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1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轼最动真情的两首诗,它的真正意思却很少有人能知道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 08:49: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扬帆 于 2017-10-1 08:50 编辑

发现历史

2017-09-30 22:59


苏轼的诗都是他的真情流露。今天我们和大家说的是他和他的堂妹之间的一段情。而那个堂妹正是他的二伯幼女小二娘。那么做为堂妹的小二娘会和苏东坡有什么样的情呢,难道有爱情吗?有人说那是他的初恋情人,真的吗?而他写给她的诗又暗含着什么样的感情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一段故事吧。

苏轼

原来苏东坡有一个二伯苏涣,有三子四女,苏涣是苏家最先当官的人,一直在外面。后来东坡的祖父去世,他父亲远游归来,他的叔叔和家属也回来奔丧。这时堂兄堂妹就有机会相见,也可以一同玩耍。据苏东坡说,他堂妹“慈孝温文”。因为二人同姓,自然联姻无望,倘若是外婆家的表妹,便没有此种困难了。

苏轼

再到后来,此堂妹嫁与一个名叫柳仲远的青年。以后,苏东坡在旅游途中,曾在靖江她家中住了三个月。在堂妹家盘桓的那些日子,东坡写了两首诗给她。那两首颇不易解,除非当做给堂妹的情诗看才讲得通。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东坡寄给周邠一首杭州牡丹诗,诗云:
羞归应为负花期,已是成荫结子时,与物寡情怜我老,遣春无限赖君诗。玉台不见朝酣酒,金缕犹歌空折枝,从此年年定相见,欲师老圃问樊迟。  

苏轼

其中本来是写牡丹的,但是诗里成荫结子折枝与牡丹无关呀,这就值得怀疑,苏轼似另有所指。再有“从此年年定相见”,是别离“再见”口气,非与周邠有什么了不得的交情,年年定要相见的口气,为什么要和年年相见呢?“与物寡情怜我老”,又是久别故人重逢口气,与当时情况似不相符。若此诗解作为小二娘而作,却明明是杜牧之“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小二娘已生子为母的感叹!再有“欲师老圃问樊迟”,示有结邻之意。后来东坡果买田宜兴,这种解法,那么这首“牡丹诗”就会全明白了。这是与小二娘有难割舍的一种感情在里面呀!

王润之

还有一首诗,那是在小二娘家宴时所做的。叫咏瑞香诗
上宛夭桃自作行,刘郎去后几回芳。
厌従年少追新赏,闲对宫花识旧香。
欲赠佳人非泛洧,好纫幽佩吊沉湘。
鹤林神女无消息,为问何年返帝乡。

苏轼

其中第三四句就很耐人寻味,恋旧的意思很明显。很可能指以前的爱人。而我们清楚,苏轼当时眼前面对的是小二娘呀。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不是很值得怀疑吗?有一番遐想吗?
而再到后来苏东坡晚年流放在外之时,听说堂妹逝世的消息,他写信给儿子说“心如刀割”。他写祭文:“维令我妹,慈孝温文,事姑如母,敬夫如宾。……
后人评价,明明是祭仲永的文字,章法以妹为主,以妹婿为宾,……可见情有多情深意笃。

苏轼

后来在他流放归来途经靖江之时,堂妹的坟就在靖江,他虽然此时身染重病,还是挣扎着到坟上,向堂妹及其丈夫致祭。另外一个事实就是老友苏颂去世,他只是让儿子去了,而自己却拖着病身亲自到柳氏夫妇墓前哭泣:天厄于南,天降罪戾,方之古人,百死有溢。天不亡我,亡其朋戚,如柳氏妹,夫妇连壁。云何两逝,不整遗一。……意重情深!
第二天,有几个朋友去看他,发现他躺在床上,面向里面墙壁,正在抽搐着哭泣。他的那份情,可以说,似有似无,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苏轼

东坡就是这样重情重义的一个人。而在他身边的亲人堂妹与他从小虽然在一起时间不长,但也青梅竹马,产生了那么情愫也就可以理解了。或者我们说,小二娘就是他的初恋情人。而小二娘居于苏轼心目中这样的位置,当然就苏轼就会永远难以忘怀了,刻骨铭心!
苏轼是那样重情义,那么对于别人呢,明天我们再看苏轼与他的两个妻子的故事。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7-10-1 08:50:55 |只看该作者
文人故事,不必当真,不必哂视,可作趣谈,可当轶事。文人故事,不必当真,不必哂视,可作趣谈,可当轶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7 16:49 , Processed in 0.00852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