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白宗仁:水墨雅音添韵事——张大千与京剧名伶郭小庄的忘年情谊 2017-08-03 19:26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4 05:17: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974年,台北市中华路“国军文艺中心”一楼冠盖云集,欣赏京剧名伶郭小庄的演出。张髯大千这位艺坛老明星,在人群簇拥下,迟到入座,引发一阵骚动。
“国军文艺中心”座落于台北市中华路,一楼戏剧厅,二楼艺术一厅,三楼艺术二厅,是文艺团体集会表演与展览场所。当年我在三楼美术研习教室学画,得以在二楼画廊、三楼画室休息区与这位颇具明星风采的老先生相遇。1976到1983年张大千自美国返台湾定居,也是我就读中学至美术系国画组期间,因此我在年少时与张大千先生有数面之缘。
郭小庄是台湾京剧演员,1979年成立“雅音小集”,专注于京剧表演,《王魁负桂英》是其主要演出剧目之一。张大千1974年2月曾返台,正逢台湾的平剧界邀请在台湾对京剧文化推展有承先启后地位的俞大纲教授,根据南戏佚文、王玉峰的传奇《焚香记》和川剧《情探》,重新编写剧本《王魁负桂英》,由年仅19岁的郭小庄担纲主演。当时的参谋总长赖名汤为了照顾即将离台的张大千,特别安排这出戏提早数日演出,并邀请张大千观赏。《王魁负桂英》原本描述的是传统的多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因俞大纲教授所撰文辞内蕴深厚而显出独特风格。剧中郭小庄唱做俱佳,她饰演的焦桂英性格刚烈自尊,即使在被休弃后犹自簪花坐对明镜,整饬严妆,以绝美之姿走向死亡。最后饰鬼一场,白衫黑发,演得凄凉冤恨,感人落泪。张大千对剧中焦桂英凄艳的造型印象深刻,回到美国环筚庵后,还曾一再在老友面前称道。直到1975年返台之前,张大千才借用《九歌》中的句子,画了这一幅郭小庄饰演焦桂英的鬼魂扮相,要亲自送给名伶郭小庄。

张大千 王魁负桂英 纸本设色 130.2cm× 60.5cm 1975年
张大千此画中,焦桂英一身白衣,长发披散,面色阴沉,脸部特色与神态都与郭小庄剧中扮相极为相似,画上题:“灵之来兮如云,目眇眇兮愁予。观小庄小友妙奏后追想风神,拈图寄赠。老眼昏眊,传神写照,吾愧滋甚。爰翁。六十四年嘉平月,美西环筚庵寄。”
“灵之来兮如云,目眇眇兮愁予”,分别引自《九歌·湘夫人》中“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两句,原诗以湘君口吻追怀湘夫人,取材自祭祀湘水神传说。这两句楚辞中的名句,更为女主人公浓郁哀怨的神情增添了神秘浪漫的色彩。
被誉为京剧界“最年轻国宝”的郭小庄,祖籍河南省滑县,1951年出生于台湾,18岁第一次代表台湾到日本演出《水漫金山寺》,并任当家花旦,打出名号,《王魁负桂英》则是其成名代表作。初演《王魁负桂英》,郭小庄年仅19岁,相对已是古稀之年的张大千而言,年轻的郭小庄当然是“小友”。但大千先生却对她极为厚爱,不仅为她的剧团命名“雅音小集”(1979年成立),意思是今后“雅音”(京剧)的创新,将由“小”庄出面,召“集”有志之士,共同完成。演出《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张大千更将多幅泼墨山水画幅贡献出来,为郭小庄的舞台做衬景。1980年,改良版川剧《王魁负桂英》的舞台帷幕图案,也是张大千采用敦煌佛画中的装饰图案作为题材专门设计的,他甚至还在郭小庄旗袍上作画,两人交情自然是不言而喻。
画此《王魁负桂英》的同时,张大千也为老友俞大纲先生画了一幅《归妹图》,女主角极似郭小庄《王魁负桂英》的扮相。两幅落款均题为“六十四年嘉平月”,也都于1975年在台湾面赠。1976年2月,在台北的“历史博物馆”举行张大千画展时,还特别将这两幅画及1945年所作的《九歌图》卷同时展出,因为他认为如此可以比较出三十年来他的人物作品风格的变化。以此画幅之间,确可理解张大千所谓的风格转变,尤其像《九歌图》卷那么工细的白描用笔法,自从他1957年病目后就不可能再画。
张大千在台湾时期人物画的创作,受限于生理时钟日趋老迈,视力体力已无法与青壮时期相比拟,来台之后工笔技法几成绝响,虽偶有得心应手之作,但整体成就已不如前期。
早年台湾曾经展开一场规模盛大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当时藉由媒体报道、集体座谈、各种展览、表演、演讲,全面性地展开各项文化活动,让中华文化的理念散布到台湾的每个角落。在这样的时代氛围里,张大千也因此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前所未有的重视。严格来说,张大千晚年在台湾被人情包围,如政要、名流、戏剧和演艺人员、摄影师、文艺记者等,应酬作品数量较前尤多,而体力精力皆不如从前,质与量往往无法兼顾。这类作品的共同点是:用笔快速、章法及造型多大同小异。如上文所举的《王魁负桂英》《归妹图》。后来张大千又为《大成》主编沈苇窗画了同稿的一幅,题为《焚香记》,为题自云:“此四年观郭小庄《焚香记》所为粉本。”
万里投荒老画人,栖栖一代岂为身。
衣冠未改中华旧,笔墨能融世界新。
七十精神如旭日,三千弟子有传薪。
平添韵事知多少,髯也堂堂美绝伦。
这是张大千七十岁自画像上刘延涛所题诗句。诗中具体描绘张大千外貌形象,终其一生,所到之处一身传统中国式的装扮,形象鲜明。虽然各界因政治立场或个人因素对张大千评价或有不一,但张大千在台湾曾经拥有的明星般的风采,以及颇富传奇性的一生,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2 14:09 , Processed in 0.00820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