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4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志愿军有两样绝活,是其他国家军队无法模仿的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7 05:10: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志愿军有两样绝活,是其他国家军队无法模仿的                                         2018-11-26 11:04                                                   

强大的战斗意志对军队作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悬殊的实力差距面前,一个“勇”字尚不足胜。
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给美军带来的“意外”是全方位的,除了英勇顽强的牺牲精神以外,范佛里特在此战对志愿军还有三个“想不到”:
精湛高超的战术水平,
坚不可摧的坑道防御,
坚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志愿军运送粮食弹药
成功的坑道防御,是志愿军此役胜利的基础。依托上甘岭地区的山地环境,在巩固表面阵地工事的同时,修筑坑道工事,打消耗战,最大程度地抵消美军“超级火力”的优势。上甘岭战役的第二阶段,已经完全转入坑道战的形式。而强有力的后勤工作,有效地保障了坑道作战的可持续性。
这里我们主要谈谈志愿军此役的技战术发挥。
我以前讲过,美军的进攻和防御都相当有一套,他们的优势之一就在于其出色的协同。
从现代军队的观点看,志愿军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协同控制,都与美军有一定的差距。可是志愿军有自己的优势,他们不仅是这个世界历史上最英勇的军队,其单兵战术、技术之熟练,也是其他军队难以望其项背的。
志愿军有两样绝活。
其一就是志愿军可以做到在榴弹炮弹弹幕之后150米、其他小口径曲射炮弹弹幕之后100米,甚至50米的距离跟进。
什么概念呢?
炮弹到底有多大威力我不敢拿命去试,并没有切身体验。但手榴弹我很清楚,其实际杀伤距离远远超过教材上说的17米。当年我们营的一等功臣,就是在新兵投弹时,一个新兵不慎将弹掉落,他一脚把兵踹进防护坑,自己捡起手榴弹甩出,转身就跑;在奔跑的过程中回头看了一眼,一颗弹片飞进眉心,此时的距离大约是30米,结果成了植物人。而大口径炮弹的威力,根本不是手榴弹能比拟的。
所以可想而知,志愿军这样紧密的跟进,是非常之危险的,可以说是在死神的钢丝上前进。但是志愿军步兵以无比英勇和熟练技巧,可以做到紧紧跟随弹幕前进。

志愿军可以做到在弹幕后极近距离快速跟进
而当我军炮兵火力准备时,美军都在反斜面的掩体、遮蔽部、防炮洞里面,当我炮兵火力延伸的时候才出来占领阵地。他们与阵地的距离约为20米。可当他们出来时,志愿军步兵已经发起冲锋,基本上可以做到与美军同时进入阵地,甚至先于美军占领阵地。所以志愿军部队总是能够突破美军前沿,与美军展开他们最忌讳的近战,充分发挥我之优势。

美军进入阵地的速度不能说慢,却经常“抢”不过志愿军……
另一项绝活叫三三制。这是深入我军步兵骨髓的战术,变成了一种本能。
这项制度并不是单纯的三人战斗小组那么简单,这种小兵群作战的难度极高。
前面说过,美军进攻中的冲击波,退下去后能随时整补。可是我军已成为本能的的三三制在这点上更加突出,战场上的战士可以随时组合成战斗小组继续战斗,这种战斗力的保持是连续而不中断的。而美军的递补再怎么迅速,也要有个中断,这种时间差在战斗中往往是决定性的。再辅以志愿军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可以说当时地球上没有一支步兵能与志愿军在地面交战。这是小规模战斗美军几乎完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志愿军小兵群冲锋
志愿军的技战术本能与战斗精神的结合,我们看几个故事就能有切实的体会:
陈治国,一个普通的机枪手,在敌军冲锋的时候发现机枪射台全被炮火摧毁,架起来的机枪构成不了射线,直接把机枪架在肩上,把自己整个身体暴露在敌火力前,扭转身喊道:“副连长(初盈江),打啊!”话音未落,身中一枪,被打得坐在地上;没过多久,又中一枪,疼得只能趴在地上当枪架。打到后来两个人都被敌人机枪打得浑身都是弹孔,倒在血泊中。

志愿军机枪阵地
王万成、朱有光,志愿军91团8连战士。1952年11月2日,他们和另外1名战士组成的战斗小组奉命去一个阵地增援。途中那名战士负伤,只剩他们两人前往。当他们赶到阵地时,已经有一个连的敌军上了山头。他们一人拿着并联的2根爆破筒的一头,直接冲向敌群。只要有一个人犹豫、退缩,当时的情况就会出现变化。这不仅仅是舍生忘死的勇气,也是一种默契,这种默契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本能。
薛志高、王合良,87团5连副班长,战士。薛志高的左腿被炮弹炸断,不能行动;王合良双眼打瞎,看不见东西。两人在战斗中分别与自己小组失散,相遇后一合计,打。于是,王合良背着薛志高,薛志高给王合良指路,居然继续向前冲击。击退敌军一次反冲击后,两人只剩一颗手榴弹。当敌人再次反扑时,他们没有丝毫犹豫,拉响了弦……

志愿军庆祝上甘岭战役胜利,新中国用这样的“战史奇迹”向世界宣告:中国回来了!
抗美援朝,从美国人的“没想到”开始;而到了上甘岭战役的1952年末,美国人仍然输在了“没想到”。志愿军,也许是一支他们永远无法真正了解的部队。
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8-11-27 05:11:32 |只看该作者

一直以来都被误解,美军进攻上甘岭的作战计划其实非常精妙

    一直以来都被误解,美军进攻上甘岭的作战计划其实非常精妙                                         2018-11-26 11:05                                                   

                  美军悍将范佛里特的绝妙计划
一直以来,有种说法,美军进攻上甘岭是一大错误,应该进攻西方山,利用装甲集团的优势突入平康谷地,志愿军肯定会顶不住。实际上,西方山是志愿军的重点防御方向,美军如试图在此攻击,将遭遇强力抵抗,战事必将升级到军师一级,这不符合华盛顿方面的要求,况且美军并无制胜把握;另一方面讲,西方人用计算机测算的这个结果,也没有领会到范佛里特计划的精妙。
此时范佛里特需要考虑两个问题:
其一,怎么夺取?
其二,夺取后怎么守住?
夺取一个高地,对于美军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从一战开始,进攻方凶猛的火力就足以摧毁任何一个防御方阵地。问题只在于,当防御方反击时,同样可以用凶猛的火力反过来摧毁进攻方的兵力兵器。因此当进攻方无法利用打开的突破口形成有效突破,进而贯穿防御方纵深时,战斗会变成无限的消耗;尤其当双方都有大量的预备队可以逐次投入兵力的条件下,反复争夺的次数将相当大。
这样一来,战斗进程必然就是:
美韩军进攻,志愿军反击;美韩军再进攻,志愿军再反击,进入这样的无限循环,直到至少一方再也无法承受逐次投入的兵力受到的伤亡,战斗才会在那一刻停止。

(美军炮击)

范佛里特想要避免的就是打成这样一个“战争怪圈”。
他的办法是“超级火力”。
范佛里特计划动用美步兵第七师和韩军第二师各一个营,在配属的16个炮兵营310门火炮、30多辆坦克、200多架次作战飞机的支援下,在5天之内,以200余人的预计伤亡,拿下这两个高地。

(美军炮兵阵地)
其实这种战术对范佛里特来说并不算稀奇了,因为他是一贯的“火力致胜主义者”。在此前1951年夏天的战事中,其指挥美军对983高地攻击,九天中消耗的炮弹高达36万发,平均每门炮每天350发,此后如此高的弹药消耗量就因此得名“范佛里特弹药量”。
美国人老是说,他们的军队在战场上受到了限制,只能打有限战争。可是看看这阵势,为了对付两个连驻守的高地,就动用团规模的步兵和军规模的火力支援,美国人所谓的“有限战争”只是“兵力有限,火力无限”。
不过要是以为范佛里特只会投放火力,那就错了。此人是美军中的能征惯战之辈,用兵非常狡黠,而且计划周密。
他动用如此大的支援火力,一方面可以对志愿军防御部队达成最大程度杀伤,以保证步兵夺取高地;另一方面,他的目的不仅在夺取高地,更要在夺取之后实现巩固。

(“范佛里特弹药量”不是说说而已)
正如此前志愿军的秋季反击战一样,夺取了18个目标,但只巩固了6个。这是因为无论是美韩军还是我军,都坚持“有失必反”——失去的阵地都会坚决夺回。
因此,美军“顶配”的支援火力,更重要的作用在于两个高地后面1500米左右的开阔地。范佛里特将在这实施战场遮断,大量杀伤志愿军增援、反击兵力,使其无力救援或反击这两个高地。
范佛里特相信,在他的“超级火力”面前,志愿军根本守不住这两个高地,也没有办法再行反击。
同时,他为了达成进攻的突然性,并迷惑志愿军干扰其判断,还在十五军44师驻守的西方山同时发起佯攻,以掩盖其真实作战意图。

上甘岭战役前各要点示意(注:图中“四方山”应为西方山)
西方山西侧就是平康谷地,整个半岛最适合机械化部队作战的地方,因此这里是十五军乃至志愿军总部关注的重点,自然也是十五军防御的重点。美军对西方山的佯攻使得十五军军长秦基伟不敢削弱这里一点点防御力量,西方山的力量不能动,上甘岭的力量自然就减弱。
另外,美军同时展开攻势,志愿军就需要反应时间来判断,美军真实意图到底在西方山还是上甘岭。这大概需要2天,而这2天反应时间正是范佛里特计算之内的。
所以他的计划,正是用团规模的兵力、军规模的火力,在1到2天内拿下上甘岭,用3到4天时间杀伤志愿军反击兵力,以巩固阵地。
应该说范佛里特考虑到了方方面面,计划足够精密,也许换任何一个其他美军将军来都不会更细致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8-11-27 05:26:15 |只看该作者
强国必须强军,强军方能安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9 03:48 , Processed in 0.00867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