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再读《论持久战》丨改变命运、逆袭阶层是一辈子的事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5-26 01:00: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再读《论持久战》丨改变命运、逆袭阶层是一辈子的事                                                         

2019-05-24 18:50                    

                  

一心网:《论持久战》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演讲稿,是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方针的军事政治著作。

《论持久战》发表时,中国的抗日战争已经进行了10个月。全国军民为了民族的生存进行了浴血奋战,天天都在渴望着战争早日胜利。然而,10个月中,北平、天津、太原、上海、南京等城市相继陷落。

战争的进程会如何发展?中国能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怎样才能取得胜利?怎样看待抗战以来一直流传着的“亡国论”、“速胜论”?对这些问题,有的人在思考,有的人感到迷惘,如果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对坚持长期抗战是不利的。

毛泽东深感有必要对抗战10个月的经验做个总结性的解释,特别是有着重研究持久战的必要,以回答人们关心的一些问题,并对“亡国论”和“速胜论”进行批驳。

为什么要在当下这个时间点重读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我个人认为,在中国经济全面走入新周期、新常态、新转折的当下,个人命运的改变,家庭阶层的逆袭,都可以从中找到相应的借鉴与帮助。

改变命运、逆袭阶层是持久战

《论持久战》开篇,毛泽东便以“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做引子,然后针对这两种错误观点进行了一一驳斥。

毛泽东说:“抗战十个月以来,一切经验都证明下述两种观点的不对:一种是中国必亡论,一种是中国速胜论。前者产生妥协倾向,后者产生轻敌倾向。他们看问题的方法都是主观的和片面的,一句话,非科学的。”

何谓“中国必亡论”?即诸如“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如果抗战,必会作阿比西尼亚。”“中国打不胜,会亡。”等观点。

何谓“中国速胜论”?即类似“只要打三个月,国际局势一定变化,苏联一定出兵,战争就可解决。”“这一战,就是敌人的最后挣扎”,“我们胜了,日阀就在精神上失了立场,只有静候末日审判”等观点。

那么我们对应到穷人的改变命运,逆袭阶层这件事上,以上两种观点的思维方式,事实上在当下仍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比如和“中国必亡论”同样具有悲观妥协倾向的是“阶层固化论”,代表社会观点有“读书无用论”、“寒门再难出贵子”等等。

而和“中国速胜论”同样具有盲目乐观倾向的是“投机暴富论”,代表性社会行为有“炒房”、“炒币”、炒一切可以短期价格迅速变动从而获利的短线概念。

和“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同理的是:穷人的命运和阶层无法改变了吗?并不是,穷人完全有希望改变命运和阶层。但穷人可以迅速改变命运和阶层吗?不能,改变命运和阶层是持久战。

绝大多数普通人之所以终其一生都未能实现命运改变、阶层逆袭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两点:其一是终其一生未能找到愿意为之舍弃一切的目标与方向,其二是心性不稳、意志不坚,不能持久(终生)作战。

没有明确的目标,自然也就没有对应的计划;没有做事的计划,自然也就没有做事的章法和逻辑;而做人做事没有章法和逻辑,自然也就极难抓住人生路上的重要机会,从而实现命运的转折与改变。

知己知彼,百折不挠

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坚信“日本必败,中国必胜”的论点依据,是建立在对中日交战双方国情、军情、民情的深刻认识之上的。

日本方面:它是一个强的帝国主义国家。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在东方是一等的,这决定了中日战争的不可避免和中国的不能速胜。

然而,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必然最大地激起它国内的阶级对立、日本民族和中国民族的对立、日本和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对立,这就决定了日本战争必然失败。

此外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虽强,但日本国度比较地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日本的侵略行为损害并威胁了其他国家的利益,因此得不到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与同情。

中国方面: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军事、经济、政治、文化虽不如日本之强,但中国的抗战是进步的、正义的,能唤起全国的团结,激起敌国人民的同情,争取世界多数国家的援助。

中国又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又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这种进步因素的代表。这些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双方一切政治上的政策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

穷人想要改变命运,首先要清楚认知的是,自身的起步资源情况。原生家庭是近些年来网络上非常热门的一个概念,几乎关于人生走向和成败方方面面的讨论,都与其原生家庭的影响脱不开关系。

充分认识自己的原生家庭情况与处境,对于接下来有针对性合理设定人生目标与路径,有很强的关联性。过高或过低的期许,会对自己的心态造成不同程度的正面或负面影响。

其次,穷人还要弄清楚自己究竟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不是所有穷人的最终目标,都是一定成为富人。物质上的匮乏,并不意味着精神上的贫乏。

反败为胜的三个人生阶段

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将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毛泽东着重指出,第二阶段是整个战争的过渡阶段,也将是最困难的时期。

如果我们把穷人出生于资源匮乏、阶层低下的客观背景视为人生“败”之始,把经过一生奋斗,最终得以资源累积,阶层上升的发展结果作为人生“胜”之终。那么,这个反败为胜的过程,和《论持久战》中讲到的三个阶段是高度相似的。

第一阶段,是脱离原生环境,开阔眼界,重塑思想的阶段。

毛泽东1893年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02年-1909年期间,毛泽东在家乡韶山六所私塾读书,接受中国传统的启蒙教育;1910年,考入湖南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1911年,到长沙,考入湘乡驻省中学读书;1913年,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预科读书;1918年,为组织湖南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第一次到北京。

从毛泽东的求学经历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毛泽东的人生起点并没有多高,和那个时代的绝大多数寻常百姓一般无二。但毛泽东与绝大多数人不同的是,首先他热爱读书和学习,接着他在求学的过程中一步步走向了更大的空间,见识了更多的人与事。

毛泽东的幼年时期,接受得还是延续自中国封建时代留下的中式传统启蒙教育;但到了青年时期,特别是在1918年进入北京,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员期间,毛泽东开始能够接收到当时先进的俄国十月革命的思想影响,这也是改变毛泽东之后人生命运的最大转折点。

如果说毛泽东一生都没有离开老家湘潭县韶山冲,接受完私塾教育阶段便停止学业。那么极大概率上,他的命运将会和他的绝大多数同乡一样,一生脸朝黄土背朝天,做一个不为人所知的韶山农民。

人,作为群体动物,势必是环境的产物。穷人想要改变命运,逆袭阶层,首先也是必须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离开出生地贫困闭塞的客观环境。到时代的风口浪尖上,去开阔眼界,重塑思维。人肉体受之父母,是第一生命;而思想源自经历,是第二生命。

1910年,毛泽东曾写下著名的《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其中讲道“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此心此志,值得我辈亿万年轻人学习。

第二阶段,是摸着石头过河,在黑暗中动心忍性,探索方向的阶段。

毛泽东的人生,在他了解了马克思、恩克斯和列宁之后,开启了重大转折。在当时,接触到这些进步思想的年轻人显然不仅仅毛泽东一人,但是为何最终能够带领亿万中国人“站起来”的,却偏偏是毛泽东呢?

在顺境的时候,人人都可以是“好汉”;但只有在逆境的时候,才能看得出谁是真正的英雄。作为后人,当我们回顾毛泽东人生第二阶段的所作所为时,我们认为毛泽东足可谓是真英雄。

爱读书,爱学习,想要做到这两点相对而言较为容易;但是如何能够把书本中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充分结合起来,做到格物致知,经世致用,事实上才是绝大多数普通人都十分欠缺的能力。

那么这种能力是从何处而来的呢?它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习得的。失败是最能检验一个人心性与意志的东西,它能全面打击一个人的自尊心、自信心。而穷人,往往具有的一个共性是,过于脆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如果是出身贫寒,学习成绩又好的年轻人,则会尤甚。

在动心忍性这个方面,毛泽东在中国历史上,绝对可以排得上名次。人生的三个阶段中,第二阶段毋庸置疑是最漫长、最艰难同时也是最关键的一个。

在这个漫长的阶段中,毛泽东的人生事实上又可以再次被划分为多个部分。国共关系破裂前,可以说是第一个部分。在这个部分中,毛泽东主导过学生运动,领导过农民运动,组织过工人运动,参加过国民党工作。应该说,在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之前,毛泽东尝试过非常多的路径,这其中的错误与失败不可谓不多,但从未见毛泽东因为道阻且长就失去斗志。

但是相比国共关系破裂后,毛泽东和共产党面临的挑战,上面的第一部分显然十分初级。大革命失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进军井冈山,组织反围剿,红军长征……在这个过程中,选择中途离开的人并不少,这其中也不乏中共一大时的建党元老。但是,毛泽东从未动摇,哪怕是在被错误对待期间,毛泽东依旧对中国革命、对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充满信心。

能受天磨真铁汉, 不遭人嫉是庸才。毛泽东的人生第二阶段,几乎始终在“斗争”中度过。直面竞争,接受压力,是毛泽东在这个阶段教会我们的第一样东西。与落后的旧思想斗争,与侵华的日本军队斗,与政见不同的国民党斗…而在以上所有斗争中,毛泽东都始终言行合一,把“持久战”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毛泽东在这一阶段教会我们的第二件东西,事实上同样重要:在人生第一阶段确立好人生信仰和目标后,需要想方设法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组建(或加入)一个团队。毛泽东个人的自我实现,事实上是伴随着共产党革命事业的发展而得以实现的。要充分意识到个体在改变命运、逆袭阶层这件事情上的渺小与微不足道,这十分必要。

第三阶段,是人生和事业方向日渐清晰明朗,走上快速发展期的阶段。

1949年,毛泽东和全中国亿万国人的命运迎来了更大的历史转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主持开国大典。中国的革命事业,毛泽东个人的理想追求,应该说取得了阶段性地巨大胜利。

之所以说是“阶段性”的,原因在于虽然共产党最终获得了国共战争的胜利,建立了统一的全国政权。但是先后经历了重重劫难的中国,在接下来的道路上依旧是艰难险阻,荆棘密布的。

1954年夏,毛泽东在秦皇岛北戴河开会时创作了《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从领导武装革命,到领导国家发展,换了的是工作内容与方向,没换的是重担与责任。这两者之间,从未有说哪一个就一定比另一个更轻松,更容易一说。

从1953年到1975年,中国经历了四个五年计划。大庆油田、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等一系列成就,都是在当时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中取得的。

只要人生还处于上坡路,那一定是充满了艰难与挑战的。如果自感顺遂,那么毫无疑问人生处于停滞与衰败期。关于这点,为数不少总想着通过投机炒作赚一笔快钱,从而实现财富自由后可以“随心所欲”的年轻人,或许应该重新反思一下这一人生目标的意义与可行性。

无论是革命事业还是商海激浪,从来没有绝对的“成功”而言。就像无数企业都梦寐以求的上市,如果上市后便不再倾力奋斗,那么公司很快便会被其他竞争者所取代。人生的阶层始终是流动的,能上,自然也就能下。只不过,下比上容易得太多。

积小胜为大胜,以时间换空间

毛泽东《论持久战》刚发表,周恩来就把它的基本精神向白崇禧作了介绍。白崇禧深为赞赏,认为这是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后来,白崇禧又把它向蒋介石转述,蒋介石也十分赞成。

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并取得了周恩来的同意,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

关于毛泽东《论持久战》之精髓,白崇禧“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的总结事实上非常之切中要害。

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恰同学年少,无论是书生意气也好,血气方刚也罢,总渴望干一票儿大的,来个一战成名,一夜暴富。很显然,这是与“持久战”思维截然相反的另一种思维。

从我个人的想法来看,穷人事实上是最应该远离这种思维的,因为这种思维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当下我们所处的这个时间节点,一夜暴富的机会凤毛麟角,但是以一夜暴富为噱头坑人骗人的陷阱遍地都是。

比你有钱还比你勤奋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比你基础扎实还比你心态稳健。在追求命运改变这件事情上,穷人的孩子欲望更强烈,心态也更急切。自然而言,也更容易做出不理智、不冷静的举动来。

不过普通人的人生,毕竟与战争略有不同,所以我才把后半句的“用空间换时间”,改成了“用时间换空间”。前面说的是利用中国地大物博的优势,通过持久战的方式最终获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而后面则是穷人要充分利用好自己唯一拥有的资源人生时间,累积、持久、曲线获得个人和家族平台上的跃升。

在脱离原生环境,扩展视野,重塑思想这个阶段,我建议穷人的孩子要多抱团。因为后期想要做事的时候,事实上志同道合的人力资源,是造成很多事业迟迟难以启动的重要阻碍原因。

人脉资源的累积,比资金上的累积更具难度。资金的筹措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个体去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从零开始,重新熟悉这个环境,并且结识新朋友,而且是三观匹配的新朋友,这极其困难。

所谓的原始积累,事实上包括方方面面资源的准备与补齐,而不能仅仅认为是金钱的筹集和个人能力的提升。从零到一的过程,会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为单位,要忍得住,守得住,坚持得住。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5 13:39 , Processed in 0.00800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