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佩服!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她才是民国最成功的母亲,读完让人感动!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5-22 00:02: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佩服!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她才是民国最成功的母亲,读完让人感动!                                                         2019-05-19 00:46                    


一位好母亲抵得上一百个教师。

有道是: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

但作为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被毛泽东赞为“当时最有号召力的政论家”的梁启超,他的背后有两个女人。

一个是原配李惠仙。

一个是没有名分的“妾”,叫王桂荃,林徽因真正相处过的“婆婆”。

前者自有光华不必赘述,我们来聊聊后者。

01

飘零的人有了归宿。

王桂荃原本是没有名字的,只唤作“来喜”,这种标准的乡下儿女的名字,透着父母对于孩子“一生喜气”的期盼。

凡是人们向往的,无不是难以拥有的。事实上,恰恰与“喜”相反,王桂荃的身世非常悲惨。

她来自四川广元,家里靠几亩薄地勉强度日,很小母亲就去世了,父亲续娶之后,她总是遭到继母的虐待。

4岁时父亲身亡,彻底失去保护的她,被人贩子在6年间转卖4次,最后,作为陪嫁丫鬟跟随李蕙仙来到梁家。


因为聪明勤快,王桂荃深得梁氏夫妇的喜欢,他们把家中大小事务甚至财政都交由她掌管。

又因为嫌“来喜”这个名字太过俗气,梁启超给她改名为“桂荃”。

这个既有书卷气,又有贵气的名字,为后来命运的转机埋下了伏笔。

1901年,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诞生,苦盼六年的梁启超后继有人,当然是非常高兴。

但无奈孩子身体太单薄,为了梁家能够香火旺盛,梁启超在李蕙仙的主持下,娶王桂荃为妾。

至此,这个身世飘零的苦命人,受命运之神眷顾,拥有了对她来说最踏实最稳妥的归宿。

02

贤惠的伴侣。

大太太李惠仙是个千金小姐,还体弱多病,因此,家中大小事务,便全都由王桂荃操持掌管。

她不光要负责安排一大家人的饮食起居,还要用心维系家庭中的各方关系。

在梁思成的回忆里,王桂荃“很不容易”。

李惠仙对佣人很苛刻,动不动就打骂罚跪,王桂荃就总是从中周旋,实在没有办法了,就悄悄告诉梁启超,让他出面说情。

可以说,王桂荃善良的心性、理智的处事方式,很好地凝聚了全家上下的感情,在这个庞杂的大家族中,几乎没有人说她不好。

类似的“周旋”,她还用在了对梁启超事业的支持上。


​梁启超

戊戌变法失败后,朝廷大肆捉拿维新党,梁启超东逃日本,王桂荃也跟着前往避难。

在这期间,她很快学会了一口流利的东京话,担负起了对外联络工作。

再后来,梁启超因反对袁世凯称帝,遭到袁的忌恨,被迫从天津逃至上海。

当时的住处周围有许多特务,随时都有被缉捕暗杀的危险,这种条件下,王桂荃一如既往陪伴在梁启超身边,操持家务以及处理对外联络工作。

或许,王桂荃并不能真正明白梁启超的政治理想与抱负,但她却极尽本分,把相夫、持家做到了最好,让梁启超毫无后顾之忧,一心一意致力于自己的政治事业。

这样的伴侣和助手,因大义大爱而熠熠生辉。

03

慈祥而伟大的母亲。

梁家有9个孩子,梁思顺、梁思成、梁思庄这3个是李惠仙所生;梁思永、梁思忠、梁思达、梁思懿、梁思宁、梁思礼这6个则是王桂荃的子女。


​梁启超的9个子女

日常生活中,如何称呼李惠仙和王桂荃呢?孩子们为了区分,叫大太太李惠仙为“妈妈”,唤王桂荃为“娘”。

由这两个毫无二致的称呼上,不难推测梁家人尤其是孩子们,对于这两个女人的一视同仁。

王桂荃对每个孩子都视如己出,尤其是并非亲生的梁思庄。

梁思庄从小胆子小,还很依赖“娘”,走路要牵着“娘”的衣角,洗澡一定要“娘”洗,否则,宁可脏着。

10岁时,梁思庄染上“白喉”,住进了医院。她哑着严重发炎的嗓子喊“疼”,还大叫“快叫爹爹来吧!”

为了避免传染给更多的人,王桂荃“狠心”地拒绝了梁思庄,坚持由自己一个人照顾梁家所有患病的孩子,包括自己那不到10岁的亲生女儿。

这场与病魔的“战争”,最终的的结局是,10岁的梁思庄活了下来,王桂荃9岁的女儿却病逝了。

如果说这种生活上的照料是出于“母性”的原始本能,那么对于子女教育,王桂荃也有自己“循循善诱”的一面。

梁家子女的回忆录中讲了这么一件事。

有一次,梁思成因为考试成绩不如弟弟梁思永,被李夫人暴打一顿。事后,王桂荃搂着梁思成说:


​梁思成

“成龙上天,成蛇钻草,你看哪样好?不怕笨,就怕懒。人家学一遍,我学十遍。马马虎虎不刻苦读书,将来一事无成。看你爹很有学问,还不停地读书。”

短短几句话,语言朴素,道理至简,却让梁思成改掉了马马虎虎的毛病,还铭记了一辈子。

1924年与1929年,李惠仙与梁启超先后病逝。

梁启超在临终前,将9个孩子托付给了王桂荃,而她也不负嘱托,以一己之力,挑起了这个大家庭的重担。

她带着孩子们,一边躲避着国内的战乱和苦难,一边将他们抚养长大,并让他们去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当时,办理完梁启超的身后事,本就积蓄不多的梁家,经济压力更大了。

王桂荃为了维持全家生活,将气派的旧楼卖给了天津富商,自己也外出打零工补贴家用。

抗战爆发后,生活愈发难以为继,眼看孩子饿得消瘦,王桂荃将梁家的新楼出租给横昌绸布店做账房和库房,仅留下梁启超的书房保存书籍,自己和孩子则住进后院的小楼。

1941年,王桂荃变卖家产、向朋友借贷,凑齐400美元将儿子梁思礼送出国;

梁思达去了云南,梁思宁参加了新四军,同年,她又把儿子梁思礼、女儿梁思懿及其新婚夫婿送上了去美国的船。

子女们一个个离家、成才,家里空落落地只剩下王桂荃孤零零的身影。

但她是孤独而又幸福的,尽管家中再没有往日的喧闹和欢乐,孩子们是她由衷的骄傲,她常常风趣地说:

“我这几个儿子真有趣,思成盖房子,思忠炸房子,房子垮了埋在地里,思永又去挖房子。一盖一炸一挖,建筑学家,火箭专家,考古学家,都齐了。”

04

永远的“母亲树”,永远的缅怀。

梁家是近代历史上名副其实的“精英”家庭,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长女思顺,诗词研究专家,曾任中央文史馆馆长;

长子思成,著名建筑学家、中科院院士;

次子思永,著名考古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三子思忠,西点军校毕业,参与淞沪抗战,25岁英年早逝;

次女思庄,著名图书馆学家;

四子思达,著名经济学家;

三女思懿,曾任中国红十字会对外联络部主任;

四女思宁,早年就读南开大学,后参加革命,跟随陈毅;

五子思礼,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科院院士。

除此之外,梁家的女婿和儿媳,以及孙子辈,也都非常出色。

梁家子女的成人成才,当然是父亲梁启超的言传身教起了重要作用,但,对家庭氛围起决定性作用的主妇,也同样功不可没。

王桂荃,她默默无闻地站在梁启超的背后,装点、托举、成就了这璀璨夺目的一大家子。

1968年,王桂荃孤零零地离开了人间。

1995年,为了缅怀这位伟大的母亲,梁家后人在梁启超墓前,种下一棵白皮松,并为它命名“母亲树”。


王桂荃纪念卧碑及母亲树

碑文由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撰写:

“在家庭中,她毕生不辞辛劳,体恤他人,牺牲自我,默默奉献;

挚爱子女且教之有方,无论梁氏生前身后,均为抚育子女成长付出心血,其贡献于梁氏善教好学之家良多。

缅怀音容,愿夫人精神风貌长留此园,与树同在,待到枝繁叶茂之日,后人见树,如见其人。”

这份莫大的尊重和认可,虽然来得晚了一些,但弥足珍贵。

回顾王桂荃的一生,幼年悲苦飘零,为人妻、为人母后尽心竭力奉献自己成就他人,不藏私、不计较地,悉数释放了真诚、温暖、慈悲、智慧,铸写了“大爱”二字。

圣经上说: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王桂荃,都做到了。

来源:环球美文优选

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4 06:42 , Processed in 0.01013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