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唐诗重复的奇葩原因大汇总,李白和李太白写的诗要分开放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27 05:18: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唐诗重复的奇葩原因大汇总,李白和李太白写的诗要分开放                                                         

2021-04-26 16:07

在上期文章中小编提到,《全唐诗》存在重复与误收两项重大缺陷。导致重复的原因有很多,编者因为编排失误导致了唐诗重复只是其中之一。本期文章小编继续为读者解惑,一起来了解那些导致诗句重复的奇特原因:
第一,诗人的名字字形或者字音相近导致编者将两人搞混,因此造成作品重复。比如刘湾的《出塞》诗,编者注明:“一作刘济诗”。这首诗又在刘济的名下可以看到。如果考察历代诗集,比如《中兴间气集》、《唐文粹》、《文苑英华》、《唐诗纪事》,此诗都被归于刘湾名下。只有《乐府诗集》将其写为刘济,李嘉言在《全唐诗校读法》中认为,这里的“刘济”实际上是把“刘湾”抄错了。


《唐诗纪事》书影

类似的情况还有,杨师道的《侍宴赋得起坐弹鸣琴》二首、《咏琴》、《咏笙》、《咏舞》等数首作品又在杨希道名下,应当是“杨师道”误写作“杨希道”;蔡隐丘的《石丘琪树》,又重复于“隐求”名下;张佐的《忆游天台寄道流》,又重复于张祜名下;殷尧恭的《府试中元观道流步虚》,又重复于殷尧藩名下……
第二,本来是同一个人,但是编者误以为有两个人,因此导致重复。
比如,诗人的名字在流传过程中发生颠倒的情况,张正元有诗《临川羡鱼》,张元正有首一模一样的。张正元这个人是确实存在的,《旧唐书》中载有他的事迹。至于张元正,史书记载中不见踪影,《唐音统签》及《全唐诗稿本》中也没有他的诗作。佟培基先生在《〈全唐诗〉重出误收考》中认为张元正此人并不存在,是《全唐诗》的编者不小心将名字错位导致了错误。


《唐音统签》书影

同样的情况还有,李崇嗣《览镜》诗,编者注明:“一作李嗣宗”;赵彦昭《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侍宴桃花园咏桃花应制》三首诗作“一作赵彦伯”……
再比如,对于同一位诗人,有的诗集用作者的名作为索引,而有些诗集以作者的字作为索引。比如王鲁复的作品《故白岩禅师院》,又重复于王梦周名下。巧合的是,王鲁复,字梦周。洪迈的《万首唐人绝句》及季振宜的《全唐诗稿本》均以梦周立目,导致《全唐诗》编者误认为鲁复、梦周是两个人。


《万首唐人绝句》书影

第三,两名诗人的诗因为在某诗集中相邻,结果在后世的传抄之中导致混杂,前一位作者的诗被归到后一位名下,后一位作者的诗被归到前一位名下。
比如张九龄的《晚霁登王六东阁》,又被归到严维名下。张九龄的诗集中有很多与王六的酬唱之作,比如《酬王六霁后书怀见示》、《酬王六寒朝见诒》、《与王六履震广州津亭晓望》等等。张九龄与王六曾经同在曲江为官,并且曾有过交往经历,而严维从未与王六有过来往。因此,这首诗应当是张九龄所作。考察历代诗集,《文苑英华》中张九龄此诗恰好接在严维诗后,应当是后来人在传抄时出现错误,被编者将错就错。


张九龄画像

第四,将作者的名字错误写入诗名中,或者错误将诗名中的人名认作作者。
比如钱起名下的《留别》,在王维名下写作《留别钱起》。考察此诗,《文苑英华》中记载此诗作者钱起,题为《晚归蓝田酬中书常舍人赠别》。此诗在宋蜀刻本《王摩诘文集》中附在王维《送钱少府归蓝田》诗后,应该是钱起的唱和之作。
事情的真相应该是这样的:王维送别钱起,触景生情,赠钱起诗一首,钱起回诗唱和,这两首后来都被载入王维诗集中,有人在抄写诗集时不知什么原因,将作者名字错看成诗题,因此原本一唱一和的两作品就这样都归于王维名下。


王维画像

这样的情况,还有卢崇道的《新都南亭送郭元振》,又重复于张说名下,题作《新都南亭送郭元振卢崇道》,卢崇道被迫与好友一起被送走;页丘的《留别》,在王维的名下变成《留别丘为》,这个把原作者的名字也改了;刘长卿的《杪秋洞庭中,怀亡道士谢太虚》一诗,错误的改到谢太虚的名下怀亡他自己——《杪秋洞庭中,怀亡道士》(作者:谢太虚);戴叔伦的《新秋夜寄江右友人》诗,又题作《新秋独夜寄戴叔伦》,自己写信寄给自己……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第五,后人在为某位诗人编写诗集时,或是有心,或是无意,收录了其他诗人的诗作。比如杨凝的《赠同游》《送人出塞》《寻僧元皎因病》《夜泊渭津》《晚夏逢友人》《别谪者》《行思》《感怀题从舅宅》《与友人会》这九首诗,历代的唐诗选本都将其归为李昌符所作,《唐音统签》认为以上九首诗应该是后人为杨凝做集时,将李昌符的诗掺入,所以胡震亨在李集小传后写到:“昌符集好事者多割为杨凝诗,今悉改正。”
第六,诗人名字相同导致的重复。比如《全唐诗》第259卷“王季友”的《玉壶冰》,又归到第780卷“王季友”名下。


《王右丞集笺注》书影

从历史记载上看,唐代有两个王季友,其一载于《唐才子传》,为玄宗、肃宗时期人。《王右丞集笺注》有一首《赋得清如玉壶冰》诗,题下载:“原注,京兆府试,时年十九。”根据书后的王维年谱可以知道当时的时间是开元七年,根据这个推算,这位写《玉壶冰》的王季友应该与王维一样参加过京兆府试。而《登科》中记载了另一位王季友,是贞元十四年的进士,当年的试诗为《青出蓝》。
《全唐诗》中重复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小编无法把所有诗作重复的原因一一罗列完毕。这些重复不是《全唐诗》的编者自己揭露的,而是其刊行之后无数的唐诗研究者、爱好者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一直到今天,学者们还在对《全唐诗》中的四万多作品做详细的校对。难道这些重复在编纂时无法消除吗?不,不是这样的。康熙皇帝将编写《全唐诗》的重任交于曹寅时,我相信皇帝想要的是一部“十年辛苦不寻常”的诗集顶峰,而不是似是而非的未完成品。至于《全唐诗》中存在的另一个缺陷“误收”问题,留待下期继续吧。
感谢大家的阅读,我是作者良木,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们的搜狐号苏家酒窖,每天都有最有趣的文化资讯~也欢迎评论留下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哦!如果你有想进一步了解的传统文化内容,也欢迎留言告诉我们,小编会为你“定制”哦!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5 10:39 , Processed in 0.00766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