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作技艺与工艺品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5 05:16: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苏州“何德何能”成为皇室的代工厂? 文藏 2018-03-03 10:00:00
经历过元代的低迷、沉寂,明清两代苏州迎来了最为繁荣的时期。此时的苏州因有着便利的水陆交通,又是濒临太湖的鱼米之乡,在明清江南地区农业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和区域分工的影响下,城市工商业得到进一步繁荣发展。到了清朝前期,苏州已经成为全国经济文化最为兴盛的城市。

清乾隆 竹雕灵芝纹如意 故宫博物院藏

随着苏州工商业贸易的壮大,该地区产生了一套民间易学易懂、书写便捷的「商用记数符号」,即苏州码子,它广泛应用于当时的中药店、裁缝店、杂货店、五金店、屠宰场以及钱庄、银号等各种商业场合,又在明清苏州经济的广泛流通下流行于全国各地、甚至进入宫廷。

在阿拉伯数字在中国普及前,苏州码子是民间最为通用的数字符号,客观上推动了明清以来商贸的广泛流通,即使今天仍有地区在沿用,它是明清苏州经济发展成果的一个重要见证。

清康熙 蓝色地大天华锦 故宫博物院藏

经济上的发达同样促进了苏州文化上的兴盛,文化上的繁兴又反哺苏作的发展。这种经济与文化的良性循环无疑是受到苏州当地「静雅巧儒、文风画境」的吴文化滋养。社会各阶层无论是达官显宦、巨商富贾还是平民百姓,一方面在商业上有着强烈的进取心,通过勤劳智慧追求物质享受;另一方面,政府在政治上严加管控的局面并没有改变,苏州民众骨子里又继承了强烈的市隐心态和文人风气,这种隐逸的心态和文人风气共同塑造了苏州地区民众温文尔雅、尚文重教的性格特点。

清康熙 蓝色地大天华锦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苏州民众对文化的积极投入,造就了人文经济环境下苏州科举和苏州工商业皆为全国之最,各种文化门类亦空前繁荣,无论在经学、史学、经济、科技、文学、戏曲、美术、建筑等各个方面都有杰出贡献,苏州一时人文荟萃,成为全国性的文化中心。

明 沈周 虎丘十二景图册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其中,吴门画派有着典型的文人风气,它的诞生对苏作的发展起了重要影响。为了追求吴门书画中山水庭园的真实意境,苏州文人利用苏作匠人之手将书画意境真实地再现出来,包括苏州香山帮古建筑营造技艺、宋锦、苏绣、桃花坞木刻年画、剧装戏具、缂丝、苏扇、玉雕、竹雕、碑刻等在内几乎所有苏作技艺门类都可见吴门书画的身影。

清乾隆 剔红嵌碧玉交螭宝盒 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剔红嵌碧玉交螭宝盒款识 故宫博物院藏

皇家营建—苏州香山帮营造技艺崛起在吴门画派的推动下,苏州手工业技艺被赋予雅俗并蓄、精致实用、文人气息浓厚的吴文化内涵,成为独一无二的「苏作」。广义上的苏作涉及苏州地区吃、穿、住、用等方方面面,其中最为突出的即是苏州香山帮营造技艺。

明 沈周 虎丘十二景图册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苏州香山位于太湖之滨,史书曾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于香山」的记载,人称「香山帮匠人」,今天「香山帮」已经成为太湖流域营造匠人的统称。自宋代开始,香山匠人就已经开始活跃在江南园林、皇家园林乃至皇家宫殿的营建活动中。

褉赏亭上的苏式彩画

随着苏州地区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至明清时期,香山帮营造已经成为技术精湛、分工细化、工种齐备的营造技艺,其中又以大木作领衔,涵盖了大木营构、小木装修、园林建筑、砖石雕刻、灰塑彩画等类别。

翊坤宫建筑上的苏式彩画

在吴文化的孕育下,香山帮的建筑艺术反映了当时苏州一带的才情意趣,其中最能体现香山帮建筑特点的当首推苏州地区私家园林,其多变的样式、自由的布局,将匠人技艺与苏州地区吴门画派理念完美结合,最终形成了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苏式(苏派)建筑风格,因此香山帮匠人又被称为「吴地匠人」、「吴工」、「香山梓人」。

养性殿建筑上的苏式彩画

除此之外,在苏州地区造园活动兴盛、文人倡导优质硬木制做家具的影响下,明清时期吴地匠人的小木作工艺同样取得很高的造诣,产生了以苏州为生产中心的硬木家具—苏作家具,其简练的造型、严谨的结构、考究的选材、适度的装饰、精细的工艺受到民间追捧,成为社会风尚。

储秀宫建筑上的苏式彩画

明清时期的苏作技艺不仅引领了社会风尚,其独到价值还在于其从民间走向宫廷、从市井登上大雅之堂,从而促进整个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早在明初南京宫殿及明永乐朝北京紫禁城营建时,香山帮的能人巧匠就参与到工程建设中,并在共同制定明官式建筑的范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翊坤宫东配殿上的苏式彩画

固然明清官式建筑总体上规整、保守,香山帮匠人并未得到如造作苏州园林般自由发挥和施展的天地,但是在很多建筑大木细节上,特别是明官式建筑上,我们仍可发现种种江南建筑元素。特别是在内檐装修、彩画装饰、建筑选材上,苏作技艺深远地影响着当时统治者的审美情趣,特别是在生活气息浓厚的殿宇、皇家园林等地方。

清顺治 蓝色缂丝云龙纹褂料 故宫博物院藏


清顺治 蓝色缂丝云龙纹褂料 故宫博物院藏

这客观上推动了苏作所依赖的吴文化乃至江南文化在宫廷的传播与影响。如内檐装修在明清苏州地区的大量制作,缂丝、织绣等本地优势工艺被加入到苏作装修中去,成为「苏州样」装修的一大特色,其品种繁多、工艺精细、典雅大气的特点,恰到好处地反映出宫廷生活在精神层面上的追求;同样取材于苏州织锦和吴门画风的苏州彩画,具有设色淡雅、纹样自由、意境深远的南方彩画风格,也伴随着苏式建筑营建技艺传入宫廷,在融合北方皇家彩画特点的基础上,成为官式彩画中的重要一类—苏式彩画。

清顺治 蓝色缂丝云龙纹褂料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虽然在形式、装饰上官式苏画已经有所变革并趋程式化,但是早期苏式彩画在装饰皇家园林建筑的亭、台、轩、榭等园林小品类建筑上所表达的贴近生活、自由活泼的人文主题等等皆与苏州地方彩画及吴门书画是基本保持一致的。
宫廷御作—苏作工艺的进步与发展

明 子冈款青玉雕过枝花卉山水人物盒 故宫博物院藏


明 子冈款青玉雕过枝花卉山水人物盒拓片 故宫博物院藏


明 子冈款青玉雕过枝花卉山水人物盒款识 故宫博物院藏

明清宫廷内很大一部分手工艺珍品同样来自苏作。例如苏作玉器,早在宋代朝廷在苏州地区设立的造作局即有玉工,明清时期主要由苏州织造承担为宫廷制作玉器的任务。而到了清朝中后期,部分苏作技艺还吸纳西方文化因素,使得苏作呈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有利于苏作技艺的改进和发展。

明 子冈款青玉雕龙耳觯式杯 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黄振效款象牙镂雕小舟及款识 故宫博物院藏

苏作技艺与工艺品不但广泛在宫廷与民间流传,同时苏作匠人亦善于科学归纳、总结、传承苏作手工技艺:香山建筑帮著名的工匠姚承祖所著《营造法原》是传承研究苏派建筑的经典著作;明代张问之的《造砖图说》则详细记录了苏州金砖的制作工艺与技术;明末孙云球的《镜史》记载了苏州作为我国最早制造眼镜的重要地点之一以及制造各种光学仪器的经验;清末沈寿的《雪宧绣谱》记载了苏绣的绣谱和经验。这些都是研究苏作技艺非常宝贵的文献史料与科技著作。

原文作者:吴伟(作者系故宫博物院工程管理处助理工程师)
原文来源:《紫禁城》2016年8月刊《苏韵流芳 苏作、苏州与吴文化》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6 09:06 , Processed in 0.00820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