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济南柳絮泉应该是李格非的老宅,李清照为何抢了她父亲的风头?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3 00:52: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济南柳絮泉应该是李格非的老宅,李清照为何抢了她父亲的风头?                                                         2020-10-02 06:04                    
                          作者:陈二虎

(李清照)

一、柳絮泉边寻芳踪

济南,旧称历城,因处历山(今千佛山)下而得名,被称之为“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佳境,多泉水又景色宜人,由之“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宋代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就出生于济南历城,明清以来,许多文人雅士追慕李清照,多有凭吊题咏,清代诗人写有《柳絮泉访李易安故宅》:
跳波溅客衣,荡漾回塘路。清照昔年人,门外垂杨树。沙禽一只飞,独向前洲去。
是说李清照故宅在柳絮泉边。
据旧县志记载:柳絮泉在历城金线泉东南角,因为泉水汩汩,泡沫翻飞,宛若柳絮飞舞而得名,并且周围植有柳树,风景清丽爽人。

清代王大堉也写了一首《柳絮泉诗》:
泉水涌如飞絮,曾居咏絮才人。千古吟魂来否,絮花空舞粼粼。
无论是泉水翻飞,泡沫丰富,晶莹灵动,“涌如飞絮”;还是泉边垂柳成荫,暮春时节,柳絮翻飞,风流翩跹,让这泉有了一个诗意的名字“柳絮”。
说到“咏絮”让笔者联想到东晋时的一位才女,据说东晋豪门、政治家谢安在一个冬天里,因天寒降雪落,来了雅兴,在家中设宴,召集子侄等人聚会,酒宴进行中,雪逐渐大了起来,纷纷扬扬,飘飘洒洒,谢安随口吟了一句“白雪纷纷何所似?”这是一首诗的开篇之句,又是启发诗意的问答:面对瑞雪洒空,不由感叹,起调不俗,胸次颇高。
谢安的一个侄子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是谢安二哥谢据的长子),聪明繁捷,立马应声说:“撒盐空中差可拟”,是用空中撒盐来比喻这大雪,“可拟”与“所似”对仗,但用“撒盐”形容雪片似不是很贴切。

话音刚落,谢安的侄女谢道蕴(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后来嫁给了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为妻)自幼聪敏,文才出众,认为谢朗的比喻不恰当,从容地吟出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用柳絮形容雪片更加贴切又形象,于是,从此后人们用“咏絮才”来赞美有才华善诗的女子。巧的是,才女李清照就出生在“柳絮”泉边,所以王大堉来到柳絮泉,很自然地写下“曾居咏絮才人”,来赞美李清照的旷世才华。
明代济南名士李攀龙、边贡等人都认为历城柳絮泉有“所谓李易安故居者”。通过史料也证明李清照的父亲曾经在历城居住。
乐钧在其《青芝山馆诗集》中一首写李清照的诗:“奇绝芙蓉梦里情,先教夫婿识才名。一溪柳絮门前水,犹作青闺漱玉声。”

李清照词集名叫“漱玉集”,就是因这柳絮泉源头活水,溅玉金声,清脆间似乎带着李清照“漱玉”词调的余韵袅袅袅,这灵秀的泉水,培养了李清照的才情,成就了钟灵毓秀、才华横溢的一代才女。
据史实记载,被称之为李清照故居的这所老宅,直到清朝中期还有,虽然历经千年,几移其手,时有增损,旧迹依旧,也一直被称为“李清照故居”。
其实这一称呼不太准确,这里顶多是李清照幼年与童年,随父母居住的地方,不该叫“李清照故居”,因为李清照十八岁嫁给赵明诚之后,自然不生活在济南柳絮泉边,并且少年时全家就随父李格非搬到京城。
后世文人诗人到柳絮泉寻找李清照遗踪,无非是供景抒发神往之情。
如果说柳絮泉是李清照父亲李格非故居比较准确。
济南市章丘区百脉公园内漱玉泉北侧,也有李清照纪念堂(故居)。
这是因为李清照有《漱玉集》传世,后人便依此认为她的故居在漱玉泉畔,并且是郭沫若题的匾额,还写了一副楹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但据有关专家专证,李清照并没有去过章丘,李格非也没有在章丘居住过。

二、李格非的老宅

李格非,字文叔,以文章才华在士林中享有极高的声誉,时人赞之曰“李格非之文,自太史公之后,一人而已”。虽然这评价有点拔高,但也看出李格非文名颇高。
纵观宋代的散文创作,继承的是中唐文坛泰斗韩愈、柳宗元等人古文运动的脉络,反对骈俪文体,主张恢复秦汉古文精髓,明道用世。以欧阳修西昆文风为首,名家辈出,苏氏三父子、王安石等人都是杰出的散文大家,就是在这一群星灿烂、文坛竞技大潮中,李格非能够文名大显,可见其在文章造诣上非同一般。
实事求是地说,继欧阳修之后,文坛领袖当推苏轼,其文汪洋恣意,若风行水上,似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平行处,滔滔汩汩,一日千里;曲折处,随物赋形,奇幻难测。赏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影响了许多文人,著名的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号称苏门四学士。

李格非于元祐初,自郓城教授入京为太学录事,以文章受知于苏轼,于是,人们称李格非与李禧、董荣、廖正一为“后四学士”,从中可以看出与苏门极深的渊源。
李格非与黄庭坚、张耒等人关系很好,黄庭坚去世,李格非写挽诗纪念;李格非去世,张耒为他作墓志。
李格非对于历代文章均有自己独特的体会,十分推崇诸葛亮的《出师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以及李密的《陈情表》,认为这些文章“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斧凿之痕”。
李格非主张文章“以气为主,气以诚为主”。
据《宋史》中的《李格非传》记载:他有诗文集四十五卷,但大多数失传,比较知名的是《洛阳名园记》,写了洛阳园区十九处。

李格非在《书〔洛阳名园记〕后》中表达了写作目的:“洛阳的盛衰,便是天下兴亡的标志”,不是小吹小打闲情雅兴的小资游记之类,赋予很强的现实关照,警示时人,给洛阳名园兴衰赋予忧患意识。
果然,几十年间,金兵南下,俘获徽钦二帝,北宋灭亡。
李清照未出闺时,生活在历城,后随父入京,李格非此时的诗文创作,与苏门名士交往,对文章的钻研与见解,都给李清照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李清照的母亲王氏,有说是状元王拱臣的孙女,不仅闻名于宋朝,就连邻国契丹人都知其大名;也有的说,李清照的母亲王氏,是汉国公王准的孙女,王准一门多进士。无论李清照出自以上那个王家,都是名门,富有学养,也善于文章,这自然给予李清照良好的母教,母亲对于女儿的成长,无疑十分重要,从李清照的文章与诗词中也透露出家学,开启了她智慧的清芬,养成了秀外慧中,加上济南的灵山秀水,让李清照成为一代才女。

如今,济南趵突泉公园内有李清照纪念堂,也是以柳絮泉为李清照故居而自豪,其实应该不够准确,说是李格非故居更恰当,李格非刚一成家,就安家在柳絮泉边,后李格非入京为官。
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李格非因元祐党人案返乡,居住在历城老宅而不是章丘。
如今,历史的陈迹消失在岁月的长河里,无论李清照故居也好,李格非故居也好,都在争论不休中吸引着游人。

(李清照纪念堂)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9 11:06 , Processed in 0.00838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