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轼、王安石、辛弃疾的这三首豪放词代表作 您最喜欢哪一首呢?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4-3 06:03: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江水 于 2019-4-3 06:04 编辑

苏轼、王安石、辛弃疾的这三首豪放词代表作 您最喜欢哪一首呢?                                                        

2019-04-02 07:49  

                                                 

          问题:《念奴娇·赤壁怀古》、《桂枝香·金陵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三篇宋词怀古之作如何赏析?
前言
问题中的这三首词是豪放词的代表作,风格和主题各有不同。三首词的作者苏轼、王安石、辛弃疾是两宋最有名的文人,诗词俱佳,相对来说,辛弃疾在词这一诗体下力最多。
其中王安石政治地位最高,王安石的变法运动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当时的政坛以及整个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苏轼与王安石是同时代的人,他们都处于长时间的和平时期。而辛弃疾则不同,同为豪放词,北宋与南宋却各有特点。靖康之变以后,南宋的豪放词风之中多有忠君报国的内容,例如刘过、张孝祥、张元干、陈亮、辛弃疾等人的作品都有此特色。他们在豪放一派中,更有辛派词人之说。
辛词更喜欢用典,相比苏轼和王安石的作品,读辛词更加费脑,读者没有一定学力想看懂辛词不太容易 。
我们先分别简析一下这三首词。

一、《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写这首《念奴娇》的时候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已经从"乌台诗案"中死里逃生被贬黄州两年有余,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到苏轼的旷达与豪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和很多词一样,《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写景,下阕抒情。苏轼曾经夸奖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不减唐人高处,其实他的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样有盛唐气象。
上阕描绘了赤壁附近壮美的长江景象。下阕怀古抒情,追忆了当年赤壁一战的英雄豪杰。最后“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是作者无从施展却空见光阴逝去的感慨。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苏轼对于人生命运的思索感悟。可以比较一下晏殊的《浣溪沙》,意象不同,气象便不同,明显可以看出婉约词与豪放词的区别: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晏殊《浣溪沙》

二、《桂枝香·金陵怀古》
这首词的写作时间有些争议,可能是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王安石第一次任江宁知府时所作;也有可能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之后,王安石被罢相第二次出知江宁府所作。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相同的章法,上阕也是写景,同样临江眺望,下阕抒情怀古,叹息六朝兴亡旧事。需要注意的是,王安石这首词要早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而且对于苏轼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宋代杨湜《古今词话》中写到:
  金陵怀古,诸公寄词于《桂枝香》凡十三余首,独介甫最为绝唱。东坡见之,不觉叹息曰:“此老乃野狐精也。”
苏轼为之嗟叹,李清照却不客气地笑话王安石不懂作词:
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
梁启超在《饮冰室评词》中认为李清照说得太过分了,并为王安石翻案:
〈桂枝香〉登临送目,李易安谓介甫文章似西汉,然以作歌词,则人必绝倒。但此作却颉颃清真、稼轩,未可谩诋也。
梁启超说《桂枝香·登临送目》这一篇不亚于周邦彦、辛弃疾,你李易安怎么能这样”谩诋“人家呢?
王安石这首词中用了陈叔宝的典故, 化用了杜牧的两首诗:“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王安石通过对于陈朝亡国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相比苏轼念奴娇对于个人命运的嗟叹,境界高了一层。
有人可能会想,王安石死于1086,靖康之变发生于1126年,40年前的王安石未卜先知吗?政治家的嗅觉可能真得这么敏感。整个宋朝一直受着北方民族的威胁,宋辽檀渊之盟后虽然维持了100多年的和平,但是辽国占据燕云十六州并没有归还。在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辽还借口北宋在山西边境增修堡垒破坏边界,又侵占了宋朝的一些土地。
王安石当年未必想到辽国背后会诞生一个强大的金国,但是下面要说的辛弃疾却料到了金国背后会出现一个强大的蒙古,结果金灭掉了北宋,元灭掉了南宋。

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bi)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词的一大特点就是用典多,例如这首词中有:三国的孙权赤壁大战;南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北伐成功;宋文帝刘义隆北伐失败,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南下;霍去病击败匈奴,封狼居胥山;廉颇的失意等故事。
辛弃疾写这首词的时候是开禧元年(1205)。当时南宋又一次准备北伐。赋闲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 因此会有“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之语。
虽然辛弃疾一直致力于北伐,但是他认为当时的准备并不充分,宋朝的政坛”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没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的将才,因此很有可能会出现“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的结果。
果然,开禧二年(1206年),韩侂胄发动的北伐惨败。开禧三年(1207年),在金国示意下,韩侂胄被杨皇后和史弥远设计劫持至玉津园杀死,函首于金。

四、三人身份不同
苏轼终其一生,只是一个知识分子而已,他并没有机会在政坛上施展自己的才能。我们也只能看到他作地方官时的点滴,何况他的一生常常在贬谪中漂泊。
王安石不仅是一个文人,更是一个政治家。历朝历代的变法者,大多数是超越时代的高瞻远瞩之人。王安石的变法充满了争议,苏轼就是一个屡次上书反对新法的人,甚至因此被新党报复,差点死于乌台诗案。他还专门写过一首诗讽刺新法:
  江淮水为田,舟楫为室居。鱼虾以为粮,不耕自有余。
  异哉鱼蛮子,本非左衽徒。连排入江住,竹瓦三尺庐。
  于焉长子孙,戚施且侏儒。擘水取鲂鲤,易如拾诸途。
  破釜不著盐,雪鳞芼青蔬。一饱便甘寝,何异獭与狙。
  人间行路难,踏地出赋租。不如鱼蛮子,驾浪浮空虚。
  空虚未可知,会当算舟车。蛮子叩头泣,勿语桑大夫。
批评王安石的人,恨不能把王安石当作祸国殃民的秦桧千刀万剐。但是在梁启超的眼里,王安石被树立成了一个伟人的形象:
以余所见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其德量汪然若千顷之陂,其气节岳然若万仞之壁,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所设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
辛弃疾则是一个文武兼备的人物,年轻时”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除了武功卓绝以外,辛弃疾的政治军事头脑也出类拔萃,他著有《美芹十论》、《九议》等名篇。可惜的是岁月蹉跎宦海沉浮,他最后只好”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结束语
以上三首词都是怀古豪放词中的千古绝唱,其中王安石与苏轼基本处于太平盛世。虽然北宋政治上也有血雨腥风,但是没有辛弃疾等南宋词人的家国之恨,因此词的内容上缺少辛弃疾的战斗精神和现实意义。
苏轼词“人生如梦”,写的是自己,是对人生的感慨和感悟;王安石多了一些离黍之思,充满了政治家对于国家前途的担忧;而辛派词人因为经历了靖康之耻,词中常常反映爱国抗金收复故土的内容。辛弃疾的这首《永遇乐》类似一篇政论文,对当时的抗金战局形式进行了大胆的预测,其结果正如所料,南宋在韩侂胄的指挥下大败而回。
更令人惊讶的是,辛弃疾提到过一个惊人的观点:仇虏六十年必亡,虏亡则中国之忧方大。
开禧三年(1207年)秋,辛弃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2 6年后,公元1234年,金被元灭国。南宋终于趁火打劫,终于收复了一部分失地。不过”虏亡则中国之忧方大“,元在1279年灭宋。辛弃疾的惊人预言在100年以后终于实现了。
提问时间到了,苏轼、王安石、辛弃疾的这三首词,您最喜欢哪一首呢?
@老街味道
从香稻啄余鹦鹉粒与黄犬奔马的故事 了解古人诗词句法的奥秘
唐诗宋词就是田园有宅男 边塞多愤青 咏古伤不起这么简单吗?
中国文学史上最霸气的几首诗词,你认为哪一首最好?
拗体律诗最佳案例 李商隐这首五律很特别 8句中有3句变格或拗体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30 08:30 , Processed in 0.00888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