏秉琦,河北高阳人,我国考古类型学的奠基人。历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考古教研室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苏秉琦在《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一文指出:中国人称自己为华人,根源就出自陕西华山脚下的仰韶文化玫瑰花纹陶盆,玫瑰花是“花族”的图腾,“花族”就是华族,这也就是今天我们自称华夏民族的由来。发表后仅一年,文章被选为1988年高考语文试题,被具有最高权威性的国家机构认定。

★炎黄故里——陕西!金庸,原名查良镛,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社会学家。2007年6月,金庸受北京大学邀请,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作“中国历史大事”的演讲,对中国历史的起源与发展进行论述,在演讲前特别提到:“我讲的不是我独创的学问,而是苏秉琦教授的观点。”而金庸先生所认同的这个观点就是——中华文化不是在黄河一个地方发展起来的,当时主要的文明在陕西华山脚下,炎黄二帝为代表华夏族诞生于陕西渭水流域!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7-4-15 03:05:41 |只看该作者
黄帝生在哪,又埋在哪,谁能拿出有力证明呢?没人拿得出,就别争。黄帝只是一个上古时期的人物,华夏人的祖先,后世人共同纪念而己。你要是能把自己所在地方的经济搞上去,人人有钱,生活富裕,把自己的父母照顾好,比去争一座坟好百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4 23:30 , Processed in 0.00975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