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15-10-11 17:45 编辑
千年瓷都-景德镇
以瓷都闻名天下的景德镇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毗邻浙江、安徽,是我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同时也位于“五山两湖”(黄山、庐山、龙虎山、三清山、九华山、千岛湖、鄱阳湖)风景区的中心,是我国的王牌旅游景点之一。景德镇以生产瓷器著称,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制瓷历史,其名称来历与瓷器息息相关:北宋真宗景德年间(公元1004年~1007年),由于该地烧制的精美御瓷获真宗赞赏,瓷器上底款书“景德年制”,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景德镇由此得名,并且名扬天下。千百年来,景德镇陶瓷艺术成为中国和世界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 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这是景德镇瓷器的真实写照。历史上,景德镇的艺术陶瓷是根据宫廷画家设计好的画面、图案或根据民间沿袭下来的优秀图案,由专门的画工将其复制在胚胎瓷器上再经过烧制而成。由于品质佳,在唐、宋、元、明、清,景德镇便是皇宫用瓷的生产基地。瓷器从一产生便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尤其到了明代,景德镇便已成为全国的制瓷业中心,所产瓷器不仅受到国人的青睐,而且还远涉重洋到了海外,同样受到热烈欢迎。 如今,陶瓷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日用陶瓷为主,兼制工业陶瓷、建筑卫生陶瓷、特种陶瓷等百花争艳的大陶瓷格局。陶瓷在景德镇市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拥有原料、生产、销售、科研、教育的综合配套优势。陶瓷研究开发体系更是越来越完备,已经拥有包括国家轻工业总局陶瓷研究所、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在内的三级研究机构,并成立了我国唯一的一所培养陶瓷高级专业人才的高等学府—景德镇陶瓷学院。 陶瓷的故乡在中国,英语“china”若大写就是“中国”,而小写就是“瓷器”。然而,中国的陶瓷艺术却荟萃在景德镇。那么,景德镇的瓷器到底有什么魅力呢? 景德镇是享誉世界的“瓷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 景德镇属江西省直辖市,位于江西东北部,毗邻浙、皖,下辖乐平市、浮梁县、珠山区、昌江区,全市土地面积5248平方公里,总人口为149.92 万人。 景德镇地处黄山余脉怀玉山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是典型的江南 红壤丘陵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和西北部多山,群峰林立,岗 峦重迭,最高峰海拔达1618米,东南、 西南部多丘陵和平原, 海拔多在 200米以下,地势较为舒缓。境内河川交错,北部昌江、 南部乐安河纵贯 全境,属长江流域鄱阳湖水系。 景德镇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全年日照充足,雨量丰 沛,无霜期长,适宜各种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自然资源丰富,矿藏资源 中在全省名列前茅的有瓷土、沙金、煤、锰、石灰石、大理石、海泡石等。 其中储量之丰、品质之优,首推瓷土,虽经千余年开采,就目前已探明的 储量仍可开采300余年;锰的储量也较为丰富,是全国已探明的四大锰矿 之一;金、大理石、石灰石等也具有较高的工业开采价值。山林资源有杉 树、马尾松、毛竹、油茶、油桐、漆树等,并盛产山苍子、猕猴桃、橡子、金银花等野生植物和药材。 “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景德镇已有1700多年的制瓷历史,经过长期的发展,景德镇瓷器逐渐形成了“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 如镜”的独特风格。到明代时,景德镇更是“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各地良工之精华”,发展成为全国制瓷业中心。所产瓷器“行于九域,施及外 洋”,海上“陶瓷之路”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与陆上“丝绸 之路”交映生辉。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景德镇进入了有史以 来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不仅保持了陶瓷的传统特色,而且机械、电子、建材、食品、医药、化工等新兴工业迅速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景德镇已发展成为一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化中等工业城市。 景德镇是江西省商品粮、林业、茶叶和蚕桑基地。盛产稻谷、大豆、小麦、花生、棉花、油菜籽、芝麻、茶叶、香菇等。所辖浮梁县茶叶生产 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是全国重要的茶叶生产、集散地,大诗人白居易 就曾有“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该县是“中国红茶 之乡”,所产“浮红”茶在国际上久负盛名,1915年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 会金奖。优质绿茶“浮瑶仙芝”、“瑶里崖玉”、“得雨活茶”等更是畅 销市场。特色农业迅猛发展,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农业发展,景德板鸡产销两旺,乐平蔬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均已形成产业规模,在国内市场上已 占据一席之地。 瓷业兴、百业兴,陶瓷在景德镇市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拥有原料、生产、销售、科研、教育的综合配套优势,是我国重点生产基地之一 。年产日用瓷近4亿件,产品品种共有20个大类,200多个系列,2000多种器型,形成了以日用陶瓷为主,建筑卫生陶瓷、工业陶瓷、电子陶瓷及特 种陶瓷并举的大陶瓷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