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典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的下半句更为经典,可惜太多人不知道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10:57: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经典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的下半句更为经典,可惜太多人不知道                                         2018-11-04 16:50                                                          

                  

中国的语言文化源远流长,古人留下来的俗语谚语更是数不胜数。中国有句俗语叫“百善孝为先”,随着时代的发展,“孝”字的意义越来越淡。中国还有句俗语叫“儿孙自有儿孙福”,虽然这么说,但是现在的父母恨不得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孩子,更有的父母是孩子一出生,做父母便把孩子一生的命运给安排好了。也许大家都忘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那就是“莫与儿孙做远忧”。小编认为这后半句,才是经典中的经典。关于这句谚语,还有一个典故。

传说,在古代有一个人,家里很贫穷,经常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他的妻子儿子也都跟着他受累。被贫穷折磨的受不了了,他的妻子便每天埋怨他:“你看看你穷的,饿我不要紧,儿子都快被饿死了,你也不想想办法”,男人回答到:“现在这流年不顺,收成不好,就是借也没地方借啊,又没个亲戚,我也是没办法呀”,妻子说“借不来,就去偷嘛,总不能把你儿子饿死吧,去财主家偷”男人听了老婆的话,想想也是,于是撞着胆子去财主家,到了财主家,他看到院墙下面有个洞,于是就先拿了个水瓢伸进洞里试一下,没想到瞬间水瓢就被打碎了。吓得男人不敢进去,又没脸回去,于是便离家出走了。

这一走,就是二十年,二十年来,男子还是没有什么作为,一直靠乞讨为生,后来岁数大了,就想回家看看,没想到到家后,看到儿子过的挺富裕的,真心觉得自己没脸回去,于是,在墙上留下一首打油诗:

二十年前把人偷,一棍打破葫芦瓢。

儿孙自由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儿子后来看到打油诗后,告知自己的母亲,才知道作诗之人便是自己的父亲,但是父亲已经走远,早就不知去向了。

从此,“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便流传了下来。也告知人们,如果儿孙有福,就是没有先人给的遗产,也会白手起家。如果没福,那即使有万贯家财,也会坐吃山空的。作为父母,如果事事都替孩子办好,那这样反而是害了孩子。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6 17:16 , Processed in 0.01061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