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4-3-23
- 最后登录
- 2025-8-7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39040
- 精华
- 0
- 帖子
- 15031
  
|
民国画事
2017-09-20 20:23
延着前人铺的路,走向更高处
画高山,是一个传统题材,很多画家都曾画过,要想得到市场的认可,有很多讨巧的画法,但傅抱石这幅,明显不是为了“卖得好”而去刻意迎合主流。
傅抱石在这幅画中,融合了他从宋元以来各路画家的作品中所汲取的养分,高古气息浓郁。它像是傅抱石对前人的一次致敬,也像是与自己的一次对话。
前面的那些名家,是这座山。而这白衣高士,是自己。他向他们走去,他想超越他们。
这点勇气,在中国人的文化中,尤其不易。
历史上有很多籍籍无名的画家,不是因为画得不好,而是被传统吓死了。名家本身是一座高峰,你翻过去,他在你脚下,你十万峰峦脚底青;你跪在他面前,他是个障碍,你乌漆嘛黑一片瞎。
你敢不敢上这座山,敢不敢一边尊重它,又一边把他踩在脚下?
傅抱石有这种勇敢。
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傅抱石的作品,神秘浩渺,传神动人,他好像是被上天选中的那一个。
天才固然是一方面,但他的努力也不可忽视。
![]()
傅抱石作画
生于修伞匠家庭,童年上不起学,在私塾窗外“听墙脚”,在裱画店、瓷器店当学徒,学国画、书法、篆刻,整日泡在旧书店看书,老板特意破例借书给他,他就把书手抄下来读。少年傅抱石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只要是触手可及的知识,就疯狂吸收。超强的自学和自律能力,让他22岁写出第一部国画著作,23岁写出印学著作,一路成为国画大师。
不因上不起学,就甘于不学无术,不因父亲是修伞匠,就放弃艺术理想,无论什么困难挡在他眼前,他始终眺望远方。
因为远方,有一座山,那座山峰之高,看起来可望而不可及。但他知道,只要不断向前走,向上走,即使不能达到顶峰,也会离顶峰越来越近。
![]()
傅抱石《高山仰止》局部
《高山仰止》中,傅抱石把自己画在山脚,这是他的谦虚。
但谦虚只是给大家个面子,让他进步的是内心的骄傲。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这山在他眼前,他觉得自己能走上去。
高山在前,他拾级而上,前路漫漫,步履弥艰,但他始终有一种内在的自信,相信自己可以到达顶峰,眺望更远的风景,成为更好的艺术家。
因此尽管周遭风景变化无常,他始终不懈攀登,笼天地于形内,诉万物于笔端。
他当然走上去了,于是成为了我们眼中的高峰。
上天吝啬,这趟旅程只让他走了61个春秋,但光是他留下的精彩笔墨,已经足够我们细细回味。
傅抱石市场:高山般的稳定存在
当然,拥有如此高度的傅抱石作品,在市场上一直都是高山一般的价格。
高山题材的作品,没有这么大尺幅的,也能轻松拍出数千万元的高价。
今春嘉德拍卖的《早随烟月上瞿塘》,尺幅是 185厘米长,60厘米宽,成交价高达8000万元。
![]()
甲申(1944年)作 《早随烟月上瞿塘》 立轴 设色纸本 185×60cm
成交价 RMB 80,500,000
2017-06-19中国嘉德2017春季拍卖会
1944年的《杜甫九日蓝耕会饮诗意图》,高 208cm,宽59.5cm,在北京保利2012年春季拍卖会的成交价更是高达9200万。
![]()
1944年作《杜甫九日蓝耕会饮诗意图》 立轴 设色纸本 208×59.5cm
成交价 RMB 92,000,000
2012-06-03 北京保利2012春季拍卖会
而傅抱石的作品一旦从大尺幅变成巨幅,那价格又要加零了。比如北京保利2016年春拍这件著名的《云中君和大司命》,成交价高达2.3亿!
![]()
1954年作《云中君和大司命》 镜心 设色纸本 114×315cm
成交价:RMB 230,000,000
2016-06-04 北京保利2016春季拍卖会
今年春拍刚刚成交的这幅茅山雄姿,也属于傅抱石的巨幅山水,更是高达1.8亿。
![]()
1965年作 茅山雄姿 镜心 设色纸本 106.5×276.5cm
成交价:RMB 186,875,000
2017-06-05 北京保利十二周年春季拍卖会
香港保利这件傅抱石《高山仰止》,尺幅和《茅山雄姿》差不多,不知将有何表现?我们拭目以待。
![]()
傅抱石《高山仰止》
设色纸本 立轴 一九六二年作
尺寸:177 x 97cm
番外篇
傅抱石的伯乐:用心良苦徐悲鸿
此次香港保利拍卖,还有一幅少见的作品,来自傅抱石的伯乐,徐悲鸿。
1931年,年近30岁的傅抱石还在家待业,很是落魄。有一天,他看到报纸上说,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徐悲鸿带着学生去庐山写生,返程路过南昌,于是他就计划好,拿着自己的画作和印章,去旅馆拜访徐悲鸿。
![]()
傅抱石与徐悲鸿等人在南昌合影留念
徐悲鸿看到傅抱石的印章拓片,虽然刻得不错,但边款署名却是“赵之谦”,心下疑惑不解。傅抱石不好意思地说,这些图章是他仿制赵之谦的作品,用来维持生计的。
徐悲鸿非但没有瞧不起傅抱石,反而在看过他的印章和画之后,觉得这个有点窘迫的青年是个可造之才。于是,徐悲鸿亲自去傅抱石家里,鼓励他留学深造,还设法为傅抱石筹集了经费,助他去日本留学。傅抱石留学归来,两人更是成为了同事。
徐悲鸿一生都在做伯乐,为中国画坛挑选千里良驹。齐白石、傅抱石的成功,先后印证了徐悲鸿的识人眼光。
他笔下的马,也带着一种革新中国画坛的使命感。
![]()
Lot415 徐悲鸿《万马奔腾》镜心 设色纸本 一九四六年作
诗堂:约0.9平尺
画:约3.6平尺
诗堂: 八骏自由驰骋,浑如万马奔腾。尾鬣生风岪郁,神情磅礴如蒸。自将追星逐电,定再地裂天崩。期待英雄人物,前来独驭超棨。一九五九年六月七日,郭沫若。钤印:「郭沫若」
题识:
卅五年大寒遣兴写于北平,悲鸿。
钤印:「悲鸿之印」、「徐悲鸿印」
鉴藏印:「杨第甫印」、「刘美贤印」
著录:
1.<郭沫若年谱(下)>,页225,江苏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四月。
2.<郭沫若年谱·下卷>,页271,天津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五月。
出版:<湖南群众文艺>,封面,一九七九年第10期。
![]()
出版物封面
徐悲鸿的马我们见过很多,但这幅《万马奔腾》在徐悲鸿众多八骏图中极为少见,原因在它独特的构图。
一般国画八骏图,都选用横向构图,因为比较符合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方便展开布局,但这幅却采用了竖向构图,布局难度相应加大。但徐悲鸿心中也早有计较,画中的八匹马,近大远小,其实是按照西方的透视法则来安排的。
细看这前赴后继画的八匹奔马,身躯与四蹄姿态各不相同,既符合解剖学构造,也有骏马飞驰的豪放。徐悲鸿采特意用白粉涂就骏马的前额,如同西方油画的提亮手法。
![]()
这些中西结合的独特构思,带有徐悲鸿强烈的风格,也反映了他力图为中国画注入写实血液的想法。
此画创作于1946年,抗日战争刚刚胜利结束,中国画坛百废待兴,徐悲鸿画下意气风发的《八骏图》,想必也是对中国画坛的未来寄予了极高的希望。
郭沫若看到这幅《万马奔腾》时,也大加赞赏,并在画面上方题诗云:“八骏自由驰骋,浑如万马奔腾。尾鬣生风岪郁,神情磅礴如蒸。自将追星逐电,定再地裂天崩。期待英雄人物,前来独驭超棨。”
这首诗郭沫若大概也很喜欢,于是1983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和天津人民出版社分别出版的《郭沫若年谱》中,对此题写与诗文均有专门条目记录。
悲鸿和抱石,对艺术都是满腔激情,也大概因为一腔真情给了艺术,于是都成了短命的人。不知他们若是活得久长一点,今日画坛,又该是何样光景呢?
“民国画事,深情讲述艺术家,专业解读艺术品,直接深入艺术市场。致力于做最好的艺术自媒体,写最好看的艺术文章。——人生不长,你需要读点好东西。关注我们,持续接收好文章。”
延着前人铺的路,走向更高处
画高山,是一个传统题材,很多画家都曾画过,要想得到市场的认可,有很多讨巧的画法,但傅抱石这幅,明显不是为了“卖得好”而去刻意迎合主流。
傅抱石在这幅画中,融合了他从宋元以来各路画家的作品中所汲取的养分,高古气息浓郁。它像是傅抱石对前人的一次致敬,也像是与自己的一次对话。
前面的那些名家,是这座山。而这白衣高士,是自己。他向他们走去,他想超越他们。
这点勇气,在中国人的文化中,尤其不易。
历史上有很多籍籍无名的画家,不是因为画得不好,而是被传统吓死了。名家本身是一座高峰,你翻过去,他在你脚下,你十万峰峦脚底青;你跪在他面前,他是个障碍,你乌漆嘛黑一片瞎。
你敢不敢上这座山,敢不敢一边尊重它,又一边把他踩在脚下?
傅抱石有这种勇敢。
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傅抱石的作品,神秘浩渺,传神动人,他好像是被上天选中的那一个。
天才固然是一方面,但他的努力也不可忽视。
![]()
傅抱石作画
生于修伞匠家庭,童年上不起学,在私塾窗外“听墙脚”,在裱画店、瓷器店当学徒,学国画、书法、篆刻,整日泡在旧书店看书,老板特意破例借书给他,他就把书手抄下来读。少年傅抱石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只要是触手可及的知识,就疯狂吸收。超强的自学和自律能力,让他22岁写出第一部国画著作,23岁写出印学著作,一路成为国画大师。
不因上不起学,就甘于不学无术,不因父亲是修伞匠,就放弃艺术理想,无论什么困难挡在他眼前,他始终眺望远方。
因为远方,有一座山,那座山峰之高,看起来可望而不可及。但他知道,只要不断向前走,向上走,即使不能达到顶峰,也会离顶峰越来越近。
![]()
傅抱石《高山仰止》局部
《高山仰止》中,傅抱石把自己画在山脚,这是他的谦虚。
但谦虚只是给大家个面子,让他进步的是内心的骄傲。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这山在他眼前,他觉得自己能走上去。
高山在前,他拾级而上,前路漫漫,步履弥艰,但他始终有一种内在的自信,相信自己可以到达顶峰,眺望更远的风景,成为更好的艺术家。
因此尽管周遭风景变化无常,他始终不懈攀登,笼天地于形内,诉万物于笔端。
他当然走上去了,于是成为了我们眼中的高峰。
上天吝啬,这趟旅程只让他走了61个春秋,但光是他留下的精彩笔墨,已经足够我们细细回味。
傅抱石市场:高山般的稳定存在
当然,拥有如此高度的傅抱石作品,在市场上一直都是高山一般的价格。
高山题材的作品,没有这么大尺幅的,也能轻松拍出数千万元的高价。
今春嘉德拍卖的《早随烟月上瞿塘》,尺幅是 185厘米长,60厘米宽,成交价高达8000万元。
![]()
甲申(1944年)作 《早随烟月上瞿塘》 立轴 设色纸本 185×60cm
成交价 RMB 80,500,000
2017-06-19中国嘉德2017春季拍卖会
1944年的《杜甫九日蓝耕会饮诗意图》,高 208cm,宽59.5cm,在北京保利2012年春季拍卖会的成交价更是高达9200万。
![]()
1944年作《杜甫九日蓝耕会饮诗意图》 立轴 设色纸本 208×59.5cm
成交价 RMB 92,000,000
2012-06-03 北京保利2012春季拍卖会
而傅抱石的作品一旦从大尺幅变成巨幅,那价格又要加零了。比如北京保利2016年春拍这件著名的《云中君和大司命》,成交价高达2.3亿!
![]()
1954年作《云中君和大司命》 镜心 设色纸本 114×315cm
成交价:RMB 230,000,000
2016-06-04 北京保利2016春季拍卖会
今年春拍刚刚成交的这幅茅山雄姿,也属于傅抱石的巨幅山水,更是高达1.8亿。
![]()
1965年作 茅山雄姿 镜心 设色纸本 106.5×276.5cm
成交价:RMB 186,875,000
2017-06-05 北京保利十二周年春季拍卖会
香港保利这件傅抱石《高山仰止》,尺幅和《茅山雄姿》差不多,不知将有何表现?我们拭目以待。
![]()
傅抱石《高山仰止》
设色纸本 立轴 一九六二年作
尺寸:177 x 97cm
番外篇
傅抱石的伯乐:用心良苦徐悲鸿
此次香港保利拍卖,还有一幅少见的作品,来自傅抱石的伯乐,徐悲鸿。
1931年,年近30岁的傅抱石还在家待业,很是落魄。有一天,他看到报纸上说,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徐悲鸿带着学生去庐山写生,返程路过南昌,于是他就计划好,拿着自己的画作和印章,去旅馆拜访徐悲鸿。
![]()
傅抱石与徐悲鸿等人在南昌合影留念
徐悲鸿看到傅抱石的印章拓片,虽然刻得不错,但边款署名却是“赵之谦”,心下疑惑不解。傅抱石不好意思地说,这些图章是他仿制赵之谦的作品,用来维持生计的。
徐悲鸿非但没有瞧不起傅抱石,反而在看过他的印章和画之后,觉得这个有点窘迫的青年是个可造之才。于是,徐悲鸿亲自去傅抱石家里,鼓励他留学深造,还设法为傅抱石筹集了经费,助他去日本留学。傅抱石留学归来,两人更是成为了同事。
徐悲鸿一生都在做伯乐,为中国画坛挑选千里良驹。齐白石、傅抱石的成功,先后印证了徐悲鸿的识人眼光。
他笔下的马,也带着一种革新中国画坛的使命感。
![]()
Lot415 徐悲鸿《万马奔腾》镜心 设色纸本 一九四六年作
诗堂:约0.9平尺
画:约3.6平尺
诗堂: 八骏自由驰骋,浑如万马奔腾。尾鬣生风岪郁,神情磅礴如蒸。自将追星逐电,定再地裂天崩。期待英雄人物,前来独驭超棨。一九五九年六月七日,郭沫若。钤印:「郭沫若」
题识:
卅五年大寒遣兴写于北平,悲鸿。
钤印:「悲鸿之印」、「徐悲鸿印」
鉴藏印:「杨第甫印」、「刘美贤印」
著录:
1.<郭沫若年谱(下)>,页225,江苏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四月。
2.<郭沫若年谱·下卷>,页271,天津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五月。
出版:<湖南群众文艺>,封面,一九七九年第10期。
![]()
出版物封面
徐悲鸿的马我们见过很多,但这幅《万马奔腾》在徐悲鸿众多八骏图中极为少见,原因在它独特的构图。
一般国画八骏图,都选用横向构图,因为比较符合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方便展开布局,但这幅却采用了竖向构图,布局难度相应加大。但徐悲鸿心中也早有计较,画中的八匹马,近大远小,其实是按照西方的透视法则来安排的。
细看这前赴后继画的八匹奔马,身躯与四蹄姿态各不相同,既符合解剖学构造,也有骏马飞驰的豪放。徐悲鸿采特意用白粉涂就骏马的前额,如同西方油画的提亮手法。
![]()
这些中西结合的独特构思,带有徐悲鸿强烈的风格,也反映了他力图为中国画注入写实血液的想法。
此画创作于1946年,抗日战争刚刚胜利结束,中国画坛百废待兴,徐悲鸿画下意气风发的《八骏图》,想必也是对中国画坛的未来寄予了极高的希望。
郭沫若看到这幅《万马奔腾》时,也大加赞赏,并在画面上方题诗云:“八骏自由驰骋,浑如万马奔腾。尾鬣生风岪郁,神情磅礴如蒸。自将追星逐电,定再地裂天崩。期待英雄人物,前来独驭超棨。”
这首诗郭沫若大概也很喜欢,于是1983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和天津人民出版社分别出版的《郭沫若年谱》中,对此题写与诗文均有专门条目记录。
悲鸿和抱石,对艺术都是满腔激情,也大概因为一腔真情给了艺术,于是都成了短命的人。不知他们若是活得久长一点,今日画坛,又该是何样光景呢?
“民国画事,深情讲述艺术家,专业解读艺术品,直接深入艺术市场。致力于做最好的艺术自媒体,写最好看的艺术文章。——人生不长,你需要读点好东西。关注我们,持续接收好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