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积毁销骨,半世漂泊,一生旷达,千里婵娟——苏轼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7-1 01:58: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积毁销骨,半世漂泊,一生旷达,千里婵娟——苏轼                                                         2019-07-01 00:01                    

                  

在宋代,有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天才与全才,他的名字叫做苏轼,苏东坡。苏轼是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集大成者,他的文学创作代表着宋代的最高成就。

他的宋诗、宋文、宋词都达到了高峰,对书法和绘画也有极高的造诣,苏轼的散文在宋代与欧阳修、王安石齐名,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在书法方面,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在绘画方面,苏轼擅长画墨竹,且绘画重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有寄托,明确表达了士人画的概念,对以后文人画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在苏轼的身上,典型的体现着宋行文化的精神,苏轼神行放达,为人率真、超然、独立,兴趣广泛,喜欢交友、品茶和雅游山林,喜欢美食。大家应该都听过用苏东坡名字起的美食——东坡肉,东坡肘子。但苏轼不是个只懂追求享受,没有大志的人。他只是用这些来调节自己,颠沛流离的生活,排解自己内心的苦闷。

21岁的苏轼和19岁的苏辙在父亲的陪同下进京赶考,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副考官是文坛大将梅饶臣,二人推崇诗文改革,苏轼的清新的文章一下打动了他们,但是欧阳修误以为文章是自己弟子曾巩所作,他为避嫌给了第二名。欧阳修非常欣赏苏轼的豪迈和敢于创新,而且预见“此人可谓读善书,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陪他们来考的父亲苏洵也一同参加了殿试,结果也被赐予了进士。一门同考三进士在我国古代历史当中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然而苏轼的人生起起伏伏,他的学生陈师道给他的老师写了一首诗,其中说“一代苏长公,四海名未已。投荒忘岁月,积毁高城垒。”就是说苏轼清楚的看到政治斗争中不可避免的阴暗、卑鄙与邪恶,感受到人生的无奈,独自承受着亲人亡故的悲伤,报国无门的遗憾,无人理解的孤苦。但他在困苦面前一直保持开朗乐观的精神面貌,积极的进行创作。

他的《水调歌头》最能表现豁达心胸。这首诗是苏轼在政治上处于失意状态的时候写的,他与弟弟苏辙长时间分别,在中秋时无比想念,也无比惆怅,但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超然达观的思想,排解了自己的愤懑,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卜算子》是苏轼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时所做,苏轼被贬到黄州,自己的生活是有问题的,但是他依然能够乐观豁达,率领全家克服困难,渡过难关。然而他内心的孤苦无别人无法理解,这首诗就表达了他的孤独寂寞,蔑视流俗的心境。

苏轼对于词的贡献是很大的,首先在观念上突破了诗尊词卑师的传统,提高了词的文学价值和地位。原先词是在民间流行的,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但苏轼使它成为了和诗一样的文学样式。在内容上,苏轼也进一步突破了唐五代诗,开拓了题材,使词可以像诗一样表达一切内容,写景状物等可以写诗的都也可以用词来表达。

在风格上,一曲《大江东去》开创了豪放词风,以充满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融入其中,像他的代表作《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等都是豪放词的代表。在形式上,无论是词的表现手法,还是语言音律,都有创新性的发展,增强了词的表达能力,使词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风貌。

苏轼的一生,积毁销骨,一贬再贬,半生漂泊,却未把怨与恨施加于世界,他走过的地方,遍地开花,他留给世人的是卓越的政绩和美好的诗歌。世界,他走过的地方,遍地开花,他留给世人的是卓越的政绩和美好的诗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2 17:47 , Processed in 0.00813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