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收废品收到一个金印,不识货拴在狗尾巴上,最终听劝上交 2020-04-09 16:43 中国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而这些文化都被承载在文物古董里。大部分珍贵的文物都被国家收藏了起来,当做国宝;也有一些文物流落在民间,被当成私人收藏或者传家宝;然而还有一些文物,由于见到它的人不识货,被人当成普通的装饰品了,更有甚者把珍贵的文物当成了废品卖掉。我们今天要说的故事的主人翁,就是一个身怀宝物却不自知的人。
![]() 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有一位以收废品为生的老人,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回收废铜烂铁。有一天,他在废品站收到了一个黄色的铜疙瘩,这个铜疙瘩上面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文字,老人并不认识这些文字,也就没有当作一回事。他看着上面的花纹,觉得这个铜疙瘩还挺有意思的,便将其留了下来。他用一根绳子把这个铜疙瘩系在了狗的尾巴上,狗一跑起来就会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家里的小孩子很喜欢这样玩。就这样,这个不起眼的铜疙瘩成为了小孩子的玩具。
直到后来老人的外甥女在老人的家中看到了这个铜疙瘩,她是一个历史系的学生,在第一眼看到这个铜疙瘩后就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文物。于是她把这个铜疙瘩带回学校,交给自己的老师进行鉴定。经过鉴定之后,他们竟然发现这是金代的金印,是完颜阿骨达时期的古董。要知道,完颜阿骨打时期留下来的文物极其稀少,所以这个金印是一件十分珍贵的文物。
![]() 老人在得知这个铜疙瘩是一件珍贵的文物之后,产生了把它高价卖掉的想法。不过在他外甥女的劝说之下,他最终还是把金印捐献给了国家博物馆,这个本来沦为玩具的金印,如今成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