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6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10 05:18: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根据地正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毛委员这边却“风景这边独好”?                                         2018-07-07 23:49                                                   

我自从参加革命以来,受过三次开除中委和八次严重警告的处分。——毛泽东(1934年夏)
别说当年那种艰苦卓绝而又严酷异常的斗争环境,哪怕搁到现在,谁要是背一个处分,政治生命将会留下极大的污点,前途更是难以揣测了。
1934年,对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来说是一个非同一般的年份。
首先,毛泽东名义上是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实际只能去地方上进行调查研究,主持地方工作,此刻已远离中央。
其次,国民党对根据地进行了第五次大“围剿”,投入50万兵力,步步为营,堡垒围攻。
第三,共产国际的军事顾问李德力主“正规战”“阵地战”,排斥毛泽东朱德等人的正确作战思想,与国军死磕,结果造成红军处处失利,节节败退,丢城失地,伤亡惨重。
此时的毛泽东正在会昌“养病”,7月的一天拂晓,他爬上会昌城外的会昌山。
对革命前景的忧虑,对根据地安全的担忧,对个人遭遇的郁闷,以及在根据地危亡之时却帮不上忙的焦急,在这个清晨,随着淋漓的大汗,随着东升的朝阳,全都暂时的一扫而空。

看着眼前壮美的大好河山,毛主席不禁吟咏出这首著名的《清平乐·会昌》
1934年夏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大意是这样的:
东方的天空将要亮起来了,不要说我来得太早。
纵使走遍千山万水,我依然不曾老去,因为风景唯独这边最好。
会昌城外会昌峰,真是连绵不绝直到东边的大海啊。
战士们向南指着广东的方向,那里更加的郁郁葱葱。

全篇几乎都是景色描写,却有一股内涵的英雄气升腾其间。
人生会遭遇诸多的挫折、失败、坎坷、磨难,革命当然更加不会一帆风顺。
作为一个领导者,作者知道,一定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因为最困难的时刻还没有到来。
如果就此放手,就此逃离,那么当初的信仰在哪里?共同的理想又怎么能实现呢?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那攀登的过程何尝不是在欣赏美丽的风景呢?
岁月匆匆,年华易逝,踏遍了万水千山,我依然风华正在,中途将半,还有人生40年,何愁干不成大事?
共产主义的信仰为什么可以如此的坚定,因为作者对这个世界看得太透彻了。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毛主席这一系列理论著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理论思想体系,给中国革命的实践提供了最为有力的思想武器。这些“武器”的实际创造者,该有多么坚定的信仰呢!
因为看的清楚,所以想的明白,在当时一片混乱的祖国大地,其实蕴藏着一股巨大的力量,这力量可以裹挟一切,这力量可以改天换地。
作为一个后人,如何理解革命的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理想主义,我想不仅仅是因为个体的乐观和自身的豪迈,而是基于对世界的了解,基于对真实情况充分的调查研究,才会始终抱持乐观的态度,才能得出必胜的结论和拥有必胜的信念。
毛泽东写过这首词后不久,便离开会昌,前往瑞金,开始了西征的准备工作。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8-7-10 09:27:22 |只看该作者
一登千古橘子洲,粪土当年万户侯。
壮志盈怀评国事,芒鞋浪迹解民忧。
九州烟雨风云乱,四海翻腾猛士愁。
指点江山安社稷,风发意气显方遒。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6 00:05 , Processed in 0.00730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