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人说西方是杀父文化,东方是杀子文化,古代以孝治国有多恐怖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1 01:37: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有人说西方是杀父文化,东方是杀子文化,古代以孝治国有多恐怖                                                         2020-07-31 13:23                    
                          有人说,西方文化为杀父的文化,中国文化为杀子的文化。西方植根于航海、传统的基督教商业文明,崇尚竞争和冒险,鼓励年轻人超越老年人。而儒家文化为农耕文明,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尊卑长幼秩序。

西方文化中存在一种对父权的反抗精神,古希腊神话里有很多“弑父”的故事,这在中国文化里是不可理解的。第一代天神乌拉诺斯被儿子泰坦神克罗诺斯阉割了,第二代天神克罗诺斯又被儿子宙斯推翻了,俄狄浦斯也是杀掉了自己的父亲。
中国文化的传统是对父权的无条件服从,“父为子纲”,“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元朝《二十四孝》中郭巨《埋儿奉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郭巨家中贫困为了养活母亲准备把自己的孩子活埋了。这个千年孝顺的榜样让人看到所谓孝道是多残酷多恐怖多没有人性。

难怪鲁迅先生在看完“埋儿奉母”后发出如此感叹:“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
孝, 东汉许慎解释为:“善事父母者。从老省, 从子, 子承老也”。把孝的地位与作用推到极致的是儒家的《孝经》,成书于秦汉之际,相传是孔子及其弟子所作。《孝经·开宗明义》.指出,假若能够以孝治天下,便会得到“万国之欢心”、“百姓之欢心”、达到“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的地步。

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将儒家孝治思想确立为正统地位。以孝治国上升为两汉的国家意识形态,西汉把《孝经》列为各级各类学校必修课程,还创立了“举孝廉”的官吏选拔制度,把遵守、践行孝道与求爵取禄联系起来。汉代皇帝大都以“孝”为谥号,称孝惠帝、孝文帝、孝武帝、孝昭帝等等,汉文帝更是以亲尝汤药上了“二十四孝”。
父权至高无上处于绝对地位,子女只是附属物任其处置,两汉时期买卖子女大行其道,一边喊着以孝治国一边把你卖了你也不得反抗,这就是畸形的孝亲文化。更要命的是子女的生命权得不到任何保障。《汉书·金日磾传》载, 金日磾对母亲很孝顺, 在母亲去世后, 每次看见母亲的画像都下拜涕泣, 但他对自己儿子却并无慈爱之心, 当发现长子弄儿凭借汉武帝宠信而“自殿下与宫人戏”时, 因“恶其淫乱”而亲手将其杀死;对金日磾的杀子行为, 汉武帝初“大怒”, 继“甚哀, 为之泣”, 终“心敬日磾”而未予追究。

子不孝杀头,父杀子无罪,还有比这更恐怖的孝道文化吗?
《孝经》就主张用刑罚来维护孝道,“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不孝"是有罪的,商朝有所谓"刑三百,罪莫大于不孝",西周,把"不孝"视为"元恶大怼",不孝是罪大恶极的,被列为"八刑"之中的第一刑,不容赦免。两汉以后,"不孝"被正式定为罪名列入律书。 北齐法律首次确立了"重罪十条",把"不孝"列为第八条,这是"十恶"之罪的最早形态,也是后世法典的重要内容。隋朝正式确定了"十恶"的罪名,"不孝"罪列第七位。从此以后,"不孝"就成为"十恶不赦"的重罪。唐以后各代都沿用"十恶"的罪名,清律承袭了隋唐以来的“十恶”制度,十恶即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大不敬,不孝,不道,不睦,不义,内乱。

“不孝”变成了十恶不赦之罪,忤逆是仅次于谋反叛乱的重罪,甚至都要采取“剥皮揎草”、“磨骨扬灰”。一个县里如果出了忤逆大案,县官都有可能受牵连,充军坐牢杀头的都有。把“不孝”上升到如此吓人的程度,这也是古代政治的一大特色。
鲁迅对古代历史的观察是一针见血极其深刻,喊出了“救救孩子”,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历代统治者都是打着“以孝治国”的旗号吃人,连自己的亲儿子也不会放过,汉成帝刘骜为了取悦美人杀子,王莽逼死了三个儿子,石虎先后杀死了两个儿子,武则天前后害死了二个儿子,李隆基一天赐死了三个儿子……这历史真是够血腥的。

曹操杀孔融,说是不孝,司马氏杀嵇康,也说是不孝,只要想杀你不孝也是理由。
“以孝治天下”其实是一种统治手段、政治策略,父权君权的绝对权威不容藐视,国之君权就是家之父权,国君就是大家的父亲,在家服从父权在朝服从君权,国家专制从父权开始,所以有人把父权称之为两千年专制的源头。
“以孝治天下”的最终结果未必都是孝亲满天下的理想境界,他的异化变态变成一种虚伪的道德世界。张家山汉简中的《告律》篇规定:“子告父母, 妇告威公, 奴婢告主、主父母妻子, 勿听而弃告者市”。 衡山王太子刘爽举报其父刘赐的谋反行为后, “坐告王父不孝, 皆弃市”。不管父亲多大的罪,儿子举报父亲就是死罪。
以孝选官用官的举孝廉制是两汉时期最重要的举官制度,可是最终变成了门阀制度排斥异己的工具,“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举秀才,不知书;察孝行,父别居。寒清素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历代统治者喜欢推行"以孝治国”,因为看中的是孝亲者必忠君、君臣关系如父子的观念,《孝经·广扬名章》说:“君子之事亲孝, 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 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 故治可移于官。”东汉章帝亲自主持编纂的《白虎通义·丧服》中则说:“臣之于君, 犹子之于父, 明至尊臣子之义也”;“王者崩, ……四海之内咸悲, 臣下若丧考妣之义也。……童子诸侯不朝而来丧者何?明臣子于其君父非有老少也。”
中国的专制从父权从杀子文化开始,而弗洛伊德在《文明及其不满》一书中,把西方民主制度的产生直接归因于儿子对父亲的反抗。不可否认的是建立在“弑父文化”基础上的西方文化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敢于反抗权威,保持那种层出不穷的创造力和活力。古代中国父权君权绝对权威,不容许有任何的挑战和藐视,孝与不孝不是普通的亲情而是一种政治伦理,国家的意识形态,子不孝杀头,父杀子无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那都是血淋淋的恐怖制度。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9 18:26 , Processed in 0.00764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