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最伤感的一首咏物唐诗,句句写一事无成,字字写高洁之志 2018-11-07 19:14
作为唐诗最后精彩的展现者,李商隐站好了最后一班岗。他只活了45岁,虽然一身的才华和能耐,可悲的是精于仕途的他并没有在仕途中取得多么大的成就,反倒是因为陷于党争之中,再加上爱情悲剧,使得他原本柔弱敏感的内心,更加地伤痕累累。 李商隐的唐诗,托物言志者甚多。那句著名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颇有所指,而他的那些晦涩难懂的无题唐诗,其实也多有托物言志的倾向。今天我们所赏析的这一首唐诗就是如此,可以说是他最伤感的一首咏物唐诗,句句写一事无成,字字写高洁之志。且看: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这首唐诗的题目是《蝉》,写的是秋蝉,但是寓意的却是诗人自己的命运。唐诗当中有很多咏叹蝉的诗歌,比如骆宾王的《在狱咏蝉》等,都在以蝉来抒发自己品格的高洁。李商隐的这首唐诗也是如此。 开篇就直接写秋蝉的生活。“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秋蝉一般都栖居在树枝的高处,餐风饮露,往往难以饱腹。这多少有了一些悲情,昼夜鸣叫却无人理会,只能是白费其声。接下来两句写和蝉鸣形成鲜明对比的大树。“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这只秋蝉鸣叫了一个夜晚,到了凌晨的时候已经是声嘶力竭了。可是那些大树呢,依然碧绿青翠,任凭蝉鸣何等的凄苦动人,依然无动于衷。 这两句唐诗写的是蝉鸣,但是却也反映出了李商隐当时所遭遇的困境。李商隐就和那秋蝉一样,固执地认可自己品格的高洁,只落得生活的困顿。他也曾经向高官厚禄者寻求帮助,可惜对方“一树碧无情”,作者内心的怨恨可想而知。 接下来这两句从秋蝉开始转到作者自己的人生境遇,写出的都是自己多年来一事无成的悲剧人生。“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李商隐多年来官职都很低下,而且颠沛流离,内心当中的悲苦一言难尽。而且常年远离故乡,“故园”的荒芜也是让自己更增加了一份伤感。因为对于此时的李商隐来说,仕途得不到重用,故乡却也是有家难回,这样夹缝的生活实在是让人难堪! 最后这两句又回到对于秋蝉的咏叹。“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劳烦秋蝉你不断鸣叫,多给我一些警醒,因为此时此刻的我和你一样清寒,身无长物,一无所有。 读李商隐的这首唐诗,很容易让人想起那句著名的“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虽然贺铸的这句宋词在李商隐的唐诗之后,但是两者却表达的心态有相同之处。李商隐的这首唐诗当中字里行间浸透的都是自己一事无成的悲剧人生,但是却也借秋蝉的形象咏叹诗人自己所坚持的高洁操守。 敏感纤弱的诗人的内心,构成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情感世界。古人云情深不寿,或许也正是因为李商隐对社会当中的一切都充满深情,也才导致他寿命如此之短吧。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图片原作者对本文的贡献。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