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76年毛主席逝世后,李敏匆匆南下,贺子珍:我想为你爸爸写本书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4 17:29: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76年毛主席逝世后,李敏匆匆南下,贺子珍:我想为你爸爸写本书                                                         2021-08-04 10:30                    

前言: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李敏参加完父亲的追悼会便匆匆南下到上海,因为此时传来了妈妈贺子珍病重的消息。
毛主席的逝世对贺子珍的打击很大,她躺在病床上甚至开始交代后事。李敏和丈夫孔令华寸步不离地陪在贺子珍身边,贺子珍的情况才逐渐好转。

图 | 李敏和孔令华在毛主席遗体前默哀

此时的贺子珍即将进入古稀之年,她对女儿李敏说了自己的一个愿望,那便是为毛主席写一本传记。
作为和毛泽东相伴十年的妻子,贺子珍完全有资格提笔写出这本书,遗憾的是,这个愿望最终都没有完成。

和毛泽东相识后,成为最早的秘书之一

在毛泽东生平的所有秘书中,排在最前列的,除了谭政和江华,便是贺子珍。
秋收起义后,青年毛泽东率领八百多人一时间没有了去路,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应该进攻长沙,但是毛泽东审时度势,现在的八百人衣衫褴褛,绝对不能铤而走险。在革命最危急的时刻,毛泽东果断做出了一个最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选择,那就去“占山为王”,当个“山大王”。
这听起来似乎有点不实际,但这正是毛泽东的伟大之处,在古代,这叫落草为寇,蒋介石也曾说,毛泽东这是去当“土匪”了?但毛泽东还是坚持要上山,把目光聚焦在井冈山,也就是在这里,他遇见了这位美丽的姑娘,贺子珍

图 | 青年贺子珍

井冈山地处湘东、赣西边界,万洋山(为罗霄山脉中段)的北支,据传在东汉年间就已经有人在此居住,可谓是易守难攻。当时,井冈山已经有人在,袁文才的部队已经在这里驻扎很久。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总不能抢人家底盘吧?其他人的意见是,袁文才现在要枪没枪,要人没人,我们直接打上去。但毛泽东还是以和平为主,当即给袁文才写了一封信,大概意思是,我毛泽东不是来抢地盘的,是和你一起创大业,希望得到你的支持和帮助。
袁文才阅信后吓一跳,莫不是毛泽东想要先礼后兵?在忐忑中,袁文才决定设立一道鸿门宴,探探这股红军的情况。不料毛泽东仅仅带着四五人赴宴,诚意十足,袁文才见状,马上撤走周围埋伏的人,友好地接待了毛泽东。
在饭桌上,毛泽东表示:“为了我们共创大业,我决定送你们一百条枪,全是汉阳造钢枪,明天就可以来取。”要知道,当时袁文才手里只有60几杆破枪,这足以看出毛泽东是真心求共存,袁文才当即答应,和毛泽东握手交好,并拿出一千大洋作为毛泽东的经费。二人的友谊从此开始,这也是毛主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第一颗火星子。

图 | 袁文才

这顿饭从上午10点吃到黄昏,可是说合作的非常成功。夕阳西下之时,袁文才为毛泽东安排了一间屋子,让毛泽东居住,当时毛泽东因为长时间走路,脚底磨出了泡,考虑到袁文才的好意,毛泽东便答应在这里留宿。这一点,在日后贺子珍的回忆中证实了这一点。
贺子珍的外孙女孔东梅在她的书中曾详细记录了当时贺子珍回忆的情节,她说:外婆记得,当时外公的脚走路有点不得劲,那是因为长途行军磨伤了脚,没有及时治疗,伤口化脓了。
贺子珍是这样描述刚走进那处小院的毛泽东的:穿的是一身破旧的灰布中山服,同其他几个人一样,脖子上系了一条红色识别带。他个头很高,很消瘦,颧骨都突出来了。头发从中间向两边分开,比较长。皮肤晒得很黑,但是一双眼睛很有神,显示出他的睿智、温和与毅力。
毛泽东看到这个约莫十七八岁的小姑娘也愣住了,他以为这是袁文才女儿呢,毛泽东曾回忆说,我记得当时的贺子珍很瘦,长得很精干。袁文才介绍说:“她是永新的干部,叫贺子珍。”毛泽东笑着说:“好,好,以后我们就共同战斗吧。”
自毛泽东和袁文才合作以后,袁文才看到毛泽东身边没有个人照顾,便安排贺子珍去为毛泽东当秘书,当时毛泽东来到井冈山下永新塘边村土改,听不懂客家话,贺子珍便为他翻译,俩人的接触慢慢多了起来。

图 | 1927年的一张照片(右一为贺子珍,左三为毛泽东)

早在之前,井冈山上就传来了杨开慧牺牲的消息,毛泽东痛不欲生。多次派人打听,得到的还是杨开慧已经牺牲。此时此刻,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也不在父亲身边,毛泽东那段时间状态很不好,贺子珍十分心疼,她表示愿意照顾毛泽东。
在那段时间,两个人慢慢产生了感情,慢慢都对对方产生了爱慕之情。毛主席曾说过,贺子珍是对他对好的人。自1928年5月,二人结婚以来,贺子珍一直陪伴着毛泽东。毛泽东每写什么文章,都很贺子珍亲自抄写一遍,毛泽东曾称赞贺子珍,这是个十分有才的姑娘,是个才女。
他们的爱情,在当年的井冈山上成为了一段佳话。贺子珍出生在1909年9月28日,是江西永新乡绅贺焕文的长女,贺家俗称三“圆”二“敏”,指的是桂圆、银圆、仙圆、敏学、敏仁,其中桂圆便是贺子珍的名字。和毛泽东相识后,她把自己的名字改为了“自珍”,有“善自珍重”之意,不久,在她抄送的信中,也写作“子珍”,贺子珍这个名字由此而来。

图 | 1929年6月19日,毛泽东(右2)、陈毅(右1)、谭政(左2)、朱良才(左1)在福建龙岩的合影

贺子珍曾就读于江西永新女子学校,写得一手好字,还喜欢读书,可以说和毛泽东志趣相投,知道毛泽东喜欢看报纸,她就到处给毛泽东找报纸看。不久后,毛泽东大病一场,当时正是毛泽东在党内受到排挤的时候,只有贺子珍坚定不移地陪伴在毛泽东身边。
那时的贺子珍,既是毛泽东的妻子,又是毛泽东的秘书,幸好有贺子珍的照顾,毛泽东身体慢慢好转,当时党内很多人排挤毛泽东,没有毛泽东的领导,红四军在广东梅县遭到了大败,共产国际方面得知毛泽东大病初愈,马上让毛泽东复出。朱德也提议,马上撤出闽西,让毛泽东同志继续工作。
这年9月,陈毅带来了周恩来的意见,周恩来在信中说,坚决支持恢复毛泽东的工作,并且召开一次党的会议,统一思想,明辨是非。实际上,这时候的周恩来是已经看到了毛泽东的军事才能,并一直在暗中支持。
1934年10月,在博古等错误指挥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毛泽东决定实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当时的贺子珍已有身孕,她就行走在当时的队伍中,到遵义时,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在周恩来等的大力支持下,毛泽东成为了党内的最高领袖。

图 | 贺子珍和毛泽东在陕北

红军到达陕北后,贺子珍生下了他们的第五个孩子,娇娇,即日后的李敏。当时在长征途中,贺子珍曾负伤过一次,身上还留有几片弹片。1937年,贺子珍借去苏联治病学习为由离开了延安。从1927年相遇到1937年离开,他们十年的爱情,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宝贵的记忆。
也恰恰是这十年,中国革命史上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对毛泽东个人的命运而言,对中华民族的命运而言,都是一样的,凶险莫测,前途未卜。而陪伴在毛泽东身边的贺子珍,同样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磨难。离开延安的时候,贺子珍已经又有身孕,在此之前,她已经生了五个孩子,除了李敏,剩下的孩子不是夭折就是托付给了老百姓,可怜天下父母心,谁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呢?
孔东梅曾记述了其中的细节,她写道:在长征路上我外婆曾经生过一个女孩,就是后面有追兵,有几十里路就追上,当时在贵州地区,找了一间茅草屋一看,可能是人刚出门,烧着白开水,还在冒烟,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外婆生了一个女孩,只看了一眼,就随部队走了。当时留下一个纸条说这个孩子放在你们家,长大以后能够帮你们家干一些活,放了30块银元,两把烟土,当时这个孩子就再也没有找到。

图 | 贺子珍离开时,李敏(娇娇)的样子,一周岁

而他们的第六个孩子,在苏联出生不久后也夭折了,毛岸英曾对李敏讲述过这个小弟弟的样子,他说:小弟弟长得很像爸爸。

回国后在庐山重逢,贺子珍不停地哭

贺子珍回国前,王稼祥曾给毛主席发了电报,简单地说了贺子珍的情况,毛主席随后回复:同意回国。当时的贺子珍正被关在疯人院,遭受了巨大的磨难。
据王稼祥的夫人朱仲丽回忆,当她看到贺子珍当时的样子,眼泪便不禁流下来了。1947年,贺子珍在苏联生活了近十年,终于坐上了返回祖国的列车。
贺子珍回国,对和毛主席见面,抱有很大的希望。这么多年的委屈,除了和自己的女儿倾诉,也只有和自己的爱人倾诉了。但命运无常,等待许久收到的指示是南下,总之不能进京。
历史真的是太复杂了,贺子珍跟随方志纯南下的当天,她心里又是什么感受呢?往事如烟,这悠悠岁月,一去几十年,如今的毛主席胖了吗?还是当初的样子吗?好在,女儿李敏作为了二人沟通的桥梁,让贺子珍的心里有了一丝的安慰。

图 | 回国后的贺子珍(左一)

陪同贺子珍上庐山的水静曾说,1954年前后,毛主席和贺子珍的书信往来比较频繁,贺子珍的身体内还有弹片,伤口发作起来很痛,毛主席便在信中安慰:好好吃饭,听医生的话,少抽点烟。
那时,贺子珍便把烟戒了,岁月如流水,在1959年,贺子珍有幸和毛主席见了一面,但是这也成为了贺子珍人生中最可宝贵的日子,因为她从未想过,还会见到毛主席。
由于事件的保密性,水静受杨尚奎所托去邀请贺子珍上庐山的时候,并没有告诉她要去见毛主席,而是让贺子珍上庐山避暑。水静说:大姐,我邀请你到庐山游玩。贺子珍当即同意了,庐山是有名的避暑山庄,正好这几日贺子珍闲来无事。
此时正值庐山会议召开之际,在此之前曾志曾来看望过贺子珍,贺子珍也问过曾志,毛主席在不在庐山,曾志如实相告。我想,贺子珍心里也有一点期盼,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她心里于庐山如果可以见到毛主席,也应该是偶遇。1959年7月8日,贺子珍在庐山住了一晚,直到7月9日,贺子珍才在水静的带领下,慢慢向毛主席的住处走去。在庐山游玩一天,贺子珍的心情愉悦了不少,直到她被水静带到这栋别墅的二楼,贺子珍才恍然大悟,这是要来见毛主席,一时间她心里不知所措。
水静告诉她,一直往里走就行了。当贺子珍看到毛主席后,眼泪早已不受控制,二十二年没有见面了,不管是思念还是怀念,这种心情似乎难以理解。于贺子珍来说,除了泪水,还是泪水。
这次和毛主席相见,仅仅一个多小时,具体二人说了什么没有人知道,贺子珍在日后回忆起来时曾说:我做梦都想不到在那时会遇到毛主席,我真的一句话都数不出来,除了哭还是哭。毛主席曾问,当初为什么要走呢,我说都是我不懂事。
庐山一别后,他们便再也没有相见。本想着第二天可以再见,但是第二天贺子珍就被告知,毛主席已经下山。

图 | 李敏和贺子珍

二十二年一别,终究还是抵不住这突然的重逢,贺子珍从庐山下来后,便大病一场,当时毛主席已经返回北京,是亲自主持了李敏于8月29日举办的婚礼。第二天,毛主席从江西省委处得知贺子珍病情严重,赶紧安排李敏南下看望妈妈。
李敏对那天记忆十分清晰,毛主席准备了一篮子水果,临走时嘱咐了一遍又一遍,要照顾好贺子珍。李敏说,这是妈妈回国后第一次病得如此严重,以前病重,总是爸爸写一封信来,妈妈看到后状态便好了,这次情况大不相同。
自李敏南下照顾贺子珍,贺子珍便慢慢好转,从 1959年庐山一别,到1976年,贺子珍一直孤独地生活着,让李敏没有想到的是,父亲去世的那一年,妈妈贺子珍受不了打击,又病倒了。

图 | 毛主席晚年

贺子珍说:我想为你爸爸写本传记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这一天举国齐悲,贺子珍和大多数群众一样,从收音机中得知了毛主席去世的消息,痛不欲生。
于贺子珍来说,她和大家的身份不同,自从得知李敏搬离了中南海,贺子珍就十分担心毛主席的身体状况,1975年,毛主席曾抢救过一次,贺子珍从李敏处得知后几乎晕厥,他十分想去照顾毛主席,也十分想去北京。
这次听到毛主席去世的消息,贺子珍就像是变了一个人,据贺子珍的亲属回忆,当时贺子珍盯着收音机一直发呆,似乎“病”的更严重了,不吃饭,也不喝水。最后无奈不得已通知了李敏。
自从父亲逝世,李敏和孔令华一直在忙碌着父亲的追悼会事宜,为了悼念父亲,他们在自己的家里还设置了灵堂,听说了贺子珍病重,李敏和孔令华来不及多想,当天便南下去上海,看望妈妈贺子珍。

图 | 李敏和孔令华刚参加完毛主席的追悼会

李敏说,可能爸爸的去世对妈妈的打击太大了,妈妈说话艰难,她告诉我,想为爸爸做点事,哪怕是给他写本回忆录。
为毛主席写本回忆录,这对于贺子珍来说,或许是最大的心愿了,几十年的时间转眼一瞬,作为陪伴毛主席十年的妻子,她完全有资格去执笔。但是很遗憾,自从这一年后,贺子珍的身体状况大不如从前,1977年,贺子珍突然中风,左半身几乎瘫痪,动弹不得,贺子珍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欲哭无泪。
这件事在贺子珍心里一直是块心病,很多事情还没有做就被身体状况阻止了,对此,李敏和孔令华极力安慰,希望妈妈不要想太多。在医院住了一年多的时间,贺子珍对女儿又提出一个愿望,她想去北京,想去瞻仰毛主席遗容。当贺子珍把这个消息告诉李敏,李敏也心碎了。
人生茫茫,躺在病床上的贺子珍无法动弹,脑子里却依然想着自己的爱人。1979年,孔令华向组织申请,希望增补贺子珍为全国政协委员,这条申请得到了邓小平的批准。

图 | 贺子珍在北京毛主席纪念堂

这一年,正是新中国成立30周年,贺子珍坐在轮椅上第一次来到了北京,第一次来到了她曾为之浴血奋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那是几十年间,她只能从电视上图片上瞩目的地方。
9月28日,李敏和孔令华推着贺子珍,走过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瞻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最后从正门进入了毛主席纪念堂。映入贺子珍眼帘的是毛主席的大理石雕像,贺子珍的泪水便涌了出来。
据贺子珍的外孙女孔东梅回忆,当外婆看到外公遗体的那一刻,外婆的眼泪便再也控制不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外婆更熟悉外公的睡姿了。
为了弥补曾经的些许遗憾,从那以后,贺子珍便将自己和毛主席的故事、以及在苏联的遭遇和回国后的点点滴滴都讲述给李敏和自己的孙子孙女,希望他们可以秉承毛主席的作风,把毛主席的精神传承下去。
孔东梅在书中说的那样:曾几何时,从井冈山到延安的苏区上空闪耀着两颗明亮的双星——毛泽东与贺子珍,我的外公外婆。他们同生共死,度过了中国革命最艰难的十年。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5 19:29 , Processed in 0.00859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