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朱元璋登基时吟诗一首,前两句哄堂大笑,念完后两句满朝鸦雀无声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8 18:14: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导语: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的人都知道书中第一个写的就是朱元璋,也知道他从小家境不好,读的书不多,但是打仗却有自己的一套,不过他自己也知道知识是很重要的,所以后来又开始学习,水平比以前是有提高的,不过却还是不敢恭维。
​不过朱元璋心态还是很好的,并没有因为文化不高而羞于作诗而是恰恰相反。所以他作诗的水平我们也能猜得到,一般都是通俗易懂的,好诗偶尔也还是有的,比如他的一首打油诗: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通俗且直白,说自己很忙。
《不第后赋菊》中写到: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朱元璋看到觉得很好,自己也模仿也写了首: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小编觉得“都吓杀”超霸气有没有?
​再来说说朱元璋登基的时候了,他听到远处有鸡鸣突然诗兴大发说道:“鸡叫一声撅一撅。”大臣们都知道他的作诗水平,所以对他没有太大期望,但听完这句还是忍不住笑声,接着朱元璋又说出第二句:“鸡叫两声撅两撅。”这下大臣都忍不住了笑了起来,有人甚至为他想好了后两句:鸡叫三声撅三撅,鸡叫四声撅四撅。
​朱元璋没理会,沉思一会接着说道:“三声唤出扶桑日。”这句话一出来没人再敢笑了,这时候朱元璋高声说出最后一句:“扫退残星与晓月!”

最后这一句可谓是点睛之笔,表达了自己的宏图理想。要说这诗多么精品也没有,只不过以他的水平加上前两句如此俗的情况下能写出此诗确实不易。朝堂先是一片鸦雀无声,紧接着大臣们纷纷忍不住称赞。
导语: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的人都知道书中第一个写的就是朱元璋,也知道他从小家境不好,读的书不多,但是打仗却有自己的一套,不过他自己也知道知识是很重要的,所以后来又开始学习,水平比以前是有提高的,不过却还是不敢恭维。
​不过朱元璋心态还是很好的,并没有因为文化不高而羞于作诗而是恰恰相反。所以他作诗的水平我们也能猜得到,一般都是通俗易懂的,好诗偶尔也还是有的,比如他的一首打油诗: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通俗且直白,说自己很忙。
《不第后赋菊》中写到: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朱元璋看到觉得很好,自己也模仿也写了首: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小编觉得“都吓杀”超霸气有没有?
​再来说说朱元璋登基的时候了,他听到远处有鸡鸣突然诗兴大发说道:“鸡叫一声撅一撅。”大臣们都知道他的作诗水平,所以对他没有太大期望,但听完这句还是忍不住笑声,接着朱元璋又说出第二句:“鸡叫两声撅两撅。”这下大臣都忍不住了笑了起来,有人甚至为他想好了后两句:鸡叫三声撅三撅,鸡叫四声撅四撅。
​朱元璋没理会,沉思一会接着说道:“三声唤出扶桑日。”这句话一出来没人再敢笑了,这时候朱元璋高声说出最后一句:“扫退残星与晓月!”

最后这一句可谓是点睛之笔,表达了自己的宏图理想。要说这诗多么精品也没有,只不过以他的水平加上前两句如此俗的情况下能写出此诗确实不易。朝堂先是一片鸦雀无声,紧接着大臣们纷纷忍不住称赞。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6 17:36 , Processed in 0.00725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