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蒲松龄拮据买不起房 自建茅草屋勉励科举成功 2017-05-06 18:06李成炎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7 16:56: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蒲松龄第一次拥有房子是分家得来的。蒲松龄排行老三,兄弟四人成家之后,因几个嫂子酷似母夜叉,经常吵架闹矛盾。吵闹的结果就是分家。
那么这次分家,蒲松龄到底分到什么呢?“兄弟皆得夏屋,爨舍闲房皆具”,而蒲松龄得到的则是“惟农场老屋三间,旷无四壁,小树丛丛,蓬蒿满之”。由此可见蒲松龄的性情以及其分家后的生活处境。
蒲松龄19岁参加童试,县里、府里、省里皆考第一,21岁时蒲松龄第一次参加乡试未中。蒲松龄曾做诗一首“重门洞豁见中藏,意气轩轩更发扬。他日勋名上麟阁,风规雅似郭汾阳。”,蒲松龄把自己比做郭子仪,可见其雄心大志。然而命运偏偏与其作对,蒲松龄从21岁年起参加乡试,到71岁时才得到个岁贡生的功名。要不是蒲松龄善于养生,恐怕连个岁贡生也捞不到。岁贡生是什么功名?贡生相当于副举人,就是乡试没中,而岁贡生则是因为廪生的资历比较老,做廪生的时间长了,排队挨号侥幸成了副举人。蒲松龄做了这么多年的廪生,按照清朝时期的规定,只是每月能得到六斗米的补助。康熙时期一石大米大概一百八十斤,六斗米还不到一石,换算下来,就是每个月能得到一百多斤大米,这还是按米价比较便宜的时候算的。
那么蒲松龄怎么养家呢?蒲松龄一生有四子一女,可谓负担很重。因为自身的博学多才,虽然科举考试一直不顺,但蒲松龄也结交了许多社会名流。蒲松龄大半辈子靠给同县的孙蕙等老乡做幕僚维持生计,此外最重要的是给同为一县老乡的名门望族毕际有一家做私塾,兼做其他迎送写文字等事物。
康熙时期买一间瓦房子大概需要11两银子就够了,当时县令一年的工资是六十两左右,11两相当于普通百姓一年的收入。这个房价应该算是很低了。但蒲松龄依然买不起房,于是只能自己建。在毕家做私塾给了蒲松龄很大的生活改善。蒲松龄四十九岁那年的端午,也就是在毕家工作了十一年后,给自己建了一栋窄小的房子,说是房子,其实是茅草屋。“聚垤蚁为风雨计,衔泥燕作子孙谋。茅茨占有盈寻地,搜括艰于百尺楼。”“日出当门松似壁,庭开方丈屋如拳。”从这些诗句中都可见证其屋小如拳,相当于现在的隔板房了。房子虽小,但蒲松龄心底喜欢,并赋诗庆祝,称其为绿屏斋。五十七岁这年,蒲松龄又盖个类似大小的小屋,并称其为面壁居,大有勉励自己在科举考试成功之意。
晚年时期的蒲松龄因为几个儿子比较争气,家境渐好,有小康水平,七十岁这年几个儿子的劝说下终于告老还乡,从呆了几十年的毕家回来安度晚年。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6 04:34 , Processed in 0.00705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