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上有株“紫牡丹”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9 00:26: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网上有株“紫牡丹”                                                         2020-10-27 05:58                    
                          

文/李现森

来源:前平说事(微信公众号)

说,天上仙宫住着一位叫牡丹仙子的花神。她聪明美丽,勤劳善良,培植了姹紫嫣红的千花万卉,把仙宫打扮成了花的世界。

有年,仙子听说人间没有牡丹花,便打算把这种花送到人间来。她先把各种牡丹描在画幅上,画呀,画呀,画到了黎明时分,已经画了九十九幅啦!

这些牡丹花,绰约多姿,色彩各异,一朵比一朵绚丽。但到第一百幅牡丹着色的时候,她犯愁了,想了好大一阵儿,也没想出来称心如意的颜色。

牡丹仙子太累了,便不知不觉地睡着啦!

睡梦中,她梦见了一株很新奇的牡丹花,花朵红里透紫,紫中透红,色泽艳丽多变,十分逗人喜爱。一高兴,便醒了过来。谁知,着色时手脖猛地一抬,画笔上一滴紫红色的颜料,正好溅在那幅刚画好的第一百幅牡丹花的根上。

颜料顺着牡丹根迅速地渗到枝干上、花朵上。根皮和花朵忽而变成深紫色,忽而又变成浅紫色,煞是好看。牡丹仙子笑了,这种花色,不正和梦中见到的色彩一样吗?于是,便有了后来居上的上品牡丹,也就是现在洛阳的“紫根牡丹”。

这个美丽的传说,是网名“紫牡丹”的朋友告诉我的。她说,这种牡丹花从初开到盛开时,呈深紫红色,凋零时,花儿又变成了浅红色。由此,我也记住了这株“牡丹”。

部队老首长打来电话,说洛阳牡丹雍容花贵,托我寄上几株栽在小院中,做文吟诗。老首长身处京畿,以笔代戈,以纸为戎,难得有这份闲情逸致。放下电话,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忙给“紫牡丹”求助,说想买几株牡丹送给朋友。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我知道,她是专门培育牡丹的“牡丹仙子”。在洛阳邙山租了近百亩土地,一排并着一排,一行连着一行,密密匝匝种着数以万计的牡丹。每年三月,红的,黄的,紫的,绿的,绽放的牡丹,花香袭人,给人“叶密千重绿,花开万点红”的美丽享受。

“不是人间种,疑是仙宫来”。走进牡丹基地,美不胜数。有丛生的,有单株的,有红、黄、白、紫四大色系。尤其是成苗区中,每一株牡丹少说有10多年的历史了。花开时节,满园子氤氲着牡丹的香气,穿梭其中,醉人心扉,引来很多人围观,让人久久地驻足于牡丹花前啧啧赞叹,合影留照。

我喜欢牡丹,没有理由,似乎源于一种天性。记忆中关于“牡丹”,是蒋大为老师的《牡丹之歌》。

“啊,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众香国里最壮观……”这首歌很美,在当时非常流行。歌词把牡丹比喻为不畏严寒的强者,来形容怒放的生命——在冰封大地的时候,蕴育着生机一片,在春风吹来的时候,把美丽带给人间。

上中学那会,到县化肥厂接班的发小艳光哥捎信来,说厂里组织去洛阳看牡丹,不要门票,邀我同去。听了口信,心里痒痒的,但贫困的家景别说买车票了,就连一碗五毛钱的汤水面钱,家里都拿不出,只得做罢。

艳光哥捎回了几粒牡丹籽,我如获至宝。我俩翻箱倒柜,从柴禾棚里翻出一口掉了耳朵破了沿漏了底的破铁锅,又从猪圈里取来粪土,捏碎,浇水,小心翼翼地将种子埋下。

“种下一粒种,落地就生根”,从春天盼到冬天,从冬日等到春阳,总期盼着能目睹一眼牡丹仙子芳容……然而,直到我当兵走了,也没等到种子发芽。

我想,她大概已记不得那个山沟沟里的少年郎了吧!后来,随着前行脚步渐远,那股浓郁的牡丹情思也便渐渐淡出了记忆。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直到和朋友偶然说到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那首名作——《欣牡丹》,又一次激起了我想一睹牡丹的强烈欲望。然而,因事务缠身,一晃又是几年,始终不得与之相见。

应“紫牡丹”的热情相邀,我们一行来邙山赏牡丹。在310国道的一处岔路口,绕过一道爬满了蔷薇和凌霄的篱笆墙,我们便走进了“紫牡丹”纤手绘出的牡丹园!

不见牡丹花开,你不懂得她美丽。

有道是,闻香识闺人。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古往今来,描写赞颂牡丹的诗歌众多。

园子占地约近百亩,栽满了牡丹。未进园中,先闻其香,绿波涌动的牡丹园中,一棵挨着一棵,密密匝匝地生长着,空气里处处飘荡着生动气息。在微风的吹拂下,一缕一缕的清香直入鼻息,仿若春天萌动的气息,引得我们贪婪地呼吸着醇厚的氧离子,心都被浸濡得润酥酥的。

那满园氤氲着清香的牡丹,一株株、一棵棵,密密层层的枝杆藤叶,是经过了岁寒洗礼的墨绿,自有一股上了年纪的老者的庄严之气。走近了,又能发现,在粗直的枝干上,是跃跃欲试向外冒尖儿的新芽,亮眼的嫩黄新绿,充满了生的喜悦。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词:“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那枝头上的花蕾,绽放的、半放的,似云如霞,娇嫩欲滴,仿佛京城里偷跑出来的贵人,透着雍容、大气和富贵。也许这就是牡丹花开富贵的由来吧。

人行花丛,花草随性。经过改良后的牡丹,耐寒耐旱,很适合北方天气,不像南方的花儿喜热怕寒。花丛中有股淡淡的中药香味,是牡丹根部发出的,没有蚊虫叮咬,是夏天傍晚极好的纳凉之处。从那几个早被磨得锃亮的石凳来看,足以说明它给人们带来的益处。

“好美呀!”就在我们啧啧赞叹时,紫牡丹的家人,一个面色红润,满头银发的老人,从小木屋里走了出来。他捧着一壶泡的牡丹花茶,说是让我们品尝一下。

见我们犹豫不决,老人爽朗地笑道:“喝吧,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啦。”在他的解释下,我们知道了牡丹性寒,味辛,畏炎热,喜燥恶湿,具有养血和肝、散郁去瘀、美容养颜的功效。经常饮用可使气血充沛、容颜红润、精神饱满。

牡丹就在我们身边,且真实地展现在眼前,它的价值却为我所不知。听老人这么一说,虽然牡丹花性寒,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饮。但我还是喝了一杯花茶。还真别说,那股沁入心脾的浓郁醇香,给人一种“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觉。

……

当我们起身告别时,紫牡丹连说“不忙不忙”。她拿过一把锄头,笑咪咪地从园子里挖出了几株牡丹,包裹装入车内,邀我们得空儿多来转转,说是好花赠友人……

哦,牡丹,这就是勾人之魂的牡丹啊!

花看了,茶喝了,苗也拿了。行文至此,本该落笔。但我还想再啰嗦一句,这主要是感到惭愧,李现森|陪爹说说话儿诚如我识得牡丹而不知有“魏紫”、“二乔”、“姚黄”之名一般,仅知道她的电话1372168680,而不知她的芳名。而当我问及时,她莞尔一笑:“相逢何必曾相识”,朋友来了,有好花有好茶,记着网上有株“紫牡丹”就行了。以后再想要牡丹,打个电话。

人生,最难贵的是心中的那份情。这情啊,既有浓郁的友谊之情,还有亲情、朋友之情等等,她都可以在牡丹的身上找到一份寄托,一份牵挂。

我暮然明白了,“紫牡丹”不正是那个把姹紫嫣红的千花万卉送到人间的牡丹仙子吗!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4 19:01 , Processed in 0.00717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